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公园NorthPark-logo

北方公园NorthPark

Arts & Culture Podcasts

尘归尘,土归土,公园让给广场舞

Location:

United States

Description:

尘归尘,土归土,公园让给广场舞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51 |返乡种田是我们逃离城市生活的退路吗?

12/14/2023
这是“北方公园NorthPark”编辑部回顾总结2023流行文化现象的首期节目。 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将以2023年影响力或讨论度较大的文娱作品为素材,以对谈的形式,从中提炼出不同的主题进一步去思考和讨论。以期总结今年度大众文化作品的流行风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现实模样,如果有一/几种文化叙事能在多数人的群体中创造共鸣,那它也会指向我们迫切需要被安慰的原因。 以今年关注度(相对)较大的《种地吧》、《克拉克森的农场》和《乐队的夏天》中瓦依那的“出圈”为例,或主动或被动的,我们的文化生活中闪现了很多和“种田”、“新农人”与“劳作”相关的概念。于此同构的,从大城市返回乡野租下小院开始新的生活,也成为短视频创作中堪称类型的创作方向。 乡野的劳作生活图景,也就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中,成为了一种值得去代入和向往的生活。我们关于“种田”作为文化想象应许之地的对谈,也就从这里开始。回到农村种田在此时此地的文化想象中意味着什么,逃离掉令人焦虑、疲惫和受挫的城市生活经验后,乡村会如何为当下的观众提供精神庇护?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 ShowNotes: 03:24 我们对《种地吧》的观感,原来《种地吧》不是《向往的生活》那样的慢综艺。 06:30 《种地吧》有很多“反内娱真人秀”的剪辑呈现方式。 10:50 “天道酬勤”的意义,为什么《种地吧》里的少年不油腻? 15:20 种地还是难以成为城市年轻人的退路。 21:20 想回到乡村,也是因为去年之后多少有了点大城市生活PTSD 23:15 过去几年我们也是在演练城市便捷消失后的生活。 25:55 当“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下的城市”成为一代人共同问题,种田是一种慰藉吗? 27:40 “新农人”的概念指向。 28:30 为什么农村在今天又变成了一个值得向往的生活,到大城市去的阶层跃升叙事这么容易转变吗? 31:20 农村到底代表什么,它是现代化的一部分还是现代化的对立面? 38:14 这个班再上下去,我所有美好的品质都会消失。 - 参考材料: 《城乡关系与现代性反思》严海蓉 《目中无人的农村现代化, 必须坚决制止》贺雪峰 《武大教授:中国农村正出现一个超级“金字塔结构”》文化纵横 - 片尾音乐:Justin Timberlake,Carey Mulligan,Stark Sands - Five Hundred Miles

Duration:00:47:4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50|谁懂?我是靠运动才重启了2023!

11/23/2023
素人体育竞技综艺在今年的存在感很强。 上半年时,有《体能之巅》和《海妖的呼唤》率先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下半年时,芒果、腾讯和爱奇艺等流媒体平台,也相继推出了《哎呀!好身材》、《我可以47》和《势不可挡》等同类型综艺。 看起来,有不少观众愿意在今年,代入末日背景下身体竞技设定的想象,而且乐此不疲。 本期播客从素人体能竞技综艺热潮说起,以两位女性的健身经验为基础,我们尝试从女性视角讨论这些问题:当一个女性决定走进健身房,这通常意味着什么?运动会如何改变女性和自己身体的关系?女性如何从功能性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身体?这些想法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 本期主播:雅婷 本期嘉宾:雨珂 - ShowNotes : 00:10 录制背景:受今年《体能之巅》和《海妖的呼唤》等节目启发,再加上我个人对改善精神状态和减肥的需求,我从四月份起接触到了CrossFit的运动项目,长期运动到现在,我发现自己对女性运动和身体的关系完全变了。 04:20 雨珂是我在运动时认识的,练得特别好的女孩,只是看她训练,我好像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06:00 简单介绍一下CrossFit 10:27 雅婷是一个很典型的小镇文科女,从小到大体育活动都是考试或者调节心情,很少在运动里收获积极经验。 14:00 长大后的问题是,如果不是为了变瘦,变“漂亮”,变得拥有“完美身材”,我为什么要进健身房呢? 15:30 商业健身房和社交媒体上很多针对女性运动的宣传话术,都是希望女性先否定自己,要去做“更好”的自己。但为什么一定要因为自己“不好”才去运动呢? 19:30 运动也改善了雨珂的精神状态,人生就是个“耗散”的过程,你越往后走越需要能给自己积累能量的来源。 21:35 不再强求自己一定要有特别细的胳膊和腿,因为真的没什么“用”。 23:00 从青春期开始就不喜欢自己的身体,从身体的功能性看待自己后,就和自己和解了。 28:00 很多针对女孩的无意识审美标准,其实是有很大的恶意的。 30:00 通过运动和饮食更了解自己以后,其实也会更认可自己,很少产生否认自己的罪恶感了。 35:00 “因为你很强健,所以才不敢接近你”其实也像是一种祝福。 39:40 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就会瘦得很快。但甜品和高糖零食的营销话术会和女性需求直接挂钩。 43:44 和当下这个快节奏讲效率的社会不同,运动会制造具体的目标和自己对长期主义的信心。 - 片尾音乐I Got You- Bebe Rexha

Duration:01:01:3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如果这辈子不是女孩,你会是什么样?|彩虹日特辑

5/16/2023
欢迎来到北方公园编辑部为彩虹日,也即世界不再恐同日而推出的特别节目。本期节目听起来就像一次美好而疗愈的心灵按摩,听众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得益于本期节目嘉宾甘草对性别问题的独到思考、观察和实践,依菲和雅婷也找到契机回望自己性别观念的成熟轨迹,重新看见了自己的内在小孩,也重新发掘了因被刻板印象束缚而隐匿起来的性格侧面…… 我们邀请听众朋友们在听节目的同时,也跟我们一起去想象:如果在一个平行宇宙中,作为另一个性别的自己,你会如何生活?有哪些这个性别的自己不敢去做的事情?你还会有外貌焦虑或其它焦虑吗?我们如何在倡导女性主义的同时,也能超越僵化的二元性别设定? 附:超越二元性别、活出真实自己的练习题 (1)将自己到目前为止的生命画成一个时间轴,在其上标出人生中对自己意义重大(可以是社会主流文化层面上的意义重大,也可以是主流文化不太关注但是对自己个人意义非凡)的里程碑事件。 (2)用红色笔找出这些事件中哪些是和自己的性别有关,并写出有什么关系。 (3)如果自己是另一个性别,这些事件会是一样的吗?想象自己作为另一个性别的人生。 (4)如果我们的社会里面没有社会性别gender的区分,那些这重大的事情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自由想象,写出无性别角色设定的平行宇宙里自己的人生。 (5)哪些部分的自我是不受到性别影响,保持着一致性的呢?哪些部分的自我是被性别角色带来的不同人生体验和自我认知来重新塑造的呢? (6)在做这个梳理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这些情绪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这些情绪对应的回忆有哪些?对应的想法观念有哪些? - 本期主播:依菲、雅婷 本期嘉宾:甘草 - ShowNotes: 04:11 甘草解释思考题的使用方法 12:17 依菲与雅婷分享做题后的感受:是不是每个女孩的童年里,都有个像洋娃娃/白雪公主的堂表姐妹? 15:37 原来雅婷和依菲小时候根本都不是i人! 25:08 当女孩被期待更安静,男生则被要求更外向 32:50 二元性别对男性的重大伤害,包括无法表达脆弱而真实的感情 39:14 为什么一旦想象自己是个男性,就全都是负面的想象? 54:37 想象自己作为另一种性别的生活,源自荣格理论中对自己阴影人格的挖掘 01:03:40 二元的性别观念,也会束缚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角色 01:20:02 但拆解这些感受来源,也并不是为了让大家模仿具体的男性/女性生活,性别是高度个人化的体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探索和塑造方式。 01:31:39 灵魂伴侣可以发生在朋友间,甚至是宠物间 01:53:39 你拥有你的性别,但你的性别却并未拥有你,你可以做自己性别的主人 - 片尾音乐:If I were a boy-Beyonce

Duration:01:56:0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7 | 就业的问题,“孔乙己”来背?

