
BTBA presetns: Biotech comes a moment
Technology Podcasts
生技來一刻(Moments in Biotech) 是由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發行。旨在分享在美台灣生技人於職涯上的經歷和創見,盼透過和在美國各地生技產業就業的學長姐的連線訪談,帶給即將入門生技行業的學子一個方向,提攜後進,並加強台美生技人之間彼此的連結,教學相長。
Location:
United States
Genres:
Technology Podcasts
Description:
生技來一刻(Moments in Biotech) 是由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發行。旨在分享在美台灣生技人於職涯上的經歷和創見,盼透過和在美國各地生技產業就業的學長姐的連線訪談,帶給即將入門生技行業的學子一個方向,提攜後進,並加強台美生技人之間彼此的連結,教學相長。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RNA 干擾療法 ft. 杜荷洲 Dr. Ho-Chou Tu
3/15/2023
RNA 干擾 (RNAi) 機制於 2006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成為當時當紅的新興潛力藥物平台,然而早期的 RNA 干擾藥物開發連連失利,連藥廠巨人們都紛紛退出這個領域。 2018 年,Alnylam Pharmaceuticals 終於通過第一支 RNA 干擾藥物,並在短短幾年內陸續推出多款成功藥物,RNA 干擾療法又重新成為眾人的關注焦點。本集生技來一刻邀請到在 Alnylam 任職的杜荷洲博士,為我們介紹 RNA 干擾機制以及相關藥物開發,我們也談了這將近二十年 Alnylam 打關的種種難關,如何匯聚業界研究、基礎研究、多方專業的努力來共同推動 RNA 干擾藥物的問世。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 杜荷洲 Dr. Ho-Chou Tu:https://www.linkedin.com/in/ho-chou-tu/
🎤 主持人 |...
Duration:01:04:10
藥物製程專題 (二)-核酸藥物 ft. 朱治齊博士
3/1/2023
生技來一刻在這一季特別規劃了藥物製程專題系列,並在首部曲請到謝効吾博士介紹製程開發部門在小分子藥物合成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小分子藥物製作面臨的挑戰。
在系列第二集我們將繼續製程旅程來到核酸藥物。過去幾年由於新冠疫情的關係,就算是原本對基礎生物非常陌生的民眾,也開始接觸到mRNA、重組蛋白疫苗等生物名詞。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在核酸藥物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朱治齊博士來跟我們聊聊mRNA藥物的基本特性和製作方法,對藥廠製程感興趣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集喔!
👩🎓 講者 | 朱治齊 Jimmy Chu:https://www.linkedin.com/in/chih-chi-jimmy-chu-526b0073/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林茂然:...
Duration:00:41:01
不同型態的Medical Director工作、職涯面面觀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
2/15/2023
薛涵中、吳庭輝醫師分享職涯轉換的考量與選擇,這集他們將就各自的經驗分享在不同型態、規模的公司,Medical director扮演的角色,以及需要俱備的不同技能。他們也分享了醫師在藥廠可以考慮的不同的職涯道路及機會,以及有志往業界發展的醫師們,可以爭取為自己加分的機會。
本集重點:
✅ Medical director在大藥廠及新創公司扮演的角色
✅ 醫師在藥廠的職涯機會
✅ 想往業界發展的醫師可以俱備的實用技能
✅ 伴侶同在相似道路上如何互相扶持
留言處我們整理了節目連結、講者Linkedin連結,以及過去生技來一刻的節目中談到醫師不同職涯選擇的集數⏬
👩🎓薛涵中 醫師 | Emily Hsiue:https://www.linkedin.com/in/emily-hsiue-117a32ba/
👨🎓吳庭輝 醫師 | Ting-Hui Wu:https://www.linkedin.com/in/ting-hui-wu-md-msc-ab535733/
🎤 主持人 |...
Duration:00:47:06
從醫師到Medical Director的多元道路與選擇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
2/1/2023
赴美就學或就業是台灣醫師、醫學生職涯發展愈來愈受討論的選項,而在不同職涯階段跳出傳統醫學道路的選擇總是伴隨著機會與挑戰。
這一集我們訪談了一同赴美發展的薛涵中、吳庭輝醫師夫婦分享從台灣的腫瘤科醫師到美國就讀碩博士、進入不同型態的業界工作的精彩旅程。專訪內容十分精彩,會分為兩部份播出。上集兩位醫師將分享他們職涯轉換的考量與選擇,以及職涯轉換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無論你是在思考職涯轉換的醫師,或是對美國顧問業、藥廠工作有興趣的朋友,講者精彩的分享都會讓你對不同的職涯與轉換有更深的認識!
