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一話-logo

一筆一話

Education Podcasts

孩子的發展可以很多元,我們對教育也有很多想像。在「一筆一話」節目裡面,LABI老師透過訪談,帶你一起聽聽教育現場的各種真心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cation:

United States

Description:

孩子的發展可以很多元,我們對教育也有很多想像。在「一筆一話」節目裡面,LABI老師透過訪談,帶你一起聽聽教育現場的各種真心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語言學特輯:阿端老師的另類國文課 feat. 阿端

5/27/2024
語言學觸及的議題超廣!聽完了萬萬的移民、障礙研究,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另一個語言學令人感到興趣的主題「文化復振」! 這一集,我們邀請阿端老師到節目現場,和大家聊聊他的噶哈巫、巴宰研究!談談他到底是如何從喜歡國文這件事情,慢慢地涉入語言學,並且逐步走進平埔族的文化復振工作中。這一趟旅程很長,但是還好有走在這一條路上!正因為有過去長時間地付出,也才能夠保留許多珍貴的史料! 現在的阿端在大學教授國文,也在課堂上引導大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學習國文這一堂課程,像是帶學生們讀原住民文學,認識埔里的平埔族文化。光用聽的就覺得超級酷!原來,我們在國文課堂上,也可以看見有別於以往的閱讀材料,打開一扇新的看見台灣的窗! 0:00 全心全力奔向中文系的阿端,接觸到語言學,讀懂了噶哈巫族的文本,告訴大家如何點亮中文的光明燈! 16:24 「越在地越國際」?啟動在地書寫,也實踐文化復振,在大學教授國文,為不同背景打造不一樣的特色國文課。 26:25 以語言學切入中文系的研究核心,選擇平埔族噶哈巫文化為主題,深刻體驗文化保存的急迫感? 41:02 阿端老師帶領學生做研究時,相當重視「成果」,並非為了功名成就,而是留下記錄、出版物,讓後人能承先啟後,要一起加入了嗎? 49:03 蹲點耕耘,是做研究的基本功。找出你的passion project,孵化出改變社會的力量吧! 這一集有很多歡樂的笑聲,而這也是阿端的個性,總是樂觀、開朗地去面對不同的事情,然後很有熱忱地投入在自己感興趣且重要的事情上,另LABI賴老師佩服萬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9:2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語言學特輯:是禮物還是懲罰?萬小弟的社會語言學之旅 feat. 萬宗綸

5/20/2024
語言學包羅萬象,而台灣每年的春夏秋都有台灣語言學奧林匹亞辦的競賽活動,從語奧到科展,樣樣都有!而這一集則找來一位社會語言學專家萬宗綸,帶大家一窺社會語言學的奧秘! 萬宗綸目前正在陽明交大外文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他曾經參與語奧培訓,也在社會語言學領域做了很多很有趣的研究,從金門的閩南語,到聽障者的社會與科技研究,都有他的身影。也因為萬宗綸的學術背景相當多元,所以總是能夠有很多很有趣的產出!聽他的分享,或許可以從裡面得到一些做語言學研究的靈感唷! 0:00 「大學教授」就是自己當自己的老闆?聽聽閱歷超級豐富的「萬小弟」來到現場分享,這份教職是上天給他的禮物?(還是令人瞳孔地震的大禮包?) 21:00 萬老師上課囉!社會語言學 vs 語音學,大家口中的移工?晶晶體?分別隸屬哪個學科,邊界在哪學者們很介意喔~ 28:30 蛤?你說語言學家根本不關心人!不是人文社會學科,而是研究的是自然科學? 37:45 如果聽障者的發音其實是一種腔調,而不需要病理上治療?萬老師用另一個角度來關懷這個認同,「沒有語言是壞語言,沒有腔調是壞腔調」順便也批判一下台灣的口音迷思。 54:50 最後也給想做語言學研究的青少年們一些建議。 社會語言學是一門相當迷人的學科,可以批判性地看語言現象,並且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肌理,藉由語言學發現更多的不平等。還想多認識社會語言學嗎?(或者是萬小弟?!)那麼就千萬不要錯過我們的萬宗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00:0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10 消弭不平等 feat. 宗綸 & Deme, Joseph, Charlene, Arthur, Charles