3/30/2023
从“小镇做题家”到“985废物”再到今年的“孔乙己长衫”,每年的求职毕业季,都会有反映年轻人求职升学困境的“热词”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又在无数相似却又各有不同的个人故事里被进一步传播,具象化越来越可感的群体性困境。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从“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寻求共鸣,当高学历从事体力活的故事不再成为令人诧异的新闻,作为同样需要发展机会和可能的年轻群体一员,我们还能如何在看似悲观的现实问题里,安放自己对未来和成就自我的想象?解决这个问题,真的要从脱不脱下长衫开始吗? 本期主播依菲和雅婷,从“孔乙己长衫”文化现象的讨论出发,回顾了我们自己的求职经验和挫败来源,尝试和大家共同探讨: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意味着什么?从自嘲到群嘲,“孔乙己长衫”背后的传播路径导入和隐藏了什么?教育塑造了什么?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 - 本期主播:依菲、雅婷 - ShowNotes: 00:14 当青年人再次被说教:孔乙己脱下长衫后就能找到工作吗? 04:56 分享我们在2020年前后的求职经验,以及我们是否代入“当代孔乙己”、“小镇做题家”和“985废物”的标签 07:33 当求职节奏与疫情起伏相重叠,依菲在过去三年体会了求职难度的指数级上升 19:10 雅婷对于求职工作的精神内耗相对较少的原因,以及身边很多发小为何求职之路甚至会比自己更艰难 25:05 为什么要求孔乙己管理好个人心态的说辞让人觉得不满?为什么我们会因为时代的“锅”,对自己进行攻击? 33:38 我们这一代感受到的落空,可能也和独生子女的成长经验、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相关 36:25 大学场景让我们误以为和同学的阶层差距不大 38:20 “孔乙己长衫”从自嘲到被群嘲的传播路径,也在模糊问题的实质,其实在西方的文化语境里,教育文凭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强化而非弱化群体区隔 44:08 在所谓更“下沉/体力”的工作里,也存在被高学历者挤兑走的人吗? 47:30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52:34 要注意区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机构的本质 58:26 多向下看,或许会更有希望和幸福感 01:04:58 我们还能否期待一个更好的工作和未来? - 片尾曲:漫步人生路-邓丽君

Duration:01:13:2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6 《保你平安》:厌女网暴的蜻蜓点水,还是不再自恋的中男喜剧?|

3/16/2023
《保你平安》上映一周了。这部由大鹏和李雪琴主演,讲述为造黄谣受害者证明清白的作品,目前口碑还不错,豆瓣有超过7万人看过这部电影,评分7.9。北方公园的编辑及作者也去影院看了这部作品,观感却不都完全一致。 我们从这部电影开始聊,也延伸到电影内外的热议问题。《保你平安》到底好不好看?这场以厌女情绪为起点的网络暴力,能在喜剧电影中得到何种程度的讨论和呈现?男性和男性气概的呈现,在这部作品里起到什么作用?以及,为什么我们到了今天,还会去看一部讲述中年男性生活的电影?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依菲 - ShowNotes: 00:35 依菲的观感:好看、聪明、感动、但有情节冗余。 06:19 雅婷的观感:中国喜剧电影范畴里的好看、有进步的人物形象、聪明、暴露男性气概恐惧的笑话。 08:11 木村拓周的看法:能看、聪明、剧情紧凑、但对厌女网络暴力的呈现缺乏批判。 13:21 全剧没有一个完全的恶人,大家都是在做“小小的恶”。 16:50 很多网络暴力的主角变成男人就不好笑,不恶心了。 21:10 性交易一定是男性女性共同完成的,为什么男性会在这场网暴里被“免责”? 24:39 这部电影的“虎扑感”很重。 31:44 一个还不错的中年男性喜剧形象。 41:08中年男人的存在主义焦虑不需要被所有人看见。 - 本期播客音乐: 世界第一等-刘德华 人间是个好地方(伴奏)-大鹏,李雪琴,王迅 -

Duration:00:57:3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三八妇女节 | 成为女性主义者,问题就都解决了吗?

3/6/2023
本期播客是北方公园编辑部,为迎接三八妇女节到来,推出的特别节目。 (相对)长于聊女性议题内容的雅婷和依菲,在这期节目里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文化教育背景,坦诚回顾和梳理了自己“决定”成为女性主义者的时刻,并为对方准备了做出这个决定后,时常会出现并困扰自己的问题。 这应该是这些问题出现的最佳契机,在纪念百年前的女性踊跃参与社会运动,为自己争取权利,甚至推动社会变革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向当下看去,尝试提出并真诚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不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吗?我们从“前辈”那里学到了什么?什么样的文化作品和书籍在“帮助”我们成为女性主义者? 我们把播客里提到的问题,同样也分享给所有关心女性处境和女性主义的读者/听众,如果践行女性主义,成为女性主义者是这样的一条长路,你们的回答就也有带我们绕过崎岖的启示。 祝大家生活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三八妇女节这段时间里的激励和振奋。我们会越来越有决心和办法,携手向更独立、快乐和自由的世界迈去。 - 本期主播:雅婷、依菲 - ShowNotes: 01:25 我们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契机。 16:10 在你看来,我变成什么样就不算女性主义者了? 19:25 你会如何看待不够“女性主义”的人(包括男生和女生)?你觉得我是一个合格的女性主义者吗? 27:05 我在阅读女性主义理论书籍时,常常感到自己还是对“传统”的家庭生活和幸福追求有执念和向往,然后变得焦虑和忐忑,你会这样吗? 35:50 如果一个人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在自己的男朋友身上,她还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吗?如果在爱情里感到“卑微”该怎么办? 37:30 如果(互联网语境里贬义的)“娇妻”拿老公的钱去做和女性主义相关的事业,你觉得她是女性主义者吗? 41:25 我时常会因为自己作为女性主义者做得太少而感到羞愧。怎么面对这种羞愧的情绪呢 46:20 如何做一个更勇敢和坚定的人?如何不被他人的声音所影响? 51:40 你会对自己的女性主义身份有担忧吗?会不会意识到不能和它共存的事情? 01:01:20 我们如何面对让人愤怒的新闻?如何面对自己的应激状态?以及由此生发出的恐惧? 01:04:38 你会如何想象女性友谊延续四十年的样子?担心女性朋友和闺蜜走进家庭后自己被落下怎么办? - 片尾音乐:给自己的情书-王菲

Duration:01:11:4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4 | 人口负增、非婚生育再登热搜,做女儿的我们会选择做母亲吗?

2/20/2023
一个粗放的感受是,从今年1月17日, 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年代起,各种关于生育意愿、生育政策和生育限制的消息就轮番出现在了各社交媒体的热搜上。 其中,无论是已婚未育女性受到就业歧视,还是非婚生子女户口登记取消结婚限制,还是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种种缩略标语都透露着一种不太乐观的感受——起码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或许不少女性对生育的想象和认识,是充满一种焦虑和抗拒的情绪。 于这样的背景和时机下,作为一名未婚未育的成年女性,我和身边的女性朋友似乎多少都会向自身看去。当生育政策和问题的讨论热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逐渐升温,作为具体个人的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非婚生可能性的提出和外部政策的更新会改变我们对养育孩子的想象吗?或者更深层的,我们如何确定及探索养育生命的可能和决定呢? 本期播客,雅婷和依菲,共同探讨了我们感受到的生育政策的变化,它虽然在不少具体的细节和推进上看起来困难重重,但在长时间的维度上,它也在逐渐“进步”。 在聊到如何想象非婚生的可能时,我们也发现海外的影视文化作品中还有如《傲骨之战》这样的作品可供参考。但这里主流文化作品里关于非婚生的想象几乎是空白一片,单亲母亲当然存在,而延续秦香莲的传统,她的悲剧通常由具体的男性制造,通过更“好”的男性来解决。与此同构,我们从流行文化作品里,对生育痛苦的系统和直观了解也会相当有限。 另一方面,虽然主流的文化作品对一种“与时俱进”的养育描述有限,但在以个人为主的短视频领域里,幸福的非婚生妈妈、积极的单亲母亲和“独善其身”的快乐生活却总是层出不穷,并表现出了和主流影视作品甚至完全相反的面貌。 回到我们自己的个人经验中,我们也讨论了自己被抚养长大的经历,会如何影响我们是否去成为母亲的决定,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似乎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改变着很多事情。悲观点看,生育对身体和人格和生命历程带去的变化,或许很难靠强有力的外界帮助短期解决。但乐观点看,如果我们想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也有可能成长到掌握克服痛苦的本领——而这,正是我们的母亲亲身教给我们的事情。 - 本期主播:雅婷、依菲 - ShowNotes: 04:20 和19年时候的生育政策相比,现在似乎确实有进步倾向。无论是关于冠姓权的讨论结果还是女性的婚内财产,都有更具体的认知维度了。 11:35 宏观层面会颁布解决共同问题的政策,只是落实到地方还需要时间,和女性对个人权益的积极争取。 16:07 我们如何去想象非婚生的生活可能?***内主流的影视流行文化文本很少见,即便是单亲母亲也很少有特别积极的面貌,但在短视频里更个人维度的表达,还是有很多女性把离婚当成摆脱“娇妻”身份的翻身仗叙事所在。 24:43 主流影视文化文本里单身母亲的问题,通常都可以通过找到一个“好爸爸”来解决,这和传统劝婚是一套话术,“不是婚姻制度有什么问题,是没有找到适合制度的人”。所以,到底什么是“好爸爸”呢? 26:11 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不会因为长大就忘记小时候遭受过家庭暴力。 28:11 “买精生子”这个事说起来好像也有一点问题。 33:28 再主动了解了生育津贴和社会共担等养育小孩的细节后…… 44:58 当自己长大后发现,其实世界本来就可以不是围着自己转的,对生育的想法似乎会有转变。 46:37 大家觉得是父亲对你的影响大,还是母亲? 51:50 我们目前对生育的期待来自哪里? 58:55 我们也要学习祝福母亲的选择。 - 本期播客音乐: 好爸爸坏爸爸-小河狸贝瓦 I Will Survive-Glori*** G******nor -

