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ience藝術環境音-logo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Arts & Culture Podcasts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由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策劃製作。主要以藝文生態的職業、議題、創作、策展等延伸出相關的聲音、談話內容。 ​ 除了具備《典藏ARTouch》藝文生態的嗅覺,聲音談話本質出發的「ARTbience」也附帶了 ambience(環境)與 bience(雙性)的雙重寓意,兼顧深入淺出的閱聽體驗,拓展新媒體使用者的多工生活面貌。 ​ 節目監製|典藏雜誌社 製作統籌|嚴瀟瀟、陳思宇 視覺設計|劉致宏 台呼音樂|王榆鈞 社群宣傳設計|Idealform 理式意象設計 節目錄音、混音、剪輯|複耳工作室 ​ ▍Business Cooperation 環境音工商洽談:artoucheditor@mail.artouch.com ➤➤追蹤《典藏ARTouch》官網|FB|IG|YouTub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cation:

United States

Description: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由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策劃製作。主要以藝文生態的職業、議題、創作、策展等延伸出相關的聲音、談話內容。 ​ 除了具備《典藏ARTouch》藝文生態的嗅覺,聲音談話本質出發的「ARTbience」也附帶了 ambience(環境)與 bience(雙性)的雙重寓意,兼顧深入淺出的閱聽體驗,拓展新媒體使用者的多工生活面貌。 ​ 節目監製|典藏雜誌社 製作統籌|嚴瀟瀟、陳思宇 視覺設計|劉致宏 台呼音樂|王榆鈞 社群宣傳設計|Idealform 理式意象設計 節目錄音、混音、剪輯|複耳工作室 ​ ▍Business Cooperation 環境音工商洽談:artoucheditor@mail.artouch.com ➤➤追蹤《典藏ARTouch》官網|FB|IG|YouTub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73|來顆讀書丸|在318學運十週年,聊聊藝術與公民運動的折返跑 ft. 呂佩怡

4/8/2024
在318學運十週年之後,我們怎麼觀看當代藝術創作與公民運動之間的關係? ▍主持人|陳晞、陳思宇 ▍來賓|呂佩怡《「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作者 在318運動十週年之際,終於有一本專門討論臺灣當代藝術與公民運動的專書出版了!典藏藝術家庭出版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學程(CCSCA)呂佩怡副教授撰寫出版的《《「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從當代藝術的視角出發,尤其是視覺藝術的創作實踐、展覽製作、藝術評論等,不以全景式解釋歷史變化,而採用個案串接時代轉折,透過論述分析、訪談與參與觀察,希冀提供一個不同的觀看視角,理解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正在變動中的多重關係。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呂佩怡老師,除了與她聊聊《「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這本書之外,也談談十年前她在318學運現場中,感受到藝術與運動之間的何種關係。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來賓介紹 呂佩怡 策展人、研究者、藝評人。目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個主軸:一為美術館之外藝術實踐與策展,包括藝術與城市、社區/社群/社會參與、文化行動等。另一軸線則關注展覽史、策展研究。策展與策劃實踐包括:擔任2014年第八屆深圳雕塑双年展「我們從未參與」副策展人、2015年英國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微型小革命」策展人、2016年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共同策展人、北美館「對談雙年展」講座策劃主持、2017–2018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春之當代夜-亞洲策展史I&II」策劃主持。其出版發表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學術期刊等,研究計畫專書《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1992-2012)》獲得第十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提名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9:5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72|華麗島當代藝文誌|日治台灣繪畫記錄下消逝的日本民俗 ft. 張靖委

3/25/2024
▍主持人|陳飛豪 ▍來賓|張靖委 在本單元的前一集,民俗眼看陳澄波主題中,我們透過他的繪畫看到了日治時期,在現代性都市概念下,嘉義與彰化的地景改變,所帶來的台灣本土民俗景觀變動。 另外一條由日本政權帶來的宗教脈絡之下,神道的神社以及日式佛教的相關建築物,也順勢進到這座島嶼,不只陳澄波透過了他的畫筆,記錄了這樣的改變,當時在台灣的日本畫家們,如木下靜涯、鄉原古統和野村泉月也曾將神社入畫,在不同的眼界視角之下,這些畫作又傳遞出怎樣的訊息?而我們又如何定義神社與佛寺的文化遺產?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來賓介紹 張靖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民俗亂彈」編輯。 *主視覺圖片: 木下靜涯,口繪,《臺灣警察時報》,書籍插圖,1938-01-05。(新年特別號) 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 *勘誤|28:06 原鄉古統姓氏應為鄉原古統姓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39:4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71|來顆讀書丸|可愛不可以嗎?來看看江戶藝術史上的各種可愛 ft. 李芸蓁