5/13/2024
不平等就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到底該怎麼看見,並且採取行動呢?這個問題就需要專家和中學生們來告訴大家了!這一集邀請到社會語言學專家萬宗綸老師,以及曾從事許多醫療研究與行動方案的 DJACC 來和大家好好地聊聊 SDGs 10 消弭不平等! 來自陽明交大外文系的萬宗綸老師,和大家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從移民到聽障者,帶大家從社會語言學的視角看見無所不在的不平等,進一步讓我們去反思,像是有些我們覺得很酷的科技如 Siri,原來也潛藏著許多不平等的問題。 DJACC 從八年級開始,就很關注醫療不均的議題,從當年 COVID-19 肆虐台灣的 dashboard 到最近兩年從事的蘭嶼偏鄉醫療研究,都有中學生的身影!透過他們所採取的行動,其實也是為我們的社會帶來彌平不平等的可能嘗試! 0:00 「用善意的修辭,來講最傷人的話」看阮月嬌廣告的社會爭議,來聊聊善良的台灣人真的會歧視嗎?後種族主義又是怎樣的狀況? 16:05 手機上的語音助理,是生活上極方便的協助工具,曾想過部分聽障朋友卻是無法順利使用的嗎?當新技術無法到照顧所有族群的時候…… 24:10 宗綸老師以語言學專業出發,鼓勵青少年們付諸行動,像是協助「Common Voice」等類似專案來盡一份心力,促進機會平等。 32:16 「高手在民間」當年疫情期間,Deme 一行人製做了「台灣 COVID-19 疫情即時地理資訊」細緻地彙整醫療量能與疫苗接種等開放資料,實際幫助了許多人! 41:21 關注離島醫療資源與不平等的議題,以蘭嶼為例,「嶼」得救的距離竟比想像中更遠的!聽聽同學們在這裡頭獲得了什麼? 消弭不平等是一個很大的議題,而這一集的內容不僅要我們看到,還要知道我們原來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00:0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feat. 培安 & 如意、Adam

5/6/2024
和經濟成長一樣,這一次「給大小朋友的 SDGs 線上課」又來硬的了!這一集,LABI 老師邀請培安老師以及如意老師、Adam 來和大家聊聊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雖然題目很硬,但是大量的案例,讓大家輕鬆聽、好吸收(以為在賣奶粉)。 培安老師遊歷各國,再加上自己對於基礎建設的研究專業,和我們詳細說明了現代都市的韌性基礎建設,從交通到防災,可以說是什麼都聊。也因為培安老師的舉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原來新概念的基礎建設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個世界的改變正一點一滴地進行著。 在中學生行動的部分,這一次來了一對默契超好的師徒,分別是如意老師以及 Adam。他們以 2023 年參與 iGEM 的經驗為例,扣連目標 9.5,也就是「加強研究,提升工業技術」,來和大家好好地分享他們是怎麼透過科學研究來展開促進永續發展的行動! 0:00 當城市人口已正式超越鄉村,城市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開始浮現:塞車、貧民窟…等,解決辦法只剩打掉重練? 15:12 蛤?基礎建設還有分顏色?聽培安老師介紹「灰色基建vs綠色基建」,而中學生能從中觀察出哪些「小問題」來發酵永續議題呢? 24:55 把自然與城市景觀結合,新概念的基礎設正在世界各國的都市發展中,台灣的努力未必比其他國家差喔!(有嫌棄才有進步) 33:09 聽聽如意老師以及Adam分享參與2023 年iGem國際合成生物學比賽的精采經驗,甚至還找到了革新性又永續的技術? 48:40 利用創新的科學研究來促進永續發展,是個崇高的志業,當學界與業界共同成就一件事,更需要跨領域的智識和能力來通過重重難關,大家都辛苦了! 雖然基礎建設這一個主題真的很硬,但無論是專家訪談,或者是學生行動,都在告訴我們,其實要落實這一項永續發展目標,也沒有真的這麼難!而且有非常多的主題都是中學生可以做到的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00:0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feat. Rex & 芝麻

4/29/2024
講到經濟成長,應該沒有人不關心這一個議題吧?永續發展強調社會、環境與經濟三位一體,當然不可能不談經濟成長囉!在這一集,LABI 老師邀請 Rex 以及芝麻,從他們的專業以及專題,和大家聊聊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老實說,這一個主題很難談,LABI 老師很感謝 Rex 願意接下這一棒,來和大家聊聊這一個寬泛無比的主題!Rex 老師從他的地理學專業,以及觀光企劃的工作經驗出發,和大家一起談談永續觀光該怎麼兼顧經濟與環境。在節目的後半段,邀請芝麻小姐來到節目跟大家分享她去年獲得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手繪地圖組金牌的作品,說說她觀察到的拾荒者在台北市的生存現況。雖然年紀很小,但是芝麻透過她一次又一次的野外考察所蒐集到的資料,很紮實地將訊息藉由地圖呈現出來,讓大家看到拾荒者所遇到的生活難題。 0:00 希望每個人都能有個「體面」的工作,近年在台灣推動「地方創生」,即是創造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的最佳實例。 15:37 旅遊業是永續的嗎?(搭飛機部分先忽略)全世界都在摸索如何實踐永續旅遊,聽聽 Rex 分享各國的實際行動吧! 26:45 你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先從想法與觀念去改變,才能真正內化永續的理念,朝向正確的目標前進。 32:50 芝麻關注到從事資源回收的老人們如何過活?而接納拾荒者的小型回收業者也在照顧弱勢就業和獲利之中掙扎著…… 47:45 現今的社會現況,許多退休後的老人仍然必須有工作來支付生活,「充分就業」與能夠包容老人的就業環境,依然是我們要去探討的議題。 為什麼經濟成長是永續發展相當關切的重點?什麼樣的經濟成長,可以被算作是永續的?聽完這一集,或許就能夠針對這些問題有更多的思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00:0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feat. Lawrence & Alvin