Duration:01:04:0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3 | 观看“二喜”时想到的:电视喜剧的再现和南北方喜剧文化差异

12/29/2022
在2022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回顾了今年接连播放和落幕的喜剧综艺。 在分享个人观看感受和困惑的过程里,我们发现自己对不同喜剧品类的评价标准,实际上也和性格群体,喜剧场景消费习惯,以及更长时间跨度下地方文化的差异息息相关。 以此为契机,作为南方观众的我们,聊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以下简称“二喜”)的观看体验和印象深刻的作品,记忆里的电视喜剧和我们自己对南北方喜剧文化差异的领悟,同样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感受和记忆。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 ShowNotes: 03:55 在大家都生病的状态下,“二喜”好像是大家还比较愿意消费的喜剧内容。 05:25 雅婷对“二喜”的期待和观感。 06:20 雅婷会产生上述观感的原因,不管是参赛人员比例构成还是作品风格,似乎和“一喜”都有不同。 09:54 “二喜”和线下 sktech 演出差别的主要特点在于? 12:33 对“二喜”的观感可能也和我们对电视喜剧的观赏习惯有关。 13:55 《脱口秀大会》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终点。 15:30 相比“一喜”,“二喜”似乎做了一些和sktech 松绑的设定工作,更向影视喜剧靠近。 19:31 “二喜”选择的“好”的作品和线下喜剧消费场景还是有出入的。 23:15 我们印象深刻的“二喜”创作者和作品 25:17 北方喜剧文化和地方特色还是“二喜”很多作品的色彩和特点。 29:08 以“二喜”为例,再谈我们所感受到的南北方审美文化及喜剧文化的差异。 31:03 最近几年回顾北方喜剧发展,会发现北方喜剧文化的工具性。 35:29 南北方喜剧文化的经典对比,可能是赵本山和周星驰的对比。 38:00 春晚和小品的叙事在2010年前后似乎也很有用。 41:00 脱口秀这一喜剧形式能承载的不同风格和叙事,确实更服务于当下受众的个体化感受。 43:40 影视演员的气质和谐星的气质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49:15 今年有什么印象深刻喜剧表演片段或体验吗? 片尾音乐: THEREAFTE-日向大介

Duration:01:01:4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2 | 从玄学到MBTI,在悲观状态里寻找心灵按摩

11/11/2022
同步于考公、考研、考教资的报名和分数公布时间节点,年轻人追捧玄学是个每年都会定期出现的新闻。早些年的“玄学”通常会和一些舶来词汇相联系,比如说星座、塔罗、水晶、星盘甚至是sub音乐,当这些相对陌生词汇作为玄学出现时,有时也能代表研究它们年轻群体的审美和风格,以及探索不同领域知识的热情。 近几年的玄学新闻,则或许更多是和实用主义及本土化高效率相挂钩,当“雍和宫烧香与手串代购”成为新的年轻群体热点现象后,玄学似乎更能代表的一种掩盖不住的渴望——年轻人能自主决定的事情更少了,年轻人对“上岸”和“确定结果”的需求更强烈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请到了自己身边对“玄学”相对有了解和体验经历的朋友依菲,从分享个人经验的角度出发,聊聊我们对于玄学的态度和经验。我们真的需要玄学吗?我们真的能被玄学安慰吗?当我们说自己相信玄学时,我们其实是希望获得什么感受?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本期嘉宾:依菲 - ShowNotes: 02:40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各类玄学的体验和感受 08:00 作为习俗的玄学和作为“偏门”知识的玄学 15:12 星座知识也在解释为什么星座不和自己匹配 17:30 不同的玄学类别也有不同的功能作用 21:20 相比于“准不准”,玄学也像另一种方式的心理治疗 22:32 讨论“准不准”,其实更想说的是能不能对当下的自己起到“安心”的实际作用,人生和时代的境况好了,可能也没这么关心玄学了 25:25 命运或许没有这么复杂 27:38 为什么小周对MBTI抱有怀疑,这一套理论还是不应该应用到职场上 30:31 可以用MBTI知识反制职场MBTI刻板印象吗? 33:53 不是MBTI不对,是MBTI的应用场景不对 35:39 MBTI的人文特征和实用主义特征出入较大的部分在于? 39:19 仅靠MBTI测试量表的话,也很容易测错性格类型,比起几个简单的字母排序,更重要的可能是逆向拆解它们为不同的功能 45:19 MBTI 对于IN类型的人来说是个福音,ES类型的人可能不用解释自己也能过得很好了 48:00 MBTI 其实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向不同的维度转换 53:45 在青春期时了解到MBTI知识可能能帮自己更好克服一些心灵问题 56:37 如果想非常深入使用MBTI的话,就不要只是简单做一个测试,可能更好的是去测荣格八维 58:52 观察自己的交友圈也会发现是符合MBTI理论的,自己身边就是会有一类型的朋友数量较多。 01:00:20 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是不是也是在说我们把很多结构上的问题又内化成了个人的问题? 01:07:15 大家现阶段有什么寻找希望的可行办法吗? 片尾音乐: Some Days - Mree

Duration:01:20:1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1 | 从《换乘恋爱》到《始于极限》,寻找理解恋爱、亲密关系与前任的新

10/27/2022
从主播雅婷的个人角度来说,出于对话题的兴趣,以及播客嘉宾的熟悉和信任,这集播客的录制过程是近期最愉快而又充满安全感的体验。 相比于观点或结论的输出,这更像是三个女孩基于热门流行文化作品的谈论,得以回顾自己情感成长经历的详谈。韩国的热门恋综《换乘恋爱》以及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书信集《始于极限》,是我们最近都认真投入了时间精力去看的作品。 我们从这两个作品的观看和阅读体验出发,聊了切身的困惑和感受,为什么有人会愿意抛下自尊去挽留前任?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结构里,什么样的女性能从什么样的恋爱里幸存?我们可以在聊恋综的时候也聊上野千鹤子吗?自诩为女性主义者的我们,能在个人的情感关系里做出什么样的实践? 节目有点长,以上的问题或许也没有最终答案,如果你也对这两部作品或者本期主题感兴趣,我们也希望听听你的感受和经验。 - 本期主播:雅婷 本期嘉宾:阿钟、依菲 - 本期播客提及综艺节目词条: *《换乘恋爱》是因为多样原因而分手的情侣们聚到一起,找回逝去的爱、或者寻找新爱情的恋爱综艺。目前已制作到第二季,主要在韩国流媒体平台TVING播出。 *《始于极限》是上野千鹤子与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信件内容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十二个主题。 *《Heart Signal》是一档通过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合租房中生活的6位年轻男女之间出现的信号进行推理爱情线的节目。 *《双层公寓:敞开新扉》是日本富士电视台与Netflix合作拍摄的真人秀,一个由男性3人、女性3人在同一个家中居住的恋爱综艺系列节目。 - ShowNotes: 00:13 在看《换乘恋爱》的同期也在看《始于极限》,最近似乎对爱情、前任和女性友谊,又有了新的理解和经验? 03:05 大家对《换乘恋爱》的直接观感是什么样的? 05:40 大家都看过什么恋综?《换乘恋爱》是部还不错的恋综吗? 06:30 为什么韩国人不睡觉还这么漂亮?大家都很富有和体面? 07:30 国内恋综也有类似滤镜,但因为距离近了,不适感会更强。 11:10 《换乘恋爱》有很多和之前恋综不太一样的特点。 16:00 对比海内外的恋综,韩国恋综好像确实综合得最好。 16:30 对恋综里广义上“海王”和“海后”的新理解。 18:00 脑补了一下我们这种普通女孩上恋综。 21:05 依菲对《换乘恋爱》第二季里热门人物海恩的感受 22:20 和没看过这个综艺的朋友补充一下海恩的故事线,和社交媒体上关于海恩是否被前任PUA的讨论背景。 23:05 大家都是从什么时候觉得这综艺好看的? 28:00 和前任一起上恋综这件事会把恋综滤镜里的情感交流变得更真实 32:00 阿钟对海恩的感受。 33:56 海恩为什么会这么难过和自责? 36:25 雅婷看完《始于极限》后,对海恩的忍耐和痛苦有了新的认识角度。 38:35 在这样的基础上,娜妍好像真的就是海恩的一个对照。 41:53 大家在这个综艺里有喜欢或者很不理解的角色吗? 53:00 依菲从MBTI的角度分析恋综角色。 56:00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会更容易被什么类型的恋综角色所吸引? 01:00:00 从这个问题想到铃木凉美在书里的发问“怎么会对男人不绝望”? 01:05:15 我们可以在聊恋综的时候也聊上野千鹤子吗? 01:08:00 或许也可以把恋爱看成是浪漫幻想外的一件事情,一个“工作”。 01:12:24 但是社会男女结构的坡度就是不同的,如果有人恋爱只是为了资源和物质互助呢?在社会价值的维度上看,女性似乎就是很容易在现有社会结构上走下坡路。 01:15:00 在女性主创占大多数的《换乘恋爱》里,关于爱情的幻想和认识出现了什么变化? 01:18:27 在绝望的时候可能可以回顾前人已经走过的路。 1:22:30 聊一下恋爱里的“尊重”。 1:30:00 接受尊重的重要性和不被爱是常态后,你好像会发现原来人生就是很孤独的。 1:33:29 “假性亲密关系” 1:38:54 《换乘恋爱》里加入前任之后,恋综角色会在情感人设形象上更真实。 1:42:05 大家会想要不要和前任上恋综的问题吗? 1:46:00 关于前任关系的“范本”太少了。 片尾音乐: Miss You Missing Me - Jane & The Boy