3/11/2024
可愛不可以嗎? ▍主持人|蔣倪 ▍來賓|李芸蓁 一幅作品是否會因為「可愛」而讓藝術價值打折扣呢?可愛是透過線條簡化、形象拙趣、擬人化、稚齡化實現的嗎?藝術家如何發射可愛光波攻擊?可愛之於藝術創作,是風格、是目的?還是可愛就是正義!? 《可愛的江戶繪畫史》收錄俵屋宗達、伊藤若沖、與謝蕪村、圓山應舉、長澤蘆雪、仙厓義梵、歌川國芳,共七位江戶時代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除了介紹他們的可愛作品,也介紹作品相關的文學體裁與文化表現。 本集邀請到《可愛的江戶繪畫史》譯者李芸蓁,她除了精通日文,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史博士生。我們將邀請她分別從譯者與藝術史研究者的兩個角度,來談談《可愛的江戶繪畫史》。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來賓介紹 李芸蓁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在日比嘉高教授指導下,取得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日本文化學講座碩士學位。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兼任講師。興趣為解析日與文法結構與學習日臺韓藝術史。 * 《可愛的江戶繪畫史》封面影像由石頭出版提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6:1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70|謎迷音|翻開一座新的城市|藝術出版與在地社群 ft.傻瓜書日

2/26/2024
▍主持人|陳晞 ▍來賓| 何苑瑜 -大館「 BOOKED:香港藝術書展」副策展 洪松年 - THEBOOKSHOW 共同創辦人 趙夢莎 - ABCA 中國藝術出版文獻庫主持人 謎迷音新輯數特別與藝術書展品牌「傻瓜書日」合作,記錄了三位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書社群組織者與創作者的交流論壇「翻開一座新的城市——藝術出版與在地社群」。 他們分別是新加坡「THEBOOKSHOW」的發起人洪松年、中國「ABCA中國藝術出版文獻庫」的創辦人趙夢莎,與香港大館「BOOKED:香港藝術書展」的副策展人何苑瑜。 對於在國際間或不同城市間從事藝術書、小誌與書籍創作的人,可能都有聽過他們在做的事情,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台灣聚在一起,公開談談他們在不同城市裡的藝術書社群,以及獨立出版展演策劃的現場。 ▍來賓介紹 趙夢莎 「ABCA 中國藝術出版文獻庫」(Art Book in China Archive,abCa) 主持人,曾任國際媒體《VICE中國版》市場經理,2018年開始參與中國第一個藝術書展機構「Art Book in China」並主持非營利計劃abCa至今。 洪松年 攝影藝術家、新加坡藝術出版平台「THEBOOKSH OW」的共同創辦人,該平台啟動於2014 年,致力於為對獨立出版攝影書感興趣的藝術家和攝影師提供機會與連結。曾於新加坡DECK攝影藝術中心、東京寫真美術館、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曼谷大學畫廊等地舉辦個展,並獲佳能公司攝影新宇宙大獎、新加坡Noise攝影大賽等獎項。 何苑瑜 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學院策展與藏品碩士,早年投入版畫創作,後為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副策展人,為大館「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藝術家書籍圖書館」等項目策畫多檔藝術書內容。 關於 @傻瓜書日 傻瓜書日由劉兆慈與林君燁成立於2018 年5 月,是一個以影像自出版刊物為主體的傻瓜書(dummies)計劃,收錄海內外各種最稀奇古怪的影像書,並策劃同名市集、展覽與系列講座,將傻瓜書分享給島內外讀者。 2023年12月15-17日舉辦於 @C-LAB 的第四屆傻瓜書日攝影藝術書展,以「圖書館」為策展主題(其實也是有點呼應他們舉辦在空總的那個圖書館空間),進行一系列東亞及東南亞的攝影書與藝術出版活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35:5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9|編輯部臨時動議|北雙新作登場!也是你沒有想過的另類導覽 ft. 周安曼、張允菡、施昀佑

2/12/2024
▍主持人|嚴瀟瀟 ▍來賓| 周安曼 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人 張允菡、施昀佑 害喜影音綜藝成員 本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幕兩個多月後,在農曆春節後又將有新作品進場!這既是一件「作品」,也會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北雙導覽體驗。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本集節目邀請到本屆北雙其中一位策展人周安曼、以及這件新作的創作團隊「害喜影音綜藝」的兩位成員張允菡、施昀佑,一同來開箱這一耗時超過半年時間所完成的計畫。 在這次計畫中,害喜團隊邀請幾位來自臺灣、以及成長於東南亞及中港兩地、近年移居到臺灣或在臺灣有生活經驗的華語文化工作者,共同進行了一系列根據北雙展覽概念為主軸的工作坊,透過「國界」、「想像與認同」、「幽默感」和「未來」四個關鍵字,作為成員間彼此對話的基礎,探討在主流文化下,細微差異的個體經驗將如何自處。成員透過協同書寫,精選出對部分雙年展展覽作品的另一種非官方詮釋,並錄製成語音導覽。 本集節目中,周安曼將與他們一起聊聊北雙的策展概念與展覽,是如何與害喜此次計畫互相結合,既成為「小世界」生長出的新作品,也創造出新的雙年展詮釋與體驗。 *害喜影音綜藝作品《聊一下:我們講了,你們想了,他們做了》於2/17起展出,活動講座。 ▍來賓介紹 周安曼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團隊成員之一。她也曾是第58屆卡內基國際展(Carnegie International, 2022)的策展委員成員之一,並擔任香港參加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客座策展人。此外她曾參與第6屆與第7 屆台北雙年展的策展團隊,並擔任第10屆上海雙年展的協同策展人,以及2015至2019年間香港 Para Site 藝術空間的教育與公眾計畫策展人。 害喜影音綜藝 害喜影音綜藝成立於2017年,由一群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所組成。他們關心各種社會科學面向的實踐,著重人與人的連結,透過團隊成員各自的專長,串接不同專業群體,形塑新的知識社群,打造專屬而獨特的工作架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06:3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8|來顆讀書丸|藝術家最大的敵人是親戚?藝術還能如何讓人有「感覺」? ft. 耿一偉