4/22/2024
能源的重要性,真的無需多說,而作為永續發展目標關切的主題,我們能否節能,或者發明、設計出對地球更友善的能源形式,就成了人類社會的當務之急。在這一集,LABI 老師邀請在能源的科技應用相關競賽有相當涉獵的 Lawrence 老師,以及曾針對電動車進行經濟學研究的 Alvin 來和大家聊聊「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Lawrence 老師在節目中,給了大家一個概略圖像,不僅談及能源消費狀況,也和大家聊聊當代能源轉型的趨勢,尤其是中學生可以從事的相關研究;而 Alvin 則以過去投稿國際經濟學奧林匹亞論文挑戰賽的經驗來進行分享,和大家聊聊他最感興趣的電動車,尤其是政府在電動車這一個產業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 Lawrence 老師又或者是 Alvin 的分享,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瞭解當代能源轉型這一重要課題。 0:00 科技、生活所需的背後都有「能源」在支撐,為了使能源能夠永續發展,我們可以做到哪些呢? 15:41 大永續發展時代!產業也積極轉型中,水泥產業居然正在做能源儲存?那麼在教育場域,可以從哪些方向去切入探究? 26:26 對能源議題的研究有興趣嗎?節能?提高效率?還是資源回收呢?聽聽 Lawrence 老師分享豐富的案例,全方面指引你入門! 38:23 電動車逐步進入民眾生活, Alvin 分享對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洞見,並且研究政府該以什麼角度來推廣電動車。 50:48 能源的問題居然能用「經濟學」去處理?學習知識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也能夠幫助自己清楚分析遇到的問題,那真是太好了! 關於能源,能說的話實在很多!不是短短一集節目就能說好說滿的,但是這一集很好地讓大家看到議題的大概樣貌,以及中學生可以做的相關討論,是我們在「可負擔的潔淨能源」這一永續發展目標相當清晰的指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9:5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6 淨水與衛生 feat. 玟璇 & Christina, Anderson, Addison

4/15/2024
水是生命源泉,所以不用特別說明,大家應該都知道水資源保育的重要性。在這一集,LABI 老師邀請了河川健康專家-玟璇,以及關注二仁溪整治狀況的 Christina, Anderson, Addison 來和大家聊聊永續發展目標 6 淨水與衛生! 在這一集中,玟璇老師以其多年研究經驗,從全球狀況講到台灣,說明台灣遇到的水資源難題。雖然降雨豐沛,但時空分布不均,再加上經濟發展的關係,台灣的水資源狀況每下愈況。玟璇老師也特別聊到台灣河川氮含量相當高的特殊現象,讓我們明瞭台灣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水難題。 講到河川健康,就不能不聊到二仁溪!曾經轟動國際的綠牡蠣事件,地點就是我們的二仁溪!Christina, Anderson, Addison 三位中學生親自造訪現場,並且透過環境觀察、訪談,帶大家認識這一條命運多舛的河川!當河川變得不健康了,會有再變好的一天嗎?又能夠變得多好呢?就讓三位中學生的故事帶大家好好地認識河川整治! 0:00 留意過時常五顏六色的排水溝嗎?你家飲用水是特地從外面買回來的嗎?台灣降雨豐沛,能用的水卻是不多,加上各種污染,水資源的缺乏令人心急~ 16:53 玟璇老師認為台灣河川「優養化」最為棘手!大量的「氮」排放到水系統之中,猜猜是世界平均的幾倍?(超驚人!) 28:04 如何合理地讓水資源的管理與運用,慢慢邁向永續發展?調整用水習慣……等,聽聽老師的建議吧 36:11 曾經百分百污染的二仁溪,甚至產出了無法食用的「綠牡蠣」,經過各方多年的努力整治, Christina, Anderson, Addison從中看出了哪些變化呢? 51:20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一直是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大家都在堅守理想的路上! 水資源得之不易,且只會在未來的世界變成一個棘手的問題!讓我們好好跟著一筆一話,好好地從有趣的探究中認識水議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1:04:0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5 性別平等 feat. 又欣 & Celine