Duration:01:52:5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40 | 离开北京之后

8/28/2022
00:26 三位录播客的嘉宾都在近期或长期或短期的离开了北京,我们想和听众朋友们分享下自己的离开北京的情绪和感受。 03:43 经历了5月份北京疫情管控后,雅婷发现自己在北京的时间体验被拉长了,有一种“怎么还不到头的感觉”,因为老家没有疫情,不用频繁做核酸和扫码的感觉,让人觉得自己被“解放”了。 06:50 阿钟是从17年开始因为实习而去到北京,有一些不太适应的地方,但因为能和此前的生活经验拉开距离,还是很新鲜,其实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 12:40 都是打工人,阿钟感觉身边人好像对上海评价比北京高? 13:40 推动阿钟离开北京的直接理由。 15:40 因为疫情管控造成的紧张和窒息感而离开北京,但阿钟刚回家时,迎接她的也还是疫情管控的严苛感觉,有一种明明没病但要对家人负责的感觉。 21:54 因为疫情时间段不同,雅婷和阿钟的体验也不太一样。 24:14 木村拓周去青岛也有点解放自己的感觉,但这更多的是和个人身份证件遗失及补办的手续相关。木村拓周后期在想,没有证件的生活状态,会不会有部分接近欧洲难民那样。 30:30 防疫的相对松弛对市民和旅客来说的确是太友好的体验了,但似乎又会出现一些针对“松弛”的隐隐担心。 32:20 北京在5月的疫情管控后,自行车和电动车的数量似乎变多了?与之相对比青岛的散步和走路体验似乎很好,路都很宽。 33:00 从在一个城市散步想到的。 39:50 在北京开车的司机们似乎也承受了很多。 43:14 “走别人的路”的解决哲学似乎不只发生在大城市,仔细想一下我们自己好像也会这样。 45:58 在不用回老家呆很长时间这个前提下,雅婷这次回家体验感觉真的很好,除了松弛的防疫政策外,也有其他的积极感受。 50:15 这次回家再回北京,会更加惊觉2020年后北京这个城市的变化,原来它的图景早就不是十几年前高楼耸立,有国贸有鸟巢,生机勃勃的景象了,那样的景象远去很久了。 52:40 看完《回归故里》这本书后,我们都对自己身处的城市,离开故乡的理由有了新的感受。 01:00:00 雅婷通过小周的经历想到了,北京和(外地)年轻人社会时钟之间的关系。 01:01:50 关于回家的积极感受,阿钟有不太一样的体验和想法。当你的生活触及到在一个地方升学、结婚、买房等调动资源的程度时,关于歧视、底层和人际的问题似乎在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 01:09:10 阿钟自己关于“底层”、“漂泊”和“回归故里”的经验。在很多情况下,北京不在乎“自己”好像还会带来让人“平衡”的生活感受。 01:18:20 在北京生活好难很难用水果来命名季节。 01:26:14 现在大家回到小的城市还会有对现代化缺失的烦恼吗? 01:31:00 回家之后的开支是多少? 01:36:40 回老家交新朋友的几率是? 片尾音乐: Take You Away - Angus & Julia Stone

Duration:01:42:4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9 | 在票房复苏的曙光里:《人生大事》、《神探大战》、《隐入尘烟》和

7/19/2022
在春节档后沉寂良久的电影市场,终于在7月初迎来了一些曙光。 于6月底上映的《侏罗纪世界3》虽然口碑不佳,但也以超过5亿的票房收入,成为今年的进口片票房冠军,紧随其后的《人生大事》以超过14亿的票房成为今年暑期档首个爆款。同期上映的《神探大战》和《隐入尘烟》,虽然在票房营销方面的存在感较弱,但也为观众提供了相对多元的文化消费选择。 看起来,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逐步恢复它的活力。以此为背景,北方公园编辑部捋了下我们在7月看过的电影,和听众分享我们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的困惑、担心和愉悦。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 02:00 聊聊7月在影院及流媒体上映的《人生大事》、《神探大战》、《隐入尘烟》和《咒》这几部电影。 02:30 最近进电影院对票价敏感了许多。 04:36 想进影院看《人生大事》是因为被“死亡”和“殡葬”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06:20 只看《人生大事》前半段会觉得是今年它上映来最好的国产电影。 07:45 雅婷刚看完《神探大战》的感受还是挺激动的,差点以为警匪类型港片有了新的表达内核。 10:00 《神探大战》还是有超出以往表达公式的一面。 12:00 “魔警”在香港有真实的社会新闻相对应。 16:00 我们可以如何阅读刘青云饰演的那个“神探”形象? 30:00 怎么理解《隐入尘烟》马有铁的结局? 34:34 看《隐入尘烟》会想起很多善良的面孔,很多情节场景是很残忍的,让人想拔腿就跑。 37:11 因为从个人经验来看,我们能深知像马有铁这样善良又不计回报,还愿意吃苦的人在国内是占绝大多数的。 39:00 看李睿珺的作品,也会不断想到耿军,像这样的导演成长路径或许“非典型”,但他们有机会创作就会把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高度提纯给观众。 44:00 除了精心打磨的场景和对白,《隐入尘烟》更珍贵的部分在于,它是真正关于“隐入尘烟”群体的电影话语。 48:25 《隐入尘烟》的票房好像也在无形中呼应为什么国产影视作品很少见“穷人”的议题。 50:10 《咒》上线流媒体后收视成绩还不错,电影导演原本担心西方观众看不懂民俗恐怖。 54:00 我们对“晦气”的直观感受。 01:00:00 台湾近几年的高票房电影都是恐怖片,可能也可以被视作是疫情后电影院去向何方的其中一种回答。 片尾音乐: 最黑暗的光-许靖韵(《神探大战》片尾曲)

Duration:01:12:2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8 | 完了完了,我怎么有点喜欢看《梦华录》呢