1/29/2024
▍主持人|陳思宇 ▍來賓|耿一偉(劇評人兼策展人) 藝術創作需不需要理論支持? 壞作品為什麼需要存在呢? 如何邁向成功藝術家之路? 你是不是也曾經問過自己這些問題? 這些提問都來自劇評人兼策展人耿一偉甫出版的新書《 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書內總共提出了45個問題,收錄耿一偉這七年來,對藝術現象的觀察與思考。注意!這本書不會給你答案,但絕對會給你一些思考的靈感! 除此之外,2023年中,耿一偉也獲頒德國歌德獎章,成為首位得到此殊榮的台灣人。本集節目將從書的內容出發,更進一步「逼問」他關於跨界策展的想法和觀察,也邀請他分享獲頒歌德獎章的國際交流經驗——我們有沒有可能再打開國際合作的想像?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來賓介紹 耿一偉 策展人、劇場工作者與作家。《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作者,曾任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臺南藝術節策展人,並於2023年獲頒德國歌德獎章。 ▍延伸閱讀 藝術是人性的需求嗎?為什麼我們需要壞作品?壞作品真的是壞作品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8:3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7|編輯部臨時動議|「Voices」藝術台北新展會:藝博會辦得好好的,「Voices」策展為了什麼?

1/15/2024
▍主持人|陳晞 ▍來賓| 陳世彬 藝術台北OAT 2024執行會長 王焜生 首屆「Voices」策展人 劉忠河 藝術台北OAT董事 王瑞棋 藝術台北OAT董事 「我們希望OAT藝博與『Voices』不只能提供個人式的收藏,更能促進大型的、機構式的收藏,但這在台灣的展會裡很少做。」 此次「Voices」邀請到了9家實力堅強的國內外畫廊,在台北市南港瓶蓋工廠分別以類個展的形式,在5個展館與戶外園區中,帶來13位藝術家的作品組件。策展人王焜生進一步以「大型雕塑」、「裝置藝術」和「跨域整合」等面相,勾勒出作品之間呼應的面向,企圖以此吸引更大型、專業的機構收藏青睞。 為了迎接首屆「Voices」的到來,我們特別與主辦方藝術台北(One Art Taipei)合作,邀請到負責策展的策展人王焜生、OAT2024 執行會長陳世彬、OAT董事劉忠河與王瑞棋等核心成員,來到藝術環境音的錄音室,談談藝術未來在今年舉辦的「Voices」,究竟如何帶給藏家、畫廊主與藝術愛好者們一場新的體驗? ▍首屆「Voices」展會資訊 展會地點|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A2、B、F、G、M棟(全區) 展會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 展會日期|2024.1.26-29 展會時間|13:00-21:00 開幕時間|2024.01.26 19:30-21:00 票價|450-2,000元 ▍來賓介紹 陳世彬|臺南德鴻畫廊(1993-)負責人,畫廊以推廣在地與國際當代藝術為主。 王焜生|旅居德國10 多年,皆從事當代藝術觀察評論與展覽策劃,在英國、德國專研歐洲現代與當代藝術史及理論,同時擔任藝評人為藝術雜誌、展覽撰寫專欄。 劉忠河│臺北朝代畫廊(1984-)負責人,畫廊以經營國際名家作品收藏買賣與推廣台灣年輕藝術家為主。 王瑞棋│也趣藝廊(2002-)負責人,2019年於德國萊比錫開設Aki Gallery Leipzig Prospect展覽空間,致力於推廣台灣當代藝術,並積極與日本、歐洲等地畫廊合作,進行策略聯盟,搭建台灣當代藝術與國際對話的平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6:4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6|編輯部臨時動議|為什麼你該關心文化預算如何被監督?

1/11/2024
▍主持人|陳晞 ▍來賓|吳思瑤(民主進步黨臺北市第一選區立法委員) 張其祿(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法委員) 大選快到了,你關注的文化政策與議題,有沒有出現在這次的總統和立委選舉政見裡面呢? 從2000年起,每逢選舉前夕,我們典藏雜誌社團隊便持續與藝文界一起,關注著候選人們提出的藝文政見。直到現在,藝文界或許已經逐漸意識到,真正的問題,恐怕不只是候選人們在文化政見中,提出什麼樣的支票,而是這些政見在文化部每年接受立委質詢且審議預算的時候,才能看到它如何被落實、妥協、扭曲或加碼的現狀。 而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出外景採訪了在2023年,於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監督文化部與教育部的立法委員,請他們談談這個任期中,監督了哪些問題,文化與教育預算又有哪些現象,是他們正在關注的。這些法案推動與監督,很可能是藝術界更可以在日常中稍微留意的面向。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來賓介紹 吳思瑤|民主進步黨臺北市第一選區現任立法委員。長期擔任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委員。任內曾審議推動「文化基本法」、「文化發展基金」、「藝術品分離課稅」、台灣設計研究中心升格研究院等政策。 張其祿|台灣民眾黨籍現任不分區立法委員、民眾黨中央黨部政策智庫召集人。於教育與文化委員會期間監督審議公視法、黃牛票防治以及公共藝術法規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2:2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5|謎迷音|Drag不只皇后:蕉佛妮妃雅相遇部落變裝表演場 ft. 妮妃雅Nymphia Wind & 呂瑋倫