4/8/2024
人們會因為身份而受到不同的對待,性別身份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一集,LABI 老師邀請長年在性別研究努力的又欣,以及關注社群媒體對女性所帶來的影響的 Celine 來和大家聊聊永續發展目標第五項「性別平等」。 在這一集節目一開始,又欣以他的學術研究成果,帶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性別議題出發,去思索性別差異之間的不平等議題,從參政的權利到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又欣信手捻來,帶我們看了不少的案例! Celine 則從她平常在學校生活的經驗,剖析社群媒體在中學生的校園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且聚焦女性的切身經驗,說明社群媒體對性別身份以及心理健康帶來的諸多影響。 0:00 台灣的兩性平權上在世界屬於前段位置,不過女性參政的數字達到理想了嗎?當我們選出了女性總統,有注意到女性內閣行政首長的比例呢? 13:20 在 MeToo 之前,弱勢性別遭遇到權力不對等的處境沒少過,不只職場性騷擾、同學間的玩笑、彼此身體的界線…等,更顯得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 26:35 台灣婚姻平權有很多可探討的議題,憲法保障權利?民意支持?地緣政治影響?涉及的面向非常廣大,政策制度容易淪為「雙標仔」,未來調整方向? 37:11 社群媒體的盛行,人們往往看到令人欣羨的一面,而開始自我懷疑,大家合力製造出的「容貌焦慮」是在鞭策自己?還是有毒的內容? 50:18 Celine 以自身生命經驗,寫作出青少年共同經歷的焦慮,對於輸送特定價值觀的「抖音」或者其他社群媒體,遠離?還是接納?就自己想一想囉 台灣在性別平等方面,可以說是表現優良,但如果細究日常生活,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再努力,其中也包括了同志權益等。雖然這一集沒辦法包山包海,把各種性別議題涵蓋在裡面,但作為一堂給大小朋友的 SDGs 線上課,是非常好的思想指引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9:5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4 優質教育 feat. OD & Rachel

4/1/2024
教育不僅能夠促進社會的改變,同時間也能夠為個人帶來許多好處,例如更多的發展機會等。這一集邀請到杏壇芬芳的 OD 老師聊聊偏鄉教育的第一線觀察,也邀請到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在極度競爭環境下長大的 Rachel,談談學習過程中的調適經驗。如果和我們一樣都關心教育的話,這一集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唷! SDGs 的第四項目標便是「優質教育」,顯示做好教育工作,是促成永續發展願景的重要基石!在 OD 老師的分享中,我們看到被定義為偏鄉學校的地區,究竟在什麼意義上,能夠看到所謂的發展落差。而地方上的教育又能夠怎麼做,比較有可能確保個人的能力養成,以及長期發展的優勢。 OD 老師的經驗分享,可能比較符合一般人對於「優質教育」的關切所在,但是這一集也同時間邀請了人在上海讀書的 Rachel,從她寫作、投稿的經驗,讓大家看到相對於偏鄉教育的另一個極端,那就是都市地區的孩子們所面臨的高壓競爭情境。在這裡,「優質教育」扣連的是 SDGs3「健康與福祉」,看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Rachel 將在這個過程中分享她的生活,以及對於學習的所思所想。 0:00 身在全台灣最不知名的鄉鎮當老師,資源相對匱乏的狀態,學生的選擇也跟著變得很有限,要該怎樣消除弱勢性? 09:56 努力擴展學生們對生涯的想像,騎行、登山、面對人群,逐漸培養出自信與善良帶著嶄新的視野走出偏鄉! 27:10 偏鄉學校最重要的資源:老師。既然自己就是那一條龍,在教育現場為學生找出各種機會,其中還有什麼隱憂呢? 33:16 Rachel正於中國上海求學,學習環境非常「內卷」,同學午休不睡覺竟然爭相在刷題? 44:36 「好成績就等於未來成功?」來聽聽Rachel對教育的觀點,考試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 51:00 自己也是力求完美的個性,在拼搏與壓力之間,找出放鬆的方式很重要,例如:烘焙甜點餵食家人? 對於當時代而言,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也是真的能夠落實永續發展的教育?不同的地方,或許有不同的解答,畢竟要解決的問題不同,但可以知道的是,對於教育的持續思考並採取具體作為予以調整是相當重要的工作。這一集對於所有的青少年以及家長們應該都是相當有感的。快來和我們一起討論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9:5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3 健康與福祉 feat. Chester & Leo, Ken