6/26/2022
《梦华录》的走红破圈和反复争议,是六月舆论场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这部剧从“女性进步”开始步入公众视野,又因价值观念的保守和退步进一步在舆论场铺开争议,从古偶爱情幻想到现代女性情谊再到新时代男友的择偶标准,《梦华录》似乎能在“安全范围”内,面面俱到参与当代女性情感婚恋热门讨论。 在《梦华录》收播之际,北方公园编辑雅婷从个人的观剧体验出发,想和大家探讨,作为《梦华录》观众感受到的矛盾,以及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看电视剧等话题。 -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本期嘉宾:方圆 - ShowNotes: 02:26 雅婷看《梦华录》的观感是认为这部剧在国产剧的维度上算进步了,但更强烈的感受是困惑,为什么这个剧总在“进步”和“落后”的色彩间频频跳脱? 03:35 方圆因为微博上关于“双洁”的讨论和争议开始关注《梦华录》,对于熟悉网文的读者来说,“双洁”其实早是网文的一种标签类型,不算主流话语。 05:00 大家现在都怎么看国产剧? 05:30 雅婷开始定期做家务以后,发现国产剧是一种“刚需”。 08:12 大家怎么看待“国产剧不要上价值”或者“看电视就是图个乐”的论调? 08:20 雅婷在把这个问题和自己的消费习惯联系起来时,会感到很矛盾。一边以为自己能把国产剧看作是纯消遣,但另一边也会把自己放到社交媒体舆论场上进步和保守的光谱里。 11:00 但如今的电视剧制作模式确实是变化了,不可能再回到电视台买进,纸媒评价的时代,很多争论就是即时在微博上发生着,也不能假装自己真的可以不代入立场和选择追剧。 12:12 以“双洁”引起的争议为例,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争议会改变讨论这个事情的语境。微博上饱受争议的“双洁”,在网文的语境里其实更接近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承诺,非双洁需要特地标注出来。 13:30 但需要指出的是,主创把“双洁”从网文语境搬到电视剧和社交媒体语境后,作出的那套再解释处理得很不好。网文语境里的“双洁”规训女性的色彩或许更少,也反映一种关于情感的“洁癖”。 15:35 虽然网文也有女性开后宫这样的类型,但“双洁”在网文里的是还比较主流的类型和选择。 17:25 其实身边很多女生朋友在青少年时期,对于爱情的幻想多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可能对于很多女孩来说,潜意识里对步入亲密关系这个事还是觉得“危险”的。 20:05 其实《梦华录》的叙事放到国产剧的维度看,好像有一些进步的色彩。比如说这部剧里最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是赵盼儿,她怎么处理生活里的危机是《梦华录》非常前置焦点,男性角色都是很功能化的形象,而且比起穷凶极恶的人来说,《梦华录》指出那些身居高位,有学历和官位支持的坏男人,其实更可怕。 22:36 《梦华录》引起争议的部分不只是“双洁”,“以色示人”也挺多人在说的。 24:20 这个争议单独摘出来看,在微博平台上确实是被“放大”了,但这就是近几年国产剧一个很大的问题,用中产精英的价值观去看待和描述底层,然后鼓吹个人的奋斗和才智。可《梦华录》说这个话最刺耳的部分是在于,电视剧把这一套话语套在了娼妓这样的罪恶制度上。 26:00 而且在我们现当代很多文学作品里,作家描写妓女都是为了批判社会制度,像老舍的《月牙儿》,妓女这样的文学形象本身是承载社会批判基因的。大家对这个的不满不只是性别话语的批判,可能也有对以往那种鼓吹一味向上爬的价值观的不满, 29:04 在城市发展背景中,批判个人不努力的话语会被很多其他模糊掉,但是几乎也没有文学作品会说妓女“贱”,还是像《羊脂球》那样,讲一个女性虽然很不幸,但她依旧有高尚的品德,妓女不应该被收编到消费主义的语境里。 片尾曲:人间精灵 – 麦振鸿

Duration:00:34:5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7 | 粤语人士眼里的《声生不息》、广东歌和粤语文化

6/9/2022
作为一档主打展现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对粤语流行音乐的展示工作做得怎么样?它所展示的脉络图谱是否有所缺憾? 这期,木村找来了一位同为广州人的朋友、在去年从广州来到北京工作的音乐人何沙展,来到北方公园,一起聊聊在粤语区长大的人士眼里的《声生不息》。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 本期嘉宾:音乐人何沙展

Duration:01:10:1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6 | 十一年过去了,我还没找到《甄嬛传》平替

5/13/2022
大家好!这里是北方公园编辑部! 在这个相当混乱的2022春天,《甄嬛传》又火了起来。这部诞生于十一年前的剧稳定的频率出现在各热搜榜单,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据说能保优酷乐视无虞,在B战抖音等长短视频平台上关于《甄嬛传》的二创作品数量早以千计。 本期播客,雅婷请到北方公园的特约撰稿作者方圆,一起聊聊《甄嬛传》的长火不衰。 结合雅婷和方圆共同的文学评论与批评学习背景,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们从电视剧《甄嬛传》的文学创作手法开始,回望《甄嬛传》和这个时代相吻合的各种现代经验。会发现,职场、权力、性别、爱和关系、流量经济时代的文娱创作,种种在当下仍然相当重要的议题和维度,都能从这部十一年前的作品里找到可供细品的嚼头。 02:17 最近一次看《甄嬛传》是在什么时候? 03:00 好像不同“代”人看《甄嬛传》的方法也不一样。 06:30 最近重看《甄嬛传》,发现有很多细节和技巧是从古典小说里来的,那些技巧并不艰深,更像是作者和读者能达成默契的暗号,文本开放度高,读者和作者的互动性强。 09:00这可能和《甄嬛传》编剧王小平个人的专业能力是非常相关的,也和那个时代编剧对电视剧的掌控力度更强有关。 12:00 电视剧里的细节还是要对剧情推进和人物塑造起作用才行,《甄嬛传》里的“猫”和“甜品”出现都有其特定原因。 14:45 《甄嬛传》首轮热播时还是挺有争议的,但为《甄嬛传》辩驳的学者和评论人也不少,很多人认为《甄嬛传》能走红,是因为它和观众的时代经验是相吻合的。 17:17 《甄嬛传》热播初期,很多人讨论这部电视剧似乎更接近于“职场剧”。 19:15 《甄嬛传》虽然是表现“职场”,但是其实是对甄嬛所处的环境和体制是有批判的。很多权谋剧或者职场剧会把人的计谋才智放得很高,不会主动批判引诱人去内斗,引诱人害人的体制。 20:19 关于“正义悬置”的问题,或许可以引《甄嬛传》和《琅琊榜》对正义的不同处理方式来做背景进行理解。 25:40 现在的穿越和宫斗讲究得更多的是,一个人在知晓历史后,就能改变历史,就能成为人上人,做女皇。但其实在一个“恶”的系统里,没有人可以侥幸逃离。 27:00 那个时代可能就是有很多人喜欢看“人定胜天”,个人努力与奋斗能驾驭命运的故事。 28:35《甄嬛传》最重要的或许还是这部电视剧对现代女性经验的大胆书写和精彩刻画,其对女性主义经验的书写水准,是今天多数电视剧都很匮乏的短板。 29:45 尝试从文化符号的角度来理解甄嬛 “弑夫”的情节。 31:17 《甄嬛传》也会“规训”男性,警告男性不要随意对待自己的撩拨,不要“背德”。 33:54 现在想想陈建斌这个角色其实很有意思,很贴合形象,一出现就揭露了很多事实。 37:15 《甄嬛传》不仅能破除女性被爱就是终极价值的幻想,也能破除很多父权的,曾被文化作品反复建构的男性同盟的幻想。 39:40 这里面最圆满,最被尊重的男性角色,其实是苏培盛。 43:29 《甄嬛传》对女性友谊的刻画很精彩,但似乎也参杂了不少门第、阶级和主仆的关系。 48:00 《甄嬛传》还很可贵的地方是,它不只和性别相关,更是和人性相关,打破了很多人认为的本来如此的事情和想象,不论性别,拥有更大权力的人,做起恶来都是很可怕的。 52:26 《甄嬛传》其实打破了很多浪漫小说的套路,这部电视剧更多是在展示女性进入到一段关系之后的“危险”。 55:55 所以其实很多人会去想象《甄嬛传》里的女性到今天能做什么。 58:27 为什么找《甄嬛传》的平替这么难? 01:00:05 《知否》等剧难以成为平替的原因,也在于《知否》好像更多是在教导,一个妾,一个庶女不应该不安分的生活,人要接受自己的命运,在“安分”的范围内“过好自己的生活”,去给出好的嫡妻、奴隶、妾室的“范式”。 01:08:00 《甄嬛传》的平替难找或许还是和生产出《甄嬛传》那个远去的年代相关。 片尾曲:红颜劫 - 姚贝娜

Duration:01:09:4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5 | 作为文化的游戏,和版号重发后的游戏行业