12/25/2023
▍主持人|陳晞 ▍來賓|妮妃雅Nymphia Wind(變裝皇后)、呂瑋倫(策展人) 近十年來,臺灣的變裝皇后與變裝表演文化,逐漸從地下次文化擴散到不同的藝術展演、街頭遊行與派對文化。甚至更出現了變裝皇后界的「臺灣之光」——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進入了全球最知名的變裝皇后實境秀《魯保羅變裝皇后秀》(16th)參賽,成為首位躋身這個全球變裝超級明星殿堂的台灣人。 短暫於同志驕傲月回台的妮妃雅,與其他臺灣變裝皇后、劇場工作者,一同在臺北石牌福佑宮舉辦了「彩虹芭仙傳」,這場大量翻轉本地流行文化與文本的變裝皇后秀,讓眾人體會到皇后翻轉文化的創造力與自由性。不只會在夜店裡搞派對,更可以在宮廟與街頭,藉由表演將臺灣文化轉化為充滿新意的體驗。前來一睹風采的長幼親友、善男信女擠滿了廟埕,主委不亦樂乎加碼小費,以上活動沒有申請文化部與國藝會補助。 另一方面,在臺灣,變裝文化可不只有「皇后」這一種脈絡。自六、七〇年代起,原住民族變裝表演者早融身於都會打拼的生活中,如今也活躍於各種喜慶活動的場合,在這樣的社會文化環境當中,並沒有將他們視為「皇后」的概念,也因此長出了一條有別於變裝皇后的文化系譜。 謎迷音的第六集節目「Drag不只皇后」,重磅邀請到了變裝界台灣之光「國際蕉佛」妮妃雅Nymphia Wind,以及持續研究原住民族酷兒文化的策展人呂瑋倫同台交流。在他們的對談中,歐美都會日常的變裝皇后文化,與臺灣部落日常的變裝表演文化,又會迸出怎樣的新滋味? *左起圖為原住民族變裝表演者巧克力(潘子星),變裝皇后Nymphia Wind 妮妃雅。 圖片提供:呂瑋倫、妮妃雅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來賓介紹 變裝皇后妮妃雅Nymphia Wind 國際變裝皇后、「彩虹芭仙傳」表演製作人、變裝家族「House of Wind」之母,變裝皇后實境秀《魯保羅變裝皇后秀》(16th)參賽者。 呂瑋倫 策展人、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關注原住民藝術、後殖民與性別理論研究。近年策劃包括2023 Pulima藝術節「情山色海:酷兒.原民.祕密史」、「后古事紀:當代原住民變裝表演叢像」(2022)、「母神的背臉:武玉玲個展」與「靜寂的盛典:原住民當代藝術中的性別視鏡」(2020)等展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1:1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4|華麗島當代藝文誌|民俗眼看陳澄波:時代劇烈變動下的廟宇風景 ft. 張靖委

12/11/2023
▍主持人|陳飛豪 ▍來賓|張靖委(台灣民俗研究者) 從日治時期到當代,台灣的民俗風景,在城市現代化與各種統治政策下,皆發生了劇烈的改變。而日治時代在「地方色」創作熱潮的引導下,許多藝術家們的作品,皆紀錄了這段時間的變化,其中甚至包括了許多已經消失的地方民俗風景。 在這次的單元當中,我們邀請了台灣民俗研究者張靖委,用「民俗眼」的角度來告訴聽眾,有看出哪些藝術史或藝術評論中較少觸及的獨特價值呢? 本次節目則精選陳澄波分別以彰化元清觀、南瑤宮以及嘉義溫陵媽祖廟這三座廟宇相關的畫作,請靖委為我們解讀這些油彩風景中的民俗意涵與城市變遷。 ▍來賓介紹 張靖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民俗亂彈」編輯。 *本集內容勘誤 16:43|「翹尾燕脊」為「翹脊燕尾」。 44:56|據查元清觀戲台其實有黑白老照片,而矢崎千代二的畫作提供我們看到戲台的顏色。 ©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站 主視覺圖片|陳澄波《初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7:2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3|編輯部臨時動議|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

11/27/2023
▍主持人|陳晞、陳思宇 花東的創作者們因當前許多跨領域的展演計畫,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矚目,也出現越來越多元的藝術創作者集結新社群。近年他們廣邀各地藝術家深入在地,一起討論議題、未來與藝術想像。這些交流與混血,也正在擾動藝術、工藝、表演、創作、策展乃至於勞動的意義與價值。 典藏ARTouch與《今藝術&投資》11月號推出的「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專題,便是針對現階段花東藝術創作生態現況的觀察與紀錄。我們邀請黃瀞瑩、呂瑋倫、徐國明、盧宏文與高立哲等關注花東藝術場域的研究與書寫者們,一起從「創作社群現況」、「新興藝文空間盤點」、「文化中介組織如何進駐活化花創」、「海洋文化行動現況」、「場外(off-site)策展實踐」等面向,密集訪問近30組藝術文化工作者。 這集節目將會對專題的內容進行重新的編輯和對話,從現有的材料中試圖開展其他可能性。探問如果在2020年代,有一種花東藝術圈,那它很可能會是什麼?如何在鬆動疆界與形成開放式網絡的同時,又確立自己的主體性? ▍主視覺插圖授權|葉海地 藝術家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專題 ⭔ 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上) ⭔ 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下) ⭔ 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造船作為一種方法 ⭔ 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 ⭔ 園區流標了,然後呢?文化中介組織如何救花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4:2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2|來顆讀書丸|漫畫的有趣vs有思考性|《哆啦A夢》要告訴我們的事!ft. 彭俊人