3/25/2024
說到健康,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這不重要吧?SDGs 3 健康與福祉,與許多永續發展目標息息相關,包括飢餓以及水資源等議題,且影響範圍非常廣泛。如果人不健康,那麼還能做什麼呢?這一集,LABI 老師邀請到公共衛生專家 Chester 以及兩位從事行人交通研究的小中二(?)Leo & Ken 來和大家分享他們對行人安全的觀察。 Chester 畢業自台大公衛所,從事健康產業分析工作,本身也帶領團隊,投入老化社會的失智預防工作。在 SDGs 3 健康與福祉這一個目標中,可以說是實戰經驗豐富的健康專業工作者!Chester 也在這一集節目中和大家聊聊台灣的長照政策,並且說說他的團隊「全日罩」究竟在做什麼?而他又是如何應用AI,來促進全民健康福祉呢? 在 SDGs 3中,有個子項目與交通安全有關,畢竟交通上的各種威脅,也是前幾名致死原因之一!Leo & Ken 則以周遭學校為例,進行相當細緻的調查,藉此瞭解台灣的人行空間有多麼可怕(抖)除了對環境進行觀察之外,Leo & Ken 也設想了不同類型的行人,包括輪椅族以及視障朋友等。調查、模擬之後發現,台灣的行人空間的設計,常常會把行人擠到大馬路上去,也因為這樣,增加了發生事故的機會。 0:00 「健康權」是基本人權,不過台灣健保的保障福利仍是優於其他國家,如此美好的成果,竟是建立在危險的平衡之上? 17:25 全球都在極速高齡化,活得久卻也死不掉,失智症與失智症襲來!「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有多重要呢? 23:13 腦年齡大於實際年齡多少,就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失智伴隨失能,相關政策與照護機構的正產生意料未及的拉鋸? 34:23 行人地獄!難走的人行道是台灣人共同生活經驗,也促使Leo與Ken繪製出地圖,想讓大家知道潛伏各處「難點」 49:00 其實行人也包含視障同胞、輪椅族群,相對於韓國與日本,台灣能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希望藉由此次倡議,能讓更多人參與改進 注重健康與福祉,是落實永續發展相當重要的一步!讓我們一起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聽聽 Chester 和 Leo & Ken 怎麼說!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7:5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2 終結飢餓 feat. 小咪 & 漢芸、浩翔

3/18/2024
台灣是一個相對富裕的社會,但若放眼全球,許多人正遭受飢餓問題。而如果深究台灣社會的話,事實上,也是有人面臨食物匱乏的窘境。這一集,就讓我們好好地聊聊「終結飢餓」! 在專家訪談方面,邀請到農業專家小咪老師,從全球與台灣的基本狀況,談談糧食生產以及食物分配的問題。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因為食物匱乏的關係,所以需要透過重製食物的方式,才有辦法獲得溫飽。而台灣社會內部,事實上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只是這些問題並不容易被大家看見。 漢芸和浩翔則是針對中學生最愛的超商(?),深入研究台灣過剩食物的議題。透過長達一年的專題研究的方式,試圖去論證超商和食物銀行合作的合理性(同時間也解釋了為何現在不容易合作)。也因為有一個紮實的研究過程,兩人的研究獲得了2023年地理奧林匹亞地理論文組銀牌的肯定。 0:00 全球的國家也有南北差異!想一下,那邊的國家正面臨大量飢餓和營養不均的問題?甚至要從垃圾桶裡撈出剩食來重新烹飪? 12:22 而台灣在「終結飢餓」中面對怎樣的問題呢?過剩?還是飢餓?其實「糧食安全」比想像中還要嚴峻。 26:20 剩食都去了哪裡?熱愛吃超商食物,發現超商有好多品質優良的剩食,而食物銀行要怎麼跟他們合作? 37:21 才不是乞丐超人!為了蒐集數據,盯了一整年超商的「友善食光」。偷偷告訴你在哪裡還有幾點鐘會剩最多~ 43:31 即期、過期就不能吃嗎?研究剩食議題或能多做些什麼,其實是在向大家傳達不浪費的概念,這就是中學生也能做出的行動 無論是小咪老師,或者是漢芸和浩翔,都透過自身的經驗,引導大家認識「終結飢餓」!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曾經見過沒有食物足以溫飽的人們嗎?如果有,那麼那一些人究竟都生活在哪裡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8:0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1 消除貧窮 feat. 利嘎姊姊 & Noga

3/11/2024
雖然台灣的人均 GDP 很高,人民生活堪稱富裕,但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貧窮的問題仍是台灣社會需要面對的課題!在這一集,我們邀請從事街友社會工作的利嘎以及長期蹲點、研究女性街友生活的 Noga 來和大家談談 SDGs1 消除貧窮! 瞭解街友的街頭生活,尤其是生存困境,可以說是落實 SDGs1 很好的第一步!利嘎姊姊從她的工作經驗出發,帶領我們認識街友文化,並且去談談政府、NGO 之間怎麼合作,試圖解決貧窮問題。而攻讀藝術史的 Noga 則以她過去三年關注街友議題的豐富經驗(尤其是女性街友的部分),和大家分享她一系列的研究以及藝術實踐,是如何採取行動,以高中生的身分介入貧窮議題,並且發揮影響力!從理論到實踐,利嘎和 Noga 的分享超級精彩! 0:00 資源不平均正發生在各地,那麼貧窮是什麼?要清楚定義出遊民到底是誰,居然也會影響福利輔助的施展 10:52 東亞各國的扶貧 NGO 都在做些什麼?來自民間的力量,似乎做得比政府更多更深入 19:00 青少年如何去關心台灣的貧窮議題?親上火線的協助?或者試試社會倡議,由結構面來切入問題也是很大的幫忙! 29:20 「生活俯首即是議題」當自己看到無家者的衝擊,試問自己能為他們做到些什麼? 36:42 「女性無家者」為何如此少見?將她們所面對的困境,以自己擅長的方式——繪畫,並舉辦畫展來向青少年同儕們傳達故事 50:04 雖然藝術行動有所迴響,經過時間的沈澱,想用更適切的方式來讓大家對貧窮採取作為 雖然「消除貧窮」這一個議題看似複雜、難解,但是要採取一些行動,不是不可能。利嘎,以及 Noga 的經驗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些經驗不僅讓我們看見台灣的貧窮圖像,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知道,假設要採取行動的話,那麼可以怎麼開始。Noga 的行動,也讓更多中學生知道,有些事,真的要做了,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9:1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DGs 0 SDGs的前世今生 feat. 昱霖