5/2/2022
大家好!这里是北方公园编辑部! 今年4月11日时,国家新闻出版署时隔8个月,为45个游戏发放了版号。这看起来像是游戏行业的一个消息,也像是国内文娱内容创作沉寂良久的一点微澜。游戏版号的重发意味着什么?对于游戏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是算是有力的强心剂吗?北方公园编辑部带着这样的疑问找到了游戏媒体触乐网前任编辑池骋,游戏行业从业者小陈,以游戏版号重新发放为契机来聊聊,令我们印象和记忆深刻的游戏,游戏创作和艺术创作的边界,以及国内游戏的生产模式与土壤。 00:00:14 我们录这期播客的原因和背景 00:02:00 两位嘉宾的自我介绍:一位是前触乐网的编辑池骋,另一位是游戏行业从业者小陈。 00:03:24 我们玩游戏的经历,自己和游戏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是从小就开始玩电子游戏的吗? 00:03:56 小时候觉得游戏是男生才玩的东西,是“属于”男生的东西。 00:05:05 简单回顾下国内游戏媒体出现的时间线。 00:08:21 仔细想想小时候玩的游戏,确实是存在性别色彩和选择的。 00:09:25 家长也会沉迷电子游戏。 00:10:11 童年时期的游戏设备资源。 00:12:34 这个和社会文化分工也有关,小孩玩玩具也会有性别色彩的选择。 00:15:00 是不是每一家都有一个帮你“选择”游戏的表哥/表弟/表姐? 00:18:30 但是在今天国内游戏创作的语境里,游戏一直没能作为可以和文学、戏剧或是电影相比肩的艺术创作种类,更多正当性还是来自体育竞技这样,雅婷会觉得这是游戏受到“亏待”的部分。 00:19:07 就雅婷的游戏经验来看,为什么会觉得游戏可能是未来媒介进化过程里,一个比较强势的大众文艺作品类型。 00:21:53 池骋在刚入行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想法和体验,会想“游戏是第九艺术”这样,但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很多想法似乎会出现转变。国内的游戏创作更多还是把游戏作为一种生产线上的商品来看,其实很少主动探索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可能性。 00:24:50 可能这个未来还是要从影响受众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在游戏可能会变得很强势的时代,游戏作为一种媒介能不能复现文学和戏剧统治几代人心灵的奇迹,给他们生命以启迪和未来前进的方向? 00:26:20 这和文化作品的生产方式相关,游戏创作或许不是一件很“浪漫”的方式,不是一个能从个体出发的艺术表达。 00:27:35 这可能也和游戏设备的更新换代有关,中国内地的游戏开发其实是非常快的速度直奔向了移动端。但国内还有一个细小的分支属于独立游戏的,质量高的独立创作或许也可以被算作是游戏艺术的一项。 00:31:25 这样分野在任何艺术形式里似乎都很泾渭分明,游戏有可能是会打破这样的界限的,因为游戏还是要追求“好玩”,要和玩家有很多主动的“交互”,不是被动接收的过程。但现实和我们想的条件会很不一样,有很多明确的限制。以手机游戏为主的创作生态,其实本身就很难发展出我们“理想”中的游戏。 00:36:45 而且当绝大多数人都在玩手机游戏时,社会对游戏的认知也并不是非常全面的,也会和真正的游戏有一些出入,这会让“污名化”游戏这个事变得容易。而且现在小孩的游戏时间也是被大大缩减,所以很多人可能要真正赚了钱买了自己的游戏机才有机会接触到精品游戏。 00:37:55 其实也有很多人类,能运用到教育等分类上去,通过交互去改变社会文化的认知。国内也会做一些和功能游戏相关的东西,但当制作功能游戏这件事变得必须的时候,这本身也挺遗憾的,游戏不是因为“有用”才得以被承认存在,游戏可以只是因为“好玩”。 00:43:13 未来这个事情会有改观吗?比如等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之后。 00:44:10 确实是位置比较重要,其实做游戏审查的人他们都很懂游戏,甚至可能比我们更懂游戏。 00:46:25 游戏行业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投身到游戏行业之后,意义感会有所缺失吗? 00:50:00 在池骋老师的采访经历中,游戏从业者把游戏工作和游戏创作意义感区分得很清楚,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00:57:10 《过劳时代》那本书里好像有部分解释目前公司疯狂加班的事情。 00:59:40 这可能和国内很多游戏公司缺乏安全感有关,游戏挣到钱是唯一的保障。 01:05:00 版号公布后,行业内会变得更加乐观吗? 01:13:40 大家最近在玩什么游戏? 片尾曲: For River - Piano (Sarah & Tommy's Version) - Kan R. Gao

Duration:01:23:0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4|《月光骑士》:这个时代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4/25/2022
Vol.34|《月光骑士》:这个时代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大家好!这里是北方公园编辑部! 《月光骑士》在今年3月30日上线 disney+ ,每周更新一集,IMBD 评分7.7,烂番茄新鲜度87%。这部剧集在国内的关注度和口碑也很不错,截至目前,《月光骑士》有超过3万人标注自己看过这部作品,豆瓣评分8.4。 从社交媒体的讨论度看,《月光骑士》首集上线后,好像比《猎鹰与冬兵》和《鹰眼》的讨论度更高,口碑也更好。这多少归功于月光骑士的形象在漫威影视作品里首次亮相时的“不落俗套”—— 月光骑士是漫威影业第一个“中东文化背景”的超级英雄,这也是“后复联时代”,即“第四阶段”里,漫威真正意义上“重启”的第一个超级英雄,而就复联之后漫威的超级英雄还能走向何处这个角度来说,从前期宣发到首集上线,《月光骑士》都曾蕴含或者主动散布着漫威超级英雄文化内涵正寻求“转向”的一面。 本期北方公寓大电台,我们尝试从了解《月光骑士》的制作背景和改编内容入手,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月光骑士这一超级英雄形象和时代文化之间的联系,流媒体时代正在如何影响讲故事的方法?故事的形态会由此发生什么变化? 月光骑士的出现,是漫威超级英雄的转向吗? 00:20 把《月光骑士》相关内容录成播客的原因和背景 01:26 简单介绍一下《月光骑士》的上线和播出情况 03:00 想借《月光骑士》的上线和大家聊一下,迪士尼新推出的超级英雄形象呈现得如何,在漫威宇宙的第四阶段,迪士尼首次重启的超级英雄(最大程度脱离了《复联》的故事背景,几乎没有提及多元宇宙)有在尝试叙事的转向吗? 03:50 最近的感觉是,近两年所有全球还比较受关注的类型“大片”本质上都成了“超级英雄”电影,《速度与激情9》和《007:无暇赴死》中主人公不合逻辑的装备与科技设定外,其实《沙丘》主角也有很明显的“英雄之旅”的叙事模式,甜茶的角色也可以类比一下超人,厄崔迪人和乔·艾尔,佐德将军和哈克南人,设定上又很多不同,但有非常相似的叙事作用。 04:38 作为超级英雄电影常规受众的雅婷,在剧集上线前,对《月光骑士》有何种期待。 05:00 《月光骑士》的剧集制作和上线计划是在2019年迪士尼主办的D23上宣布的,彼时正值《复仇者联盟4》热映后,观众对之后超级英雄的走向还是很期待的。 05:50 《月光骑士》的漫画作者道格·蒙奇也是《蝙蝠侠》漫画的联合创作者之一,两个超级英雄在漫画上的设定其实是有一些重合的。比如说在漫画里,月光骑士其实有四个人格,雇佣兵之外,他也同时是亿万富翁、出租车司机和西装顾问,而月光骑士的超能力其实也约等同于“钞”能力,埃及神孔苏让他复活了,让他变得“更能洞察神秘的变化”。但除此之外,他的超能力就主要体现在体术、战斗技巧和装备上了。而且他的复活多少也有一点“复仇”色彩,比如说他的死是由于同事朋友的背叛,他复活之后的漫画故事主线也多是由此展开。 06:24 期待漫威版的“蝙蝠侠”,不是说要把DC和漫威做出高下的比较,而是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崛起于全球化合作紧密,追逐科技文明和经济形势还不错的年代,再加上迪士尼是一个拥有大乐园和大周边被消费预期的公司,漫威的超级英雄多是“合家欢”的,能灵活适应不同国家地区文化的审查制度,主要人物的道德价值观也长期相对明确,血腥暴力的片段占少数,较少去讨论很复杂阴暗的社会或人性。 08:40 简单梳理下我们感受到的不同时代超级英雄电影和时代文化之间的关。我们曾在《新蝙蝠侠:终点不是绝望,是希望》一文里简单梳理过超级英雄和时代精神文化状况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们同样引用学者刘康在论文《超级英雄电影:由对立构筑起的当代神话》的解释做注解,超级英雄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在于,把观众感受到的现实文化矛盾,转变成叙事矛盾,在叙事中将这样的矛盾解决,电影结束后,观众也会产生现实文化矛盾被解决的抚慰或是错觉。 12:26 我们也很好奇,到了现在以疫情为背景的现实里,大家乐于看到或者说在精神上需要的超级英雄会是什么样的? 13:58 虽然现在看《月光骑士》已更新的四集会知道,这部剧集好像揉合了很多元素,要表达很多东西。但根据迪士尼在剧集宣传上线前期放出内容和采访来看,《月光骑士》对迪士尼来说,似乎也意味着一种转向。早在剧集上线前,漫威影业制片人凯文·费格就曾多次在采访里说过,自己想寻找漫威宇宙里那些“晦涩复杂又有哲学意味的角色”。 15:56 漫威重启超级英雄的命题在漫威第四阶段也有复杂意义,在经历了《旺达幻视》、《猎鹰与冬兵》、《假如…?》、《洛基》和《鹰眼》之后,你能感觉“对漫威影迷情感修复”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多元宇宙也有点通货膨胀的意思了,漫威还能从零开始,塑造像钢铁侠和美国队长那样具有瞩目影响力的超级英雄形象吗?这个时代什么的超级英雄需要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和情感号召力,才能延续漫威巅峰时刻,支撑住它曾打开过的市场? 惊艳的亮相后,《月光骑士》带给我们的期待和失落 17:37 《月光骑士》第一集上线后的那个超级英雄形象还是很特别的,主角很害羞,没有存在感,有点社畜(不含贬义)的特征。但一集一集看下去,会有点摸不透这个超级英雄要指向哪里。这可能也和这个时代社会在变得越来越分裂,难以达成统一有关。 19:37 《月光骑士》和雅婷的预期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一方面确实是超级英雄形象好像不是一个主要要着力的问题了,另一方面是很多迪士尼漫威在宣发前期,主动提到的“创新”或者“任务”,这部剧集好像还可以完成得更好。 19:52 月光骑士是漫威影业里第一个“阿拉伯裔”的超级英雄,制作班底也都基本都是阿拉伯裔,编剧和导演在上线前更是接受采访说,他们不想把埃及变成一种东方主义的凝视,不再去重现此前好莱坞影视作品里如《夺宝奇兵》、《木乃伊》或是《古墓丽影》中的埃及,那种充满着神秘和神话的(殖民)视角将会被抛弃,他们要塑造的是一个喧嚣嘈杂的都市,一个更真实的埃及。 21:45 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感觉还是略轻浮的,众神附身的戏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娱乐化的场景里对法老真身的处理,或许也有更好的替代方法。 25:30 小周印象里的关于阿拉伯/中东文化的剧集,以《拉米》这样讲述埃及裔美籍穆斯林的故事为例,剧集还是塑造了一个所言所行比较分裂的复杂角色,剧集本身也没有从埃及文化的刻板印象入手,而是把那个城市里中东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拍得“好看”,讲文化差异的剧集如《亚特兰大》也拍得很好看。 29:45 与此类似的是,《月光骑士》对人格分裂这样精神疾病的描写,似乎也没有延续第一集的风格和内容,主创在采访中也说自己想重写人格分裂这样的精神疾病,引导观众不那么戏剧化去理解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处理得也比较一般。 31:30 现在回想《月光骑士》第一集的出现还是很精彩的,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期待才被过于拔高了。但这样特点会不会也是流媒体时代的剧集的风格和标志?我们会不断看到很多精彩的第一集、绝妙的故事悬念或宏大的故事背景,之后的故事内容走向其实是不确定的。 流媒体时代的故事,反转的堆叠和高概念的通货膨胀 34:00 流媒体时代讲故事的方法,似乎也不太容易能真正从零开始,出现并打造那种能感召时代文化的影视人物形象了。从更新时间上来说,一周一集的悬念设定,观众好像难以再获得连贯又有冲击力的情感体验了。从叙事节奏和模式来说,现在的很多强调悬念的短剧集,或超级英雄剧集,更像是一种家常版的类型电影。它既无法像《火线》或者其他长篇电视剧那样,为某个时代提供丰富翔实的切片信息,也无法像电影那样,用强势的故事情节和公众议题去引导或疏泻观众感情。它集合的是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悬念与反转,用未知解决未知。 37:10 流媒体的点播模式的确会改变一个时代盛行的故事/剧集/影视类型,点播模式本身就会打破电视时代的档期概念,再加上流媒体和社交媒体时代的分众效应,最后就会有大家都在自说自话的感觉。 39:13 关于Netflix 最近出的不太乐观的财报。除了他们自己解释的俄乌战争导致大批用户退订,以及账户共同分享和竞争激烈意外的因素外,国外流媒体时代因疫情而出现的线上内容叫座的“新冠红利”似乎已经要告一段落了。 46:20 但其实看到能代表自己的根源文化出现在大荧幕上时,其实是很幸福很充盈的感觉,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在未来多多出现。 47:18 勇敢说一点下期预告。 片尾曲: A Man Without Love - Engelbert Humperdinck