11/13/2023
▍主持人|葉晞 ▍來賓|彭俊人 《哆啦A夢論》譯者 日本評論家杉田俊介在台灣出版的《哆啦A夢論》、《JOJO論》、《宮崎駿論》三本動漫評論,以倫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等多重觀點深度思考討論故事和角色們。而杉田的評論特點,是對弱勢的關懷、是看破主角和故事殘缺。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他這樣的思想?又或者這其實是日本文化的共通性? 杉田說:「漫畫的『精彩有趣』和『有思想性』這兩點並不衝突,覺得看漫畫不用思考什麼困難的議題,只要讀得開心就好的這種想法,其實小看了漫畫的精采程度。具有思考性反而正是漫畫有趣的地方!」 台灣人比較熟悉的宮崎駿動畫、《哆啦A夢》和《JOJO的奇妙冒險》等日本動漫作品,也成為杉田筆下的評論對象,面對宮崎駿、荒木飛呂彥、藤子不二雄等神級漫畫大師,他分別以什麼態度寫下評論? 這集節目主題是杉田的最新台灣譯作《哆啦A夢論》,杉田用「軟弱、無力」來貫穿了整本書的主軸——究竟大雄是如何成為漫畫主角,他充滿缺點的生命又是為什麼會存在?其實人類的命運也跟大雄一樣,不斷失敗、非常不完美,但總是一次次重新站起來繼續往前進。 今天邀請到《哆啦A夢論》、《JOJO論》和《宮崎駿論》書籍的共同譯者彭俊人(Toshi Peng)和我們分享他的這三本翻譯作品,除了進入動漫宇宙,也一起來理解杉田俊介這位評論家和他的思想觀點。多方斜槓的彭俊人是不是也有著特殊的替身能力呢?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 本集菜單 ▓▒░ ​ ◍ 04:35 怎麼做到多方斜槓?藝文工作者們需要學習的替身能力 ◍ 09:02 翻譯漫畫作品過程中的血淚史 ◍ 15:00 關於《哆啦A夢論》、《JOJO論》、《宮崎駿論》作者——日本知名評論家杉田俊介的背景與核心思想 ◍ 24:28 杉田俊介面對宮崎駿、荒木飛呂彥、藤子不二雄漫畫大師有著不同的態度? ◍ 28:08 為什麼用「軟弱」作為《哆啦A夢論》一書的主軸?可以用別的形容詞嗎? ◍ 35:05 從動漫和評論重新認識日本的文化 ◍ 38:56 讓評論家說「不建議推薦給孩子看」的《哆啦A夢》到底哪裡恐怖? ░▒▓ 來賓介紹 ▓▒░ 彭俊人(ToShi Peng) 1979年生。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標準的懷古廚,對經典電玩遊戲復刻版和漫畫周邊商品沒有抵抗力的中年男子。最愛的點心是銅鑼燒。譯有《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JOJO論》,《為當下策展:南條史生的藝術現場 1978-2011》等書。 ░▒▓ 關於本書 ▓▒░ 📖 書籍連結|https://reurl.cc/RzaDdr ​ 《哆啦A夢論》作者|杉田俊介;譯者|彭俊人;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 家喻戶曉的哆啦A夢,應該是最平凡裡的不簡單! 藤子・F・不二雄老師藉由一個「永遠的小學生大雄」日常,深入探討軟弱、溫柔、率真,絕望與希望,以及科學、宗教、政治與進化。 大雄軟弱嗎?胖虎是蠻橫的惡霸嗎?靜香有著男子漢的內心?這些孩子生活化的日常是日本戰後民主主義下的理想?而哆啦A夢是瑕疵品還是未來科技的神代表?機器人、恐龍、颱風的小孩、雪精靈、樹寶、蒲公英小孩、石頭狗等非人類帶來的諭示又是什麼? 繼《宮崎駿論》、《JOJO論》後,評論家杉田俊介的第三波國民動漫評論《哆啦A夢論》。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5:0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1|藝術史去哪了|在AI圖像時代,看見藝術史的未來 ft. 賴毓芝