3/4/2024
你或許聽過永續發展目標 SDGs,但可能有聽沒有懂。沒關係,就讓一筆一話的「給大小朋友的 SDGs 線上課」告訴你!這一集,是 SDGs 特輯的第一炮,邀請昱霖老師來和大家聊聊 SDGs 的前世今生! 在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的這一個時代中,聯合國公布的 SDGs 儼然成為顯學,大家都在想究竟該怎麼去落實,好換來更永續的未來。在國際層面上,大家所努力的減碳就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台灣,SDGs 也已經延伸到中、小學的課程中,甚至有不少競賽活動都要求參賽選手必須扣合 SDGs 進行研究等。已經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要去落實,從企業的 ESG 到國民教育第一線,我們都無法迴避對 SDGs 的瞭解。 0:00 永續發展目標從何而來?真的辦得到嗎?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13:30 2030年要達成目標來得及嗎?全球達標平均69分,猜猜台灣有幾分? 22:15 「刻在你心底的 SDGs」教育現場中融入 SDGs 的現象和觀點 34:55 「做研究」為的是突破人類的探究極限,SDGs 的研究方法大公開! 46:13 你的便利生活,其實都是成本的轉嫁。來做研究,一起想辦法解決吧~ 就是這麼重要,所以必須瞭解 SDGs 的歷史,這樣子才會知道現在大家談的 SDGs 到底是怎麼來的!就讓知識豐富的昱霖老師來說古,帶大家一起觀落陰(?),看看 SDGs 的前世今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5:3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13 半路殺出的NYU升學記 feat. Stephanie

2/26/2024
申請美國大學這一條路不好走,特別對那些突然間想要出國念書的國內升學體制的孩子們來說!在這一集,LABI 江老師邀請 NYU 新科學生 Stephanie 來和大家聊聊她的心路歷程! Stephanie 是江老師的愛徒,也是長年沉浸在地理學的課程中的學生。在這一段期間中,參加了不少學術活動,從競賽到專題研究,通通都有,也跟著江老師到加拿大一趟,用地理學看世界!雖然原本沒有覺得自己會走向國際升學,但是也因為在整個中學時期,每一步學習都走得很紮實,所以真的要轉國際升學的時候,也不是不可能,其實早就都準備好了! 0:00 突然想走國際升學,沒SAT經驗和AP課程修習行得通嗎? 10:30 地奧課程打開自己的學習舒適圈,突破社恐,還補足了許多能力 20:27 還在堅持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趕快設立停損!努力過的痕跡並不會消失 31:22 寫essay要「綠茶」?不張揚炫耀,又要曖曖內含光 42:14 「在你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申請期間適時調節壓力,良好的溝通和肯定的聲音,多多益善~ 在這過程中,好的顧問可以幫上不少忙!不僅能夠看見學生的特質,知道該怎麼引導學生整理過去的學習歷程,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有策略地呈現出來,藉此降低這一個過程中的焦慮感!Stephanie 在這一集中,不僅分享了她的學習歷程,同時間也和大家聊聊她怎麼調節壓力!有聽有賺到,特別是對想瞭解整個申請美國大學過程的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0:3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12 iGEM全紀實 feat. Adam