Duration:00:50:4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3 | 朋友在上海

4/16/2022
大家好这里是北方公园编辑部! 由于本轮上海疫情的持续时间长和感染规模大等缘故,上海和上海疫情成为了过去几周以来,社交媒体的话题风暴中心。本期北方公园大电台,我们请来了三位此时生活在上海浦东、浦西和大学校园里的朋友。希望能从一个具体、普通和充满细节的视角,和大家分享并探讨,上海离我们有多“远”?对于“幸运”的不必挨饿的人来说,上海的疫情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如何在疫情里生活?他们的生活能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 02:12 三位嘉宾的介绍:偷你牛,媒体从业者,家住浦东,从3月16号开始逐步封控;小罗,戏剧行业,浦西长宁区,3月22号封了两天,之后从3月27号封控到现在;王梓,目前在上海杨浦区一所高校,从3月9号封校到现在,封楼已超过10天。 04:53 大学寝室里有独卫还好一些,本科学生住宿条件没有独卫,上厕所需要实行预约制。 05:51 三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封控过程里的整体状况,是从什么时候发现问题比想象中要严重的? 06:53 偷你牛在现在回想,状况不对劲似乎是从3月初开始的,但直到3月中旬的时候,还相信不用怎么囤东西。 09:00 48小时封控时,自己没有被通知到核酸和小区封控,开始觉得有点异样。目前也有点摆烂的心态,一天只吃一顿饭,毕竟洗洁精什么的也不够了,一个人住的话冰箱里的菜还有吃不了的。 13:22 偷你牛小区目前还没有出现过阳性,但4月3号和4月9号时,小区居民发现自己的小区在上海发布出现了,后来居委会回复这是个“乌龙”事件。 14:34 大学校园里是有阳性的,但是校园信息不公开,只会说核酸检测异常,学生自己会建文档统计。 16:50 其实无论是小区里还是校园里,都不会特别明确说有没有阳性,阳性在哪里,只是说异常,直到大家拉群发现有住户没进来,才知道原来是谁确诊了。由此会引发一些邻里的“争执”,有人要大家发自己的阴性报告,找出来谁是“阳性”。 19:10 居委在封控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1:21 偷你牛在3月底还没回上海的时候,想过要不要回老家,家里说“别回来,整个城市要被你掀翻”。 22:10 偷你牛收物资的情况,封控到4月12号一共收到了三次物资,第三次收到的物资是一根红肠。 26:44 社区团购开始后,团购的物价很多对一般收入的人来说,虽然是山姆的正常价,但压力也不小。 28:00 偷你牛家的食物储存状况:还有一根作为“希望”的香肠,还有蔬菜和一些烂掉舍不得的丢的蔬菜。 29:18 大学校园在食物上的问题没有太过于紧缺。能吃饱,但是不能团购什么的,最开始可以外卖和快递,后面外卖不行了还能从学校超市定,封楼之后学校超市也停了。 32:25 也不能楼之间互相串寝室,“非必要不出寝”,管理最严格的时候,会每层楼出一个人看着你。 34:00 三位听来还比较“幸运”,没出现特别“大”和“严重”的问题。 37:00 社区团购能解决宠物物资的问题吗?可以和宠物店联系,但是需要自己联系跑腿和闪送。 40:00 偷你牛尝试当过“团长”,团购其实也是很不稳定的,基本不到发货收货的时刻,不确定能不能成功。 41:43 上海最近的物价都是在普遍上涨的,刚封控的时候买到过45元一把蒜苔,现在没吃完,主要原因也有舍不得吃。 43:37 吃的东西之外,还有什么紧缺的吗? 43:45 吃药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解没解决。 46:12 你们身边有认识的人确诊吗?确诊后他们是什么状态?你们自己有想过确诊的事情吗? 48:05 因为知道收确诊都是在凌晨拉人,所以很害怕晚上有人来敲门。 50:10 你们感觉疫情以来邻里关系更紧密了吗? 51:03 小罗有感觉到互相扶持,关系更紧密了。这个也很看人,小罗运气好的部分是遇到了人很好的房东和志愿者。 55:30 疫情这段时间以来,偷你牛意识到和邻居建立良好关系是很必要的。 56:00 偷你牛在疫情期间的典型一天,失眠,没有办法集中注意里做事情,很焦虑,时间被核酸和团购给支配和打散。 57:53 关注疫情的消息如何影响了三位嘉宾的生活? 01:01:30 现在的感觉是灾难太多了,灾难覆盖灾难,人很容易覆盖式遗忘。 01:05:46 偷你牛在疫情背景下的个人生活里,最担心的还是宠物。 01:08:40 这次疫情后,偷你牛开始考虑要去一个更“安全”的城市生活。会优先考虑有“宠物方舱”的城市,或者去到更小的城市,虽然可能会更一刀切,但毕竟人口流动少,爆发机率小。 01:10:35 成为“阳性”后,就成为一个一切都要他人帮助的人。 01:15:05 小罗会觉得生活里的希望随时会被剥夺。 01:15:36 王梓每天看各种求助信息还是挺崩溃的,上海还是挺幸运的,封控消息能被关注,像是更小的城市可能都没人关注。 01:20:30 小周和雅婷在北京,关于疫情最担心的事情。 01:22:16 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可以传授给其他城市的人吗? 01:23:00 多关注社交媒体,多帮助关心身边的人,不生活在上海的人可能真的很难具体想象上海的样子。 01:25:00 囤一点饺子,买一个喇叭。 01:28:55 囤一点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很多你觉得快乐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非生活必须品。 01:30:37 现在生活里还有快乐的事情可以分享吗? 01:35:36 现在的愤怒常常感觉无处发泄,居委会工作人员压力也很大,也很累。 01:39:05 我们确实要理解和居委,但也要争取一点东西,因为没有办法,居委是我们唯一通道,唯一的沟通途径了。 片尾曲: Tomorrow, Wendy (2010 Digital Remaster)- Concrete Blonde