10/30/2023
▍主持人|蔣倪、小董 ▍來賓| 賴毓芝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全系列最終回!聽過美術館館長、節目製作人、中學老師、藏家的分享,本集來聽學者談談他們心目中的藝術史到底是什麼? 在AI演算、圖像傳播的世代,藝術史還是遺世獨立的高冷學科嗎?或是,藝術史已經精準掌握了圖像與風格描述的流量密碼? 這集回顧了全系列談過的市場、策展、研究,守備範圍全方位,各位聽眾不可錯過! ░▒▓ 本集菜單 ▓▒░ ​ ◍ 藝術史與藝術市場:該保持安全距離還是敞開心胸擁抱呢? ◍ 藝術史策展:只能在「研究扎實但難懂 vs. 平易近人但稚拙」二選一嗎? ◍ 藝術史書寫:學者、館員、拍賣專家,誰可以寫藝術史?風格必然生硬? ◍ 圖像的世代:「AI 生成 + 圖像傳播」,藝術史恐成最大贏家!? ░▒▓ 來賓介紹 ▓▒░ 賴毓芝,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美國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研究中國繪畫史,關注十八至十九世紀的中國繪畫與視覺文化傳播等議題。2022 年統籌出版《物見》、擔任總策畫,廣受迴響。近年曾擔任藝術史展覽策展人,並於臺大及師大藝術史研究所開課,藝術史專業經驗橫跨研究、策展、教學。 – 補充說明:節目中提到《物見》中收錄蔡家丘老師所撰《有香蕉樹的院子》專文,訪談中未提到作品名,謹此說明,以便聽眾理解。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1928),現為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典藏,作品影像可至北美館「典藏查詢」網頁查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4:1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60|編輯部臨時動議|封閉?謹慎?漫談日本藝術市場 ft. 王瑞棋、黃亞紀

10/16/2023
▍主持人|朱貽安 ▍來賓|王瑞棋 也趣藝廊負責人、黃亞紀 亞紀畫廊負責人 一直以來我們聽到的日本藝術市場描繪便是相對封閉。然而隨著2021年開辦的京都新型態藝術博覽會Art Collaboration Kyoto(ACK)、今年隆重開幕的東京現代(TOKYO GENDAI)博覽會以及各地紛沓而起的藝術博覽會,日本藝術界吹起了一股不同於過往的「開放」風。 為了試圖理解日本對「藝術產業」的整體思考,《今藝術&投資》10月號除了製作「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專題,更在本集節目中邀請甫參加完本屆東京現代藝博的亞紀畫廊負責人黃亞紀,以及大阪藝術博覽會的王瑞棋進行對話,與我們分享他們對日本藝術市場的近身觀察。 相較於疫情前,兩人觀察到日本藝術市場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日本畫廊界如何經營彼此的關係、創造共同的發展?台灣藏家維護什麼如此喜歡日本當代藝術? ░▒▓ 本集菜單 ▓▒░ ​ 03:15-08:00:疫情前後日本藝術市場與其博覽會特質。 08:00-13:07:日本畫廊彼此的深入合作關係。 13:08-16:10:不同市場的介入困境與挑戰。 16:11-20:57:分眾市場的建立。為了發展市場,日本如何思考。 21:00-26:10:日本當代藝術市場是台灣藏家造就的嗎?多元的日本藝術市場。 26:40-:建立更好的藝術市場。日本畫廊怎麼合作? 31:51-:台灣藏家特別喜歡日本當代藝術嗎? ░▒▓ 來賓介紹 ▓▒░ 王瑞棋 Rick Wang 2002年成立也趣藝廊,2019年於德國萊比錫開設Aki Gallery Leipzig Prospect展覽空間,致力於推廣台灣當代藝術,並積極與日本、歐洲等地畫廊合作,進行策略聯盟,搭建台灣當代藝術與國際對話的平台。曾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2015)以及首任亞太畫廊協會聯盟(Asia Pacific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Alliance,簡稱APAGA)主席。 黃亞紀 2018年成立亞紀畫廊(Each Modern),致力於推廣亞洲與國際當代藝術的研究與收藏,希冀藉由對亞洲藝術的重新挖掘與再定位,加深與藝術家的合作以及與國際藝術的對話。對於畫廊經營,相信與其表面的國際化,「不如談畫廊展覽的國際影響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34:2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59|來顆讀書丸|文化行銷城市的秘笈|博物館能做什麼? ft. 殷寶寧

10/2/2023
▍主持人|陳思宇、葉晞 ▍來賓|殷寶寧 《臺北・城市・博物館》作者 為什麼我們會需要一座城市博物館?臺北其實早在30年前就提出要建設一座「臺北城市博物館」的概念,但後來是發生了什麼事,導致至今仍沒有一個完整面貌? 本集是全新的帶狀節目「來顆讀書丸」,會選讀藝文相關書籍,邀請作者、評論人、翻譯或一些神秘嘉賓來到我們的錄音間,從不同的切面跟我們分享書的亮點內容! 這次我們邀請《臺北・城市・博物館》作者殷寶寧來為我們解答「臺北城市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她爬梳了從陳水扁、郝龍斌、馬英九至柯文哲四任臺北市長任內的「臺北城市博物館」計畫變遷軌跡,對照倫敦城市博物館的案例,延伸討論城市、博物館與地方行銷、文化治理等多層面向的關係。 以及我們這幾年也明顯觀察到臺灣地方藝術季、地方美術館、地方藝術節慶的蓬勃現身,「地方」二字已成為政府文化政策施政的重點關鍵字,那地方如何透過藝術來行銷?又如何結合「博物館」——典藏、研究、教育、休閒——的使命?寶寧也會在節目中一一分享她的想法! ░▒▓ 本集菜單 ▓▒░ ​ ◍ 03:30「臺北城市博物館」為什麼歷經30年卻遲遲無法動工? ◍ 21:55 為什麼要蓋城市博物館?它具備什麼功能? ◍ 24:27 英國倫敦的城市博物館:如何建構人民生活的集體記憶? ◍ 33:45 以藝術活動來進行城市行銷有秘笈嗎? ◍ 39:25「臺北城市博物館」的未來想像 ░▒▓ 來賓介紹 ▓▒░ 殷寶寧,生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包含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建築與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等。 ░▒▓ 關於本書 ▓▒░ 《臺北.城市.博物館》 作者|殷寶寧;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本書​以臺北市政府推動的城市博物館為核心案例,從國際組織與專業論述為基礎,觀察與比較國際上不同城市博物館的個案研究,嘗試將「城市博物館」置放於都市空間結構與地景變遷的實質環境層次來檢視,以期從城市歷史發展、城市與建築美學、城市競爭力與文化行銷、以及博物館機構品牌形象等向度,思考都市文化治理與城市博物館的動態關係。 ◍ 書籍連結 https://reurl.cc/65Aqn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4:2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58|謎迷音|畫室2.0:學院外的當代創作教學為了什麼? ft. 陳韋鑑