2/19/2024
iGEM,可以說是最近幾年相當受到注目的大型國際賽事,特別是對合成生物學有興趣的學生,更是不能錯過的學術活動!參加 iGEM 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就讓 LABI 江老師和 Adam 和大家聊聊吧! LABI 在2023年,與林口康橋攜手合作,在 iGEM 巴黎決賽現場取得了世界金牌*1、最佳報告提名*1、最佳網站提名*1這樣的好成績。愛徒們也在這過程中學到不少事情(其實對老師們來說也是啦 XD),最重要的是,知道該怎麼做事,尤其是該怎麼多人分工合作,才有辦法把一件事情做好!畢竟 iGEM 的規定相當繁瑣,也不是只需要具有生物學背景的同學而已。團隊沒有好的領導者,而彼此之間沒有好的協作能力,以及沒有耐性、毅力去磨,那麼也沒辦法成事的! 0:00 iGEM 金牌得主現聲說法,「做得不好,整個專題就取消喔!」學生和老師同一條船上全力拼搏! 14:24 以高中生隊伍身分主辦研討會,感謝陽明交大與 iGEM 社群的建議,成功促成五星級交流 19:38 邊做邊學,最大的收穫是成長。但旅途還沒結束,階段成果將交棒給 V2,2024期望能拿 Grand Prize 35:30 其實 iGEM 是個相當昂貴的比賽,但經過辛苦付出後進入決賽,殿堂級學習經驗,與美麗的決賽城市—巴黎,獲得的體驗和成長都是超越其價值的! 想要瞭解參加 iGEM 的心路歷程,以及在這過程中所學所見所聞,那麼一定要來聽聽江老師和 Adam 的分享,就會對 iGEM 有一個基礎認識囉!有了認識,那麼踏出第一步,就不會難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49:4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11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feat. Chris

2/12/2024
去美國留學、工作,可以說是許多人的夢想。LABI 老師們的愛徒們,也有不少正要步入職場。這一集要和大家聊聊的是,如果我們在美國念書,不管是大學或者研究所,假設要踏入職場的話,那麼大概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 這一集邀請在美國讀完碩士之後就順利找到理想工作的 Chris,和大家分享他的經驗!雖然工作類型不同,會遇到的面試型態會不同,但是 Chris 對於制度,以及自己想要什麼,都非常清楚,也因為這樣子,他便能擬好計畫,然後一步步實現。 0:00 「畢業後想留在美國工作」不止把書讀好和學會生活,還要H-1B簽證超難抽抽樂! 14:23 國際留學生找工作這麼難!養成專業能力,試著往上一層去找到Niche點,讓自己在職場更獲青睞。 25:20 那麼工作面試會問些什麼呢?其實大家都在找好相處的同事唷! 35:20 環境變遷、物價飛漲,現在的美國生活還是否吸引人呢? 46:08 相對寬廣的空間、人際間能保有隱私、收入也還可以,達成當初留在美國的理想!未來的變化就再說囉~ 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在美國生活,且現在的環境可能和過去不太一樣,想要久待美國,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但是 Chris 的經驗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能夠讓我們知道留學甚至是待下來工作,需要考量的點有哪些,然後同時間也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會經歷哪些困難。最重要的是,需要認清,在這樣的地方,以及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就是我們想要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0:2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10 從史學到語言學:阿金的語言學小學堂 feat. 阿金

2/5/2024
語言學這一個專業領域包羅萬象,其中語言復振是一個大主題,也是我們認為很適合中學生入手的研究議題。這一集,我們邀請阿金蒞臨現場,來和大家分享他的學習經驗,同時間也和大家聊聊語言復振! 阿金本身具有歷史學以及語言學等兩個專業,長年關注閩南語相關議題。事實上,我們談的不只是語言復振,也包括了歷史系在學什麼,以及阿金自己是如何在歷史學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地轉向語言學的學習。當然,阿金也和大家聊聊擁有歷史學背景會怎麼影響個人在語言學方面的學習經驗。 0:00 從歷史系轉彎語言學;研讀「歷史本文」跨領域到進行「語言復振」! 16:30 「這邊幫你做一個上菜的動作」語言學如何分析滿滿贅詞的「語言癌」 22:30 台語的學習和轉變,面臨「越頭」的現象,更能發現到語言的社會階層影響。(越頭:轉頭,成人之間交談使用台語,轉頭跟小孩卻改用華語。) 37:47 支語警察小等一下!政策強推之下而造就出的台灣華語,和支語其實也都是外來語? 44:23 新住民語言、手語、閩南語、客語、台語⋯⋯多元文化語言的愛恨情仇,歡迎一起來研究~ 事實上,語言學的研究相當生活化,我們非常鼓勵中學生投入相關學習中!對於語言學有興趣,真的不是只有語言學奧林匹亞而已,還包括了很多日常生活可見的議題,包括認知作戰等!千萬不要覺得對於語言學有興趣才做語言學研究,而應該是認為,語言學是一扇看見世界的窗,透過這一扇窗,我們可以看到什麼過去可能看不到的風景。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這樣想,那麼歡迎來到語言學的世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1:4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9 做田野?這一集可以色色 feat. 又欣