分段重點:
👩🎓薛涵中 醫師 | Emily Hsiue:https://www.linkedin.com/in/emily-hsiue-117a32ba/
👨🎓吳庭輝 醫師 | Ting-Hui Wu:https://www.linkedin.com/in/ting-hui-wu-md-msc-ab535733/
🎤 主持人 | 許祐湉:https://www.linkedin.com/in/yu-tien-hsu-04043241/
👩💻 後製| 吳畇芸:...
Duration:01:01:45
醫療器材與價值醫療 ft. Cindy Tong
1/15/2023
近年來,價值醫療(value-based healthcare,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照護)逐漸受到重視,強調醫療行為的結果,而不只是論量計酬。在 Johnson and Johnson (Medical Devices) 擔任 director 的 Cindy Tong 為我們介紹價值醫療在醫療器材領域的現況,他如何利用真實世界證據與健康經濟學的方法,評估醫療器材的價值,進而提高醫療照護的品質。
Cindy 也和我們分享他的職涯經驗,他從生物化學領域轉換到生物統計領域,再從藥物的生物統計部門跨足醫療器材的價值分析,這樣的背景讓 Cindy 在工作上有自己的獨道思路,成為了一位「會統計的科學家」。
時間軸
喜歡生技來一刻的節目嗎?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支持我們做出陪伴您小憩、通勤時的 podcast 唷!
一杯咖啡的錢支持生技來一刻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Cindy Tong:https://www.linkedin.com/in/cindytongnj/
🎤 主持人 |...
Duration:00:49:47
藥物製程專題 (一)-小分子藥物 ft. 謝効吾博士
1/1/2023
製程開發 (Process Development) 部門在藥物生產流程中扮演著關鍵的中間角色:一方面要承接上游研發部門開發的候選藥物分子,並找出合適的開發路徑,另外一方面也要確保藥物的品質,以支援下游的劑型開發及臨床測試,因此在藥廠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藥物種類而言,早期藥物多屬於有機小分子,是化學家們在燒瓶內混合著各式有機溶劑及許多更小的分子來組裝成最終的藥物。而近年來除小分子外,生物大分子蛋白質藥物及核酸疫苗等也逐漸崛起,為了讓廣大的生技聽眾們更熟悉各種不同類型藥物的製作流程和幕後故事,生技來一刻規劃了一系列藥物製程專題,涵蓋了小分子、核酸與蛋白質藥物,之後會陸續與聽眾朋友們見面,敬請期待。
在這一集很榮幸能請到在有機小分子合成方面有多年經驗的謝効吾博士來跟我們介紹製程開發部門在小分子藥物合成上扮演的角色和小分子製程放大的挑戰。最後,他也分享這幾年職涯心得與反思給有志到藥廠闖蕩的化學背景的學生。
想更認識藥廠的製程感興趣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集喔!
時間軸
👨🎓 謝効吾:https://www.linkedin.com/in/hwhsieh 🎤...
Duration:00:40:10
人工智慧於基因體學的應用 ft. 張碧娟 Dr. Pi-Chuan Chang
12/15/2022
人工智慧的應用在生醫領域日漸興盛,像是在基因體學上,使用先進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方法的軟體已經是日常資料處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生技來一刻」很榮幸邀請到在 Google 帶領 Genomics 團隊的張碧娟博士 (Dr. Pi-Chuan Chang),她將與我們介紹她參與、帶領的專案,也分享她對於人工智慧方法的洞見。我們也談到碧娟從資訊背景轉到生物資訊領域的經驗談,她怎麼在新的環境貢獻、她怎麼和同事學習,還有領域知識 (domain knowledge) 的重要。
喜歡生技來一刻的節目嗎?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支持我們做出陪伴您小憩、通勤時的podcast唷!
一杯咖啡的錢支持生技來一刻 ->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 張碧娟:https://www.linkedin.com/in/pichuan/
🎤 主持人 |...
Duration:00:52:06
生技新鮮人求職修煉手冊下卷 - ft. Margaret Wei, Yvonne Meng, Phoebe Tsai
12/1/2022
北美生技業界面試攻略下集正式上線了!! 為了幫助飄洋過海來美求學的朋友從校園生活過渡到業界職場,生技來一刻規劃了上下兩集面試攻略,希望能縮小新鮮人在求職時資訊不對稱的差距,順利找到第一份理想工作。
在上集中三位講者Margaret, Yvonne, 以及Phoebe分享了很多關於職缺資訊蒐集和履歷書寫的心法及技巧,這一集三位講者繼續分享當履歷過了人資這關後,後續的面試關卡該如何準備。首輪的電話面試內容為何?該如何準備”Tell me about yourself”這類貫串各輪面試的經典問題?研發和臨床領域在第二輪關卡之後各自有哪些著重點?面試結束前的「問問題環節」又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呢?想找工作或是準備轉職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集喔!