Duration:01:45:4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1 | “疫情一代”大学生:疫情不是占据了青春期,是过早结束了它

4/2/2022
大家好!这里是北方公园编辑部! 本期北方公园大电台,我们请来了两位还在读大学的朋友,想和大家聊聊,大学学习时光或许就只有三四年的大学生们,在疫情开始的第三年,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疫情对他们的大学生活造成了何种具体的影响?长远来看,疫情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他们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观念?没有经历过疫情的大学生活和正受疫情困苦的大学生活有什么差别? 02:04 两个嘉宾的自我介绍——图拉,2019级的研究生,今年毕业,体验了四年半左右的无疫情大学校园时光;宇川,2019级的本科生,体验了半年的无疫情大学校园时光。 04:32 各地的防疫政策不太一样,北京高校管理更严,但压力可能没有太多放到学生身上。 05:12 图拉和宇川现在申请出校的流程一般是什么样的? 08:32 其实学院老师不会特别苛责你出校的正当性。 11:20 学校也会根据疫情的紧张程度对出校政策作出调整,但就北京来说,松弛的时间不会太长。 12:49 需求在个别语境里需要针对个别情况,慎重考虑“正当性”。 13:45 大学生在疫情紧张的时期不能去校外娱乐,但校内娱乐也不好开展,跳广场舞也会被阻止。 16:00 学校会更严格限制出京离京,但一定要回家的都是急事,这就很矛盾。 20:00 学校也没有办法,背后的问题涉及风险承担。 22:05 学校管的很严这个事对木村拓周来说很抽象 23:20 北京所有高校几乎都有人脸识别,大学和大学之间也是封闭的。 24:00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公共空间的功能也在改变 26:08 课堂的言论尺度现在可能要由大众文化的接受程度来衡量。 27:40 大学校园家属区的变化? 29:18 疫情期间当班长会有什么特别的无奈吗? 30:31 会努力开展尽可能丰富的线上活动 32:55 也不太能去别的宿舍楼串门,宿舍楼基本都有温度测量仪 34:56 其实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认真思考和习惯后,或许也是合理的 39:40 洗澡的时候需要戴口罩吗? 40:40 学校也难以提供公共聚集的空间了 44:25 高校内的小商品小饭馆也在大规模离开? 48:00 我们关于大学校园内小商户小饭馆的记忆。 53:00 大学生们觉得疫情对爱情造成了什么影响? 54:00 与其说爱情因为疫情感情更好了,不如说疫情期间人会更需要爱情。 56:40 学业上大家都在专心内卷 58:50 就业和保研的压力,会减弱学习本身的乐趣。 01:01:13 不同代际的人对未来的压力是不同的,小周和宇川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景 01:03:35 年轻人被迫变得保守了吗? 1:05:30 宇川看到这样的评论会觉得很委屈 1:07:20 现在大家对去互联网就业正当性也很怀疑。 1:14:30 疫情之后,大家和室友关系更好了吗? 1:17:14 疫情发生后,你们对未来的想象发生了何种变化? 1:19:20 疫情会带来一些“末世情结”。 1:20:40 这个世界现在不太正常,所以要更珍惜还有选择的时候。 1:23:30 95后和00后会在现在面对未来想象的根本改变 1:28:19 经过疫情的大学生会更成熟,更勇敢。疫情不是占据了你们的青春期,而是缩短了你们的青春期。 1:30:10 你们现在还会畅想疫情结束之后的生活吗?

Duration:01:34:3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Vol.31 | 《青春变形记》:男女青春期区别,华裔导演命题迭代,向内的好莱坞

3/25/2022
三月中旬,皮克斯的新动画电影、由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的《青春变形记》在 Disney+ 上线,广受好评。大洋对岸的中国观众,也在电影所描述的华裔女孩成长故事中体验到了许多情感共鸣。 从这部电影延伸开去,有好几个话题值得一聊:片子里的“红熊猫”代表的是什么,它是一种女性独有的青春期体验吗?对于华裔/亚裔导演来说,“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一个足够有效的创作命题吗?海外华裔导演离我们土生土长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比较遥远,但为什么《青春变形记》能让所有人都共情?今天的好莱坞(美国电影)是不是更愿意往“关系”、“家庭”这样的私领域命题上探索了? 北方公园三位编辑就这些问题聊了聊,也各自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给出了一些回答。 本期主播:木村拓周、雅婷、阿钟 ShowNotes: 00:27 本期节目想聊一下皮克斯最近比较火的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通过这部电影讨论下关于“母亲、家庭和代际、以及华裔电影的变化” 02:05 木村拓周刚开始会觉得电影中的红熊猫是月经的象征,最后看下来觉得“红熊猫”是华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东西 03:16 阿钟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去想“红熊猫”代表的是什么,把重点放在了电影中的家庭关系和母女关系,想看点温暖的东西,结果看完爆哭 07:39 雅婷也好奇在“亚裔电影***”的声浪中,《青春变形记》是如何写出一个普世性的青春经验 09:08 雅婷认为“红熊猫”是青春期张扬的自我,当片中年轻的母亲意识到自己因为这个东西伤害到了亲人时,她选择放弃“红熊猫” 10:30 木村拓周分享性别经验上的差异:在成长中,男孩的“青春期张扬的自我”会被鼓励 11:52 雅婷认为电影中把小女孩“追星”当成一件出格的事被家人禁止这件事与现实中对“饭圈女孩”的污名化有一些相互对应 16:16 我们没有准备关于电影幕后创作的内容 17:46 西方针对亚裔的“午餐盒羞辱”在电影中被友好解决了,其中部分归功于电影中设定的城市多伦多有许多华人社群 20:00 《青春变形记》中的冲突并不是来自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23:56 从李安的作品到林诣彬的《速度与激情》再到前几年的《摘金奇缘》和《别告诉她》、《真心半解》,这个过程代表了亚裔创作者的变奏:从思考移民的社会现实问题到把亚裔元素作为标签去使用和展示给西方人,再到展示一个在西方长大的小孩眼里的东方 27:37 一些海外华裔提出的新概念——中华未来主义、丝绸朋克 32:55 这些概念跟“中华”还是有区隔的,但是到《青春变形记》能找到感同身受的部分 36:26 最近的很多美国电影都选择回到“家庭”去讲述 36:51 雅婷分享戴锦华在《大师课》中对“回到家庭”这个趋势的解读 41:29 以男性为主导的青春片会讲一个少年变成男人去挑起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过程;以女性为主导的青春片则拓宽了,抛弃了英雄式成长的叙事,愿意去讲述普通的、平凡的女孩和青春 43:42 这也说明女性创作者会更勇敢一点 46:20 男性在青春中追求的“轰轰烈烈”对人生的帮助也许没那么大,但却会成为男性回忆中的“高光时刻” 47:08 私人的关系更值得建设 48:55以前有一种论调:男性更在意人跟世界的关系,女性更在意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世界不一定在意跟你的关系 50:25 文化作品要去讲述,让大家意识到社会对两性的区别对待 50:50 亚裔创作者的优势 52:46 外部世界太疯狂,创作者好像不约而同都回到了私领域 54:25 戴锦华对这个趋势的解答:社会变革会伴随对人的价值的强烈否定 56:34 为什么最近看电影的时候老哭?

Duration:0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