1/29/2024
無論是國內或國外升學,當前教育現場都相當要求中學生們做研究的能力!研究方法萬百種,這一集要來和大家聊聊「做田野」這件事情!這一集邀請又欣,和 LABI 賴老師可以說是有著相近研究領域的好朋友,要從彼此做田野的經驗,深入夜店/性觀光的空間文化第一線! 「做田野」相當耗時。一般而言,中學生能針對一個專題研究做一年的田野,其實就已經非常不得了,但現在願意這樣做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不過,如果真的對於某一個議題,或者某一個地方充滿好奇,那麼「做田野」鐵定是一個相當好的研究方法,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體察差異,並且不斷地去問為什麼,然後一步步解答自己心中對這世界的疑問。每一次置身田野的經驗,都是一次玩得盡興的旅行。不僅需要瞭解他人,同時間也得返回自身,想想其中各種人事物相遇時所激起的各種火花。 0:00 MeToo、性騷擾、男女同工不同酬⋯也許沒有「高大上」的精緻元素,但這一樣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文化呀~ 11:45 「涉入其內、置身其外」微醺的田野調查,當我們穿梭在不同夜店看人跳女舞? 25:10 究竟是自肥還是觀察?如何與受訪對象聊成自己人?田野調查的重重難關 35:00 當下行為與事後陳述的落差,到底哪些資料才是真實的?(苦笑) 47:20 高中生也想做田野調查嗎?給你一些事前準備的建議 這一集可以色色!雖然中學生要做這樣的研究很困難,但是重點在於各種出入田野的時候,研究者對於研究方法以及在執行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與資料。這些最終都會成為研究甚至是個人人生經歷的養分。究竟「做田野」是個什麼樣的研究方法,這一集必須好好聽聽又欣來跟大家聊聊!準備好和我們一起進入情慾地理學的世界了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3:1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8 行銷人的旅外求生日誌 feat. 阿采

1/22/2024
商學是許多中學生感到興趣的專業領域,特別是行銷,而說到行銷,那麼就無法避開數位媒體這一塊。在這一集中,LABI 賴老師邀請好朋友阿采來跟大家聊聊她的行銷人生。值得多說一點的是,這一集阿采也分享了她在英國求學、找工作的經驗,可以說是用料相當豐富的一集唷! 阿采在行銷領域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也因為這樣,她也根據自身經驗,位中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自學指南。要成為行銷人,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看似入行門檻低,但是要能夠在這一個領域走得長久,多多補充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唷!究竟該怎麼再行銷領域提升自己呢? 04:00 24小時on call?想從事行銷產業的話,需要哪些能力呢? 14:35 在英國職場的生存法則:咦!其實沒那麼卷耶,想做就會認真做 22:57 整天看天氣預報,刷刷FB,行銷人居然說這是在充實自己 32:48 結案報告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41:19 物價、租金省一半,來試試曼徹斯特生活吧~╱「吸引力法則」來幫忙,努力達成你的心願 阿采也分享了她求學、求職的故事,特別提及她覺得很有幫助的吸引力法則,來告訴自己一切都會變好的!截至目前為止,阿采還在摸索自己喜歡的生活,但無論怎麼變,對於阿采來說,自己的生活都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6:1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S6 EP7 杏壇芬芳進行式:OD的戶外教育記事 feat. OD

1/15/2024
時不時聽到有愛徒說對於心理學有興趣,再細問之下,大概有一些會說對認知或神經科學有興趣,而有一些想的是心理諮商工作。關於輔諮這一塊,LABI 賴老師每每聽到,都覺得這是一條不歸路啊(愛開玩笑)。為了要讓更多人瞭解這一行究竟在做什麼,特別請來高中好友兼教育部杏壇芬芳獎得主 OD 來跟大家分享他的經驗! 不過打開這一集之後,可能會想說:「耶?我到底聽了什麼?」明明是心輔老師,怎麼搞得像是體育老師一樣呢?這就是 OD 厲害的地方!OD 平常會透過戶外教育,帶領一群中學生登山、騎車和攀岩,一起看過大山大海。每次聽 OD 說到這些孩子,以及他們的轉變,每次都讓人感動。 05:00 「你們學校的那位教體育的~」不,我是帶大家登山的輔導老師 16:00 輔導諮商裡的探索教育,每月一次,帶領學生爬山、單車、攀岩、野營 25:20 登山偶遇山友意外,國中學生主動CPR、聯繫協助。我的杏壇芬芳薰陶了你們呀! 35:30 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從山友的互相善待,關掉手機後的美景,在心底留下珍貴難忘的寶藏 43:35 高關懷學生不一定都很衝動,更多是拒學爛泥少年,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期待下期的登山鬼故事? 在偏鄉服務多年的 OD,在第一線教學相當有經驗。而透過 OD 的分享,也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和一般人說的8+9學生的相處過程。這一集將帶領大家前往教育現場第一線,特別是以這種經驗教育模式可以帶來的可能性,同時間也和大家一起思索公立學校的各種具高度實驗性的教育模式究竟能如何支持不同地方的孩子的成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lhbdph019901t39ll4c8v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uration:0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