Time Stamp: 開場引言與簡介 (1:05)
常見的電話面試問題形式及準備 (2:00)
第2-3輪面試關卡 - Research Associate (9:05)
第2-3輪面試關卡 - 臨床領域 Scientist (16:30); Case Study 準備(20:10)
第2-3輪面試關卡 - R&D...
Duration:00:45:46
生技新鮮人求職修煉手冊—上卷 ft. Margaret Wey, Yvonne Meng, Phoebe Tsai
11/15/2022
畢業生找第一份工作向來是個難題,特別是對許多飄洋過海來美唸書的外國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不僅要面對學校和業界環境的巨大鴻溝,更要面對求職文化差異等種種困難。
畢業生們的心聲都聽到了!為此我們規劃了面試準備二部曲,邀請三位有豐富業界面試經驗的講者Yvonne (Protein Engineering Director at Ring Therapeutics), Margaret (Global Medicines Development Director at AstraZeneca), 和Phoebe (Pharmacology Principle Research Associate at Vertex) 跟聽眾們分享如何有系統地蒐集資訊和準備正式面試時的重重關卡,希望能幫助準備在北美生技業界找第一份工作的朋友求職之路走得更順暢。這一集的內容著重於工作資訊蒐集以及履歷書寫,想找工作或是準備轉職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集喔!
Time...
Duration:00:43:45
第三季粉墨登場! 搶先認識新任共會長
11/2/2022
「生技來一刻」第三季登場了!第一集訪談熱騰騰新官上任的2022-23年度 BTBA共會長何逸雲博士與邱亮源博士,分享他們的職涯旅程以及對BTBA新年度的願景與規劃。
兩位會長皆俱豐富的跨領域經驗:逸雲擁有物理、生醫工程的訓練,後又轉入神經科學的領域,研究思覺失調症。她將分享在不同領域的轉換的心路歷程,以及從中對自身研究及視野的影響。亮源大學時主修生物、輔修物理,博班又轉入化學領域。畢業後他即進入Vertex Pharmaceuticals服務,他從事結構生物學的研究在研究什麼?從學術界轉入業界時又有哪些很不同的體驗呢?兩位會長也將分享他們對波士頓的第一手觀察,以及他們這一年度BTBA的規劃與期許。想認識新會長與新一年度BTBA,千萬不要錯過!
分段重點:
👩🎓何逸雲博士 :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邱亮源博士:https://www.linkedin.com/in/liang-yuan-chiu-0307678b/
小額贊助是我們持續製作頻道的動力:...
Duration:00:44:59
It’s the climb: Ascending biotech’s career ladder without losing balance ft. Dr. Jo Viney
10/1/2022
Dr. Jo Viney is currently the CEO of Seismic Therapeutics. Prior to this position, she was the president,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and co-founder of Pandion Therapeutics, now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where she developed novel therapeutics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unmet needs of patients living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Prior to founding Pandion, Dr. Viney worked at Immunex, Amgen, and most recently Biogen where she served as a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the drug discovery...
Duration:00:40:52
罕見疾病的個人化療法 ft. 游維文 (Dr. Timothy Yu)
8/31/2022
BTBA 第十週年的年會 (2022 BTBA Annual Symposium) 在七月於波士頓順利舉辦,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今年年會的特別演講講者 游維文醫師 (Dr. Timothy Yu) 擔任本集「生技來一刻」的講者,游醫師目前於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Broad Institute任教,並且是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主治醫師,他的研究主要以橫跨基因體學、神經生物學和生物資訊學的方法,對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機轉、診斷和治療進行轉譯醫學的相關研究。
本集訪問中,游醫師談到他為得到罕見疾病貝登症的小女孩 Mila 開發的客製化藥物,也和我們分享了他在近二十年間,作為醫師科學家的職涯心路歷程。
本集訪問主要以英文進行,並由兩位引言人魏志阜醫師、林晴濃 (Selina) 進行中文的介紹以及小結。
時間軸 游醫師介紹 (1:45)
貝登症介紹 (2:25)
個人化醫療以及客製化藥物 (3:44)
未來的客製化藥物標的 (7:05)
為什麼選擇擔任醫師科學家? (11:05)
機會會優先留給準備好的科學家...