9/18/2023
▍主持人|陳晞 ▍來賓|陳韋鑑 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創辦人 畫室在台灣藝術發展的歷程當中,總是在學院外扮演重要的轉運站角色。 從日治時期以來,也有相當多重要的前輩畫家開設畫室,在學院之外擔起藝術創作與美學推廣的孵化基地,例如廖繼春的雲和畫室、林之助畫室、潘春源的春源畫室、李仲生安東街畫室、莊世和創立的綠舍美術研究會。在戰後也有不少畫室,是作為銜接美術高等教育的美術補習班。 每一種空間的使命,都會隨著環境的政治變化而產生影響。在八九〇年代起,藝術教育的環境也越來越不同。藝術學院隨著海歸學者逐漸「當代藝術化」、大眾對藝術創作思維的普及化,畫室又從本來因應大專考試的術科補習班,成為成人當代藝術教育普及化的基地。 陳韋鑑創設十年的「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近年來,像陳韋鑑這樣的學院外當代創作教育者,讓素人、非本科的創作者,逐漸養成了一股不同於學院藝術教學的創作能量。 因此我們邀請到陳韋鑑來聊聊他的「藝術補習班」在這幾年的創作教學實踐,以及他如何看待畫室在台灣的脈絡:作為一種聚集的空間、基地,如今它如何呼應「當代藝術化」的創作環境?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 本集菜單 ▓▒░ ​ ◍ 不為了升學而教的畫室2.0,它為了什麼? ◍ 學創作一定就是要成為藝術家嗎? ◍ 為了「清爽地走入五十歲」 ◍ 藝術大學—推廣中心—畫室2.0 ◍ 當代藝術家也在升學畫室賺生活費? ░▒▓ 來賓介紹 ▓▒░ 陳韋鑑 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創辦人。曾多年於畫室教授藝術史課程,如今的教學主力放在素人當代藝術創作教學,並曾在台灣各地開班授課。除了身為畫室老師之外,他也是台新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5:5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57|藝術史去哪了|什麼能讓學生帶著走出美術教室? ft.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作者潘家欣

9/4/2023
▍主持人|蔣倪、小董 ▍來賓|潘家欣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作者 如何寫出一本「生動有趣」的藝術史大眾讀本?關鍵是輕鬆的筆調,還是美食流量密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讓人的眼球與注意力,為藝術史停留?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從在網路專欄分享備課教材,集結內容、斟酌筆調,再經過藝術史學者審稿;一本看似輕鬆的讀本,產出過程毫不馬虎,也絕不輕鬆。 藝術史可以跟學生、跟大眾在何處交會呢?原來談論藝術史,可以不在美術館、不在教室,而在餐桌、在廚房,在生活感的場景中。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 本集菜單 ▓▒░ ​ ◍ 廖繼春 ft. 豬肺炒酸菜,究竟是什麼神秘宇宙連結? ◍ 傳說中的愛妻小被被,原來是愛妻魔人的大藝術家! ◍ 藝術史好無聊... 如何有策略地讓大家聽你說? ◍ 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要讓學生帶走什麼? ░▒▓ 來賓介紹 ▓▒░ 潘家欣,超斜槓中學美術老師;除了教學、創作,也寫詩。曾獲南瀛藝術獎、府城文學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不止斜槓,是優質斜槓。2019 出版《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受各大圖書館推薦。從餐桌與飲食出發,呈現藝術史具有生活感的切面。 (本集節目為連線錄音,部分段落音質受影響,敬請包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6:1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56|編輯女子會|維持土下座,人生就不累| 最不應該的,就是被工作PUA ft. 黃麗群