Duration:00:28:39
基因編輯療法與罕見疾病 ft. 閔譯立 (Dr. Yi-Li Min)
7/2/2022
最近,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歡慶發表十週年,這個應用在 2020 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至高榮譽,除了迅速成為基礎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基因編輯技術也被應用在許多前贍的藥物開發上。
閔譯立博士 (Yi-Li Min) 在博士班期間就開始進行基因編輯技術與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的研究。畢業後,她將研究帶到新創公司 Exonics Therapeutics 進行新藥開發,該公司隨後被 Vertex Pharmaceuticals 收購。譯立也加入 Vertex 帶領團隊開發基於基因編輯技術的 DMD 療法。本集「生技來一刻」,除了介紹了基因編輯技術、此技術在藥物開發上的應用,以及譯立獨特的職涯歷程。
Duration:00:49:46
Market Access (藥品給付) 與 藥價制定 ft. Sharon
6/15/2022
上一集聽完台灣的健保,大家對歐美的醫療保險,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呢? 前端辛苦研發之後,如何將新的科技或是藥品推到市面上讓有需要的人們可以使用,也是一門學問。
這一集的「生技來一刻」邀請到Sharon 陳士穎博士來跟大家聊聊Market Access是什麼,還有藥品上市的前置工作。這當中價格如何制定、針對不同的藥品或適應症,藥廠、保險公司以及法規部門之間如何協商角力,其實是最佳效益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延續上一集讓我們繼續來認識資本市場、健康保險、生技業這個環環相扣的產業鏈。
01:16 開場、講者經歷&介紹Market Access
07:58 歐美的 Payers 與 醫療保險
13:00 藥價制訂與協商
19:15 Biosimilar或新藥價格制定的策略和差異
21:24 罕見疾病新藥開發
23:18 契約模式-1: Value-based reimbursement
25:36 契約模式-2: Rebate - 你看到的藥價不是真正的藥價
27:39 市場競爭: 藥品上市除了便宜有效之外還有更多考量
31:23 Life cycle...
Duration:00:52:17
台灣健保價值以及生技創新環境 ft. 張鴻仁
6/1/2022
台灣民眾對於全民健保的滿意度於 2021 年突破九成,其中就醫的方便性以及可負擔的醫療費用為民眾最滿意的項目,另一方面,也有輿論認為便宜的保費造成醫療資源浪費、醫療業被當成服務業等現象。健保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若要解決「健保浪費」,我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此外,國家的健康保險制度也連帶影響生技產業,台灣和美國的保險制度堪稱在天平的兩端,這樣的差異對於生技產業創新的影響為何?
「生技來一刻」很榮幸邀請到張鴻仁教授,他是行政院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健保局總經理,陽明大學公衛兼任教授,後來更轉職到台灣生技創投,張教授撰寫了「關鍵戰疫:臺灣傳染病的故事」、「生技大大可為:一位健保醫藥專家的生技創投驚異奇航」、「二○三○ 健保大限」三本著作傳承其經驗。
收聽本集「生技來一刻」,了解張教授結合產、官、學的豐富經歷,探討台灣全民健保的價值,深度認識資本市場、健康保險、生技業這個環環相扣的產業鏈。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1:20 開場、講者經歷介紹 3:45 全民健保——商業保險、社會保險、社會福利? 13:45...
Duration:00:58:20
Faculty as Entrepreneurs III Part 2 學者創業專訪 III 下集– Empowering Clinical Diagnostics with Nanotechnology 揪出血液中癌細胞的奈米魔鬼氈ft. Dr. Hsian-Rong Tseng曾憲榮博士
5/15/2022
BTBA Podcast 生技來一刻「Faculty as Entrepreneurs-學者創業訪談」系列旨在將生技產業概述的格局放大到由學術研究、藥廠及生技公司串連起的整個生態系,讓我們可以從多面向角度來了解整個生醫製藥、生物技術產業;藉由連線訪談橫跨學術及業界領域的專家來了解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連結整合,破除一些學術界與新創產業的迷思,希望能幫助更多學術期刊上的重要研究找到一條實際應用的產業出路。
在聽完上一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藥理系的曾憲榮教授 (Dr. Hsian-Rong Tseng)分享的創業教戰守則後,我們在這一集的節目中,要來聽聽老師創業的過程和這當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而擁有這樣豐富的實戰經驗的曾老師,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實際建議和創業秘訣!透過和BTBA Podcast團隊的訪談,曾老師將過往的創業心酸血淚史與其所幻化出的實際建言,分享給同在這條生技路上的你和我!
Dr. Hsian-Rong Tseng’s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hrtseng/
UCLA Liquid...
Duration:00:40:33
台灣智慧醫療 ft. 黃泰一 Dr. Tai-Yi Huang
5/1/2022
醫療資料的智慧應用是達到「精準醫療」的關鍵步驟,而智慧醫療的核心需要高度數據整合的醫療資訊系統。良好的醫療資訊系統配合人工智慧的預測模型,將能進一步延伸出各式應用,像是疾病管理、處分用藥、或是病人照護等等,進而提高醫療健康品質。
本集「生技來一刻」,我們邀請在華碩擔任 CTO 的黃泰一博士,黃博士將為我們介紹華碩AI研發中心 AICS ( ASUS Intelligent Cloud Services),還有近幾年來華碩重點發展的智慧醫療領域。此外,黃博士也分享了他的求學歷程,以及在美國和台灣橫跨產學界的豐富職涯經驗,趕快來收聽吧!
時間軸
Duration:00:43:44
Faculty as Entrepreneurs III Part 1 學者創業專訪 III 上集– Empowering Clinical Diagnostics with Nanotechnology 揪出血液中癌細胞的奈米魔鬼氈ft. Dr. Hsian-Rong Tseng曾憲榮博士
4/16/2022
BTBA Podcast 生技來一刻「Faculty as Entrepreneurs-學者創業訪談」系列旨在將生技產業概述的格局放大到由學術研究、藥廠及生技公司串連起的整個生態系,讓我們可以從多面向角度來了解整個生醫製藥、生物技術產業;藉由連線訪談橫跨學術及業界領域的專家來了解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連結整合,破除一些學術界與新創產業的迷思,希望能幫助更多學術期刊上的重要研究找到一條實際應用的產業出路。
學者創業訪談系列第三集,邀請到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藥理系擔任教授的曾憲榮博士 (Dr. Hsian-Rong Tseng),來分享他如何帶領研究團隊在癌症與其他疾病檢驗上,利用奈米技術來做臨床上的早期診斷技術開發。透過和BTBA Podcast團隊的訪談,帶出跟曾博士的正面直球對決及實務教戰守則,分享其不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給同在這條路上的你和我一份重要的養分!
Dr. Hsian-Rong Tseng’s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hrtseng/
UCLA Liquid Biopsy...
Duration:00:58:28
藥物醫材於真實世界中的安全性監測 -- 藥物流行病學家Dr. Darren Toh杜勝偉教授
4/1/2022
監測已批准的藥物以及醫療器材在現實世界中使用的安全性狀況,尤其是任何不良反應的追蹤,是FDA重要的任務之一。然而在2007年前,FDA往往是被動地等待企業、醫院以及消費者向FDA提供反饋,再由機構評估採取措施的必要性。FDA Sentinel System的建立試圖集結各大數據中心、學界以及業界的力量,創造高達一億人的醫療電子數據,讓FDA可以主動與即時地監測藥物被使用的狀況。
這集我們邀請到Sentinel System的首席科學家、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Dr. Darren Toh 杜勝偉博士,分享藥物流行病學家眼中的真實世界證據的取得以及應用,以及他協助建立Sentinel System的心路歷程。也分享COVID-19疫情期間,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被發表又如何改變大家對於真實世界資料的使用想像。
Duration:01:00:57
Faculty as Entrepreneurs II 學者創業專訪 II – Empowering Clinical Diagnostics with Mass Spectrometry質譜儀上的洞燭先機ft. Dr. Cheng-Chih Richard Hsu徐丞志博士
3/16/2022
BTBA Podcast 生技來一刻「Faculty as Entrepreneurs-學者創業訪談」系列旨在將生技產業概述的格局放大到由學術研究、藥廠及生技公司串連起的整個生態系,讓我們可以從多面向角度來了解整個生醫製藥、生物技術產業;藉由連線訪談橫跨學術及業界領域的專家來了解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連結整合,破除一些學術界與新創產業的迷思,希望能幫助更多學術期刊上的重要研究找到一條實際應用的產業出路。
學者創業訪談系列第二集,把焦點拉回台灣的學術及生醫產業環境生態,邀請到目前在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擔任副教授的徐丞志博士(Dr. Cheng-Chih Richard Hsu)一起來探討分享,他是如何將他實驗室的質譜鑑定及分析化學的技術應用到醫療檢測上,「將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轉譯到臨床上的實際應用」這樣子的新興觀念在實際操作層面上,目前台灣的環境有哪些因素要考量、及有哪些問題需要一步步的解決。
Time Stamps:
Duration:00: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