8/21/2023
▍主持人|張玉音 ▍來賓|黃麗群(《新活水》總編輯) 本集「編輯女子會」邀請被封為「不想工作大使」的—黃麗群來上節目。身為文學家的她,卻自我揭露並不喜歡在非自願的情況下書寫,目前仍擔任《新活水》總編輯的她,如何「自我勒索」完成每期雜誌必備的「刊頭語」。 「絕對不要愛上你的工作。」不想工作大使開始開示,「工作這件事,最好的狀態就是你擅長這份工作,卻不討厭。」她認為最有毒的關係是對工作有愛,在愛裡人會盲目,會內耗,會被工作PUA。「最高的境界,就是對工作沒有愛,也沒有恨,但我對工作負責。不要把工作等於你自我的延伸。」 回到女子會的主題,在黃麗群的眼裡,「好的編輯具備哪種特質?」她認為是創造力,任何領域頂尖的專業人才,都是具有靈光與突破性的特質,她最敬佩兩種特質的編輯—一種是具有強大細節執行力、一種是對於自圓其說的方式有無限的創造力。 為何維持「土下座」截稿周就天下太平?!為何黃麗群會脫口「人是由腸道菌、基因、賀爾蒙所駕駛」的結論?!皆在本集精彩的訪談。本集也是典藏ARTouch前總編輯張玉音職務任內所錄製的最後一集,感謝聽眾對於「ARTbience.藝術環境音」的開台以來支持,未來請繼續支持新團隊所企劃的內容。 黃麗群的科普書單 1. 《自私的基因》 2. 《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3. 《腸道.大腦.腸道菌》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 來賓介紹 ▓▒░ 黃麗群,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金鼎獎等。著有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我與貍奴不出門》,小說集《海邊的房間》等,從紙媒《壹週刊》一路到新媒體《娛樂重擊》、《旅飯》,現為《新活水》總編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12:5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55|藝術史去哪了|用「跑」的做臺灣美術史研究 ft. 林育淳

8/7/2023
▍主持人|蔣倪、小董 ▍來賓|林育淳(臺灣美術史研究者) 美術史出身的前南美館館長林育淳,過去在缺乏基礎研究的年代,她的第一本研究臺灣美術史碩論是怎麼生出來的? 研究者上山下海跑訪談、跟藝術家和家屬搏感情,還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把不給影印的文獻帶回家! 在被檔期追著跑的美術館裡做臺灣美術史研究展,只能勇往直前!隨著臺灣美術史歷年來的發展,研究者、策展人所肩負的責任也在與時俱進的路上。 這集來聽聽曾經擔任南美館館長、北美館典藏組組長的林育淳怎麼說,藝術史與美術館、與社會之間,密切又錯綜的共生關係。 ​ ░▒▓ 本集菜單 ▓▒░ ​ ◍ 臺大的第一篇臺灣美術史碩論? ◍ 在那個不給掃描、影印的年代,前輩怎麼文獻取材寫研究? ◍ 「成功不必在我」美術館研究者要為後人鋪路的宏大精神! ◍ 卸任的館長(比較)沒有偶包,(可能)有卦的一集。 ​ ░▒▓ 來賓介紹 ▓▒░ 林育淳,前南美館館長、前北美館典藏組組長。長年研究臺灣美術史並推廣重要臺灣美術作品,曾策畫重要研究展覽包括「臺灣製造.製造臺灣」、「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等。 *藝術史去哪了 系列最終集,神秘大來賓名單召集中!歡迎許願或是出賣身邊藝術史背景的強者我朋友!請填寫推薦名單 ▍延伸閱讀|當非典型公務員進入行政法人—林育淳談南美館願景:推廣臺灣藝術史是我的職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6:0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EP54|編輯部臨時動議|行走姿態造就觀看景緻|走入浪漫台三線複數歷史 ft. 林怡華、鄒婷、馮馨

7/24/2023
▍主持人|陳思宇 你出發去浪漫台三線了嗎?150公里的藝術季大補帖來了!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於今年(2023)六月再次開展,策展範圍沿著台三線公路蔓延150公里,跨越行政劃分的區域隔閡,也跨越族群、領域與時空界線。 本屆以「淺山行路人」為主題,以行經台三線沿途總是穿梭在高山與平原之間的淺山景深作為發想,帶出內山地理特色與客家庄生活場景,同時「淺山」一詞似乎也有著更多精神意涵的延伸?不同於在美術館的白盒子內,台三線藝術季又隱藏著什麼樣的策展心法? 節目邀請到藝術策展總策展人林怡華,與協同策展人鄒婷、馮馨,來揭秘這次長達150公里的藝術季的策展過程,也透過客家文化、產業經濟、多元生態/族群、在地白色的政治史等關鍵字,為我們空中引路本屆藝術季的部分亮點作品,以及作品背後挾帶的創作故事。 如果你正要出發、或已經出發,不妨都透過節目一起走入浪漫台三線,跟著策展人的腳步看到藝術季的更多面向。 ░▒▓ 來賓介紹 ▓▒░ 林怡華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策展總策展人,「山冶計畫」藝術總監。關注藝術的在地實踐,延展藝術能動性與作用力。致力於連結國際與在地的藝術家、創作者與多元領域的專業者跨界合作。 鄒婷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策展協同策展人,研究員與文字工作者,現階段的研究方向著重於策展文化與展覽史,與其涉及的跨學科性、當代性、文獻研究、典範創建與歷史書寫。 馮馨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策展協同策展人,文字工作者,近年研究主要關注臺灣聲音藝術、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文化展演發展。 ░▒▓ 本集提到作品 ▓▒░ ░▒▓ 延伸閱讀 ▓▒░ 展覽評論 ▍與淺山相映:關於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淺山行路人」 專訪策展人 ▍共創是創造集體記憶的起始點:專訪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策展人林怡華、鄒婷、馮馨 *圖片:柯迪科布《遠方綻放》,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