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orrespondent from Bangkok-logo

Press correspondent from Bangkok

RFI

每周日首播的“曼谷专栏”以曼谷为基点,观察东南亚的演变和印太风云。

Location:

Paris, France

Genres:

Podcasts

Networks:

RFI

Description:

每周日首播的“曼谷专栏”以曼谷为基点,观察东南亚的演变和印太风云。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评论:中美博弈 日本得利

4/14/2024
近日美国、日本和菲律宾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三边峰会并且同意推进防务和经济合作,随即引起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强烈反弹。东南亚媒体认为日本已从中美博弈中寻求到一条摆脱军事能力束缚的国家正常化道路,试图通过强化日美合作联合更多的地区盟友,共同对抗在印太地区不断扩大影响力的中国。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中国外交部近期针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访美期间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时提及“中国对世界构成威胁”的言论表示强烈抗议。据称,日本领导人讲话时充分肯定了美国对世界局势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力,希望美国方面对此保持信心。无论是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应对印太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警告并警惕拥有核武器的北朝鲜等。岸田称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这不仅影响日本的和平与安全,同样也包括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日本领导人还提出了“今日乌克兰,明日东亚”的警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4月8-14日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全球伙伴关系”的演讲,日本向美国捐赠250棵樱花树作为庆祝美国独立250周年纪念,双方同意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连接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和休斯顿市的高速铁路。 东南亚媒体相关评论认为,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岸田文雄正秉持前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关于推动“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政治理念争取修改和平宪法,逐一摆脱针对日本军事武装能力的束缚。可见日本已在中美对立面不断扩大空间中寻求到扮演关键角色的一席之地,换句话说,日本力求争取美国继续在印太地区保持关注并且扩大影响力,在共同防御中国的战略上增强保障。 据悉,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本月10日与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谈,事后两人表示将加强美日同盟,强调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同时呼吁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双方在2024年4月10日发表《面向未来的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声明中强调四大合作目标,分别涉及加强美日防务与安全合作;共同探索太空新领域;全球外交与发展方面的伙伴合作;增强人民之间的纽带等领域。 东南亚媒体观察认为,美日峰会达成了超过70项合作项目,内容涉及安全防御、太空探索、新能源、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等领域。重点是美日防卫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双方正在《共同合作与安全条约》(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框架下努力提高两军未来的协同作战能力(interoperability),譬如强化整个战略联盟指挥效能和控制力,锻炼在各种情况下共同行动和部署计划的能力,未来还准备与澳大利亚合作共同构建防空安全网络。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过去一周一直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事训练,并且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再次联合演习。 泰国通讯社报道,日本、美国、菲律宾领导人周四(11日)举行了首次三边峰会,会谈内容涵盖能源安全、基础设施项目、海上安全以及经济合作等方面。峰会发布联合声明表示,美日菲三国领导人在白宫会谈期间同意支持菲律宾发展军事现代化的努力,概述了2025年日本周边三个国家联合进行海上军演的计划。日本同意将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额外援助,协助加强其防卫能力,三国宣布建立三边海上对话以提高协调效率。 菲律宾媒体报道,美国重申对日菲同盟的承诺,三方对中国在南海采取危险行为和咄咄逼人的态势表示关切,呼吁和平解决台海两岸问题。日本方面还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表示深切关注。岸田称,日本、美国、菲律宾都是濒临太平洋的海洋国家,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拜登则表示,美国对日本和菲律宾的承诺是“坚定的”,并补充说这些承诺才刚刚开始,未来将携手迈进 “伙伴关系新时代”。据称,菲律宾与美国自1946年7月4日正式建立以来,菲美外交关系已有77年历史,而菲律宾和日本自1956年7月23日关系正常化67周年,双方自2011年以来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满12周年。 东南亚媒体在报道美日菲领导人峰会的同时,也纷纷跟进了北京方面的强烈反弹。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严厉指责日菲两国领导人在台湾、涉海等问题上抹黑中国,同时就反对干涉中国内政分别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和菲律宾驻华大使要求就涉华负面言行进行澄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申:中方在南海的行动是合法的。日本和菲律宾可以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但不应给地区带来分裂。三边合作应尽可能减少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R.Marcos,Jr.)14日返回马尼拉后发表公开声明确认,三方峰会领导人认同菲律宾在专属经济区“承受着来自中国进攻性战略的压力”。拜登和岸田宣布将通过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支持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发展和互联互通,包括支持菲律宾实施开放无线电接入网络(O-RAN)、半导体行业的劳动力提升、建设和平利用核能以及支持菲律宾加入矿产安全组织以及合作伙伴论坛等。小马科斯此前表示说,菲美日安全合作协议将改变区域、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亚洲和南海周围的动态。在收获来自美国和日本安全承诺的同时,菲律宾总统也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中国与菲律宾的经贸合作与投资项目。

Duration:00:05:5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东盟权衡:发展经济或强化军事?

3/31/2024
在世界多地爆发战争、超级大国激烈比拼的国际背景下,海洋争议同样成为亚洲地区最为敏感的安全议题,东南亚国家在以中国主导的发展经济基调与美日主导的强化防卫以维护国家主权旋律中艰难寻求平衡点。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印尼总统当选人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3月31日至4月2日期间访问北京。两国领导人将围绕双边关系话题举行会谈。中国外交部称将借此推进双方战略发展对接,打造发展中大国关系典范。据了解,习近平曾于2013年出访印尼。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造访中国。 普遍预料印尼总统当选人普拉博沃将延续前任总统佐科威颇得人心的执政方针。但同样有人分析他可以在外交事务上比前任总统更加民族主义。具有军人背景的普拉博沃在选举宣言中明确表明,他将优先考虑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一个尊重国际关系的、更强大的国家。强调拥有足够安全保障才能保护国家、为国家创造和平。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日前对应邀到访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刘建超表示,新加坡看好中国的经济韧性与发展前景,新加坡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支持所有东盟国家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强调中国对东南亚地区保持开放性发展至关重要。 越南政治与外交动向近期同样受到外界关注。越南官媒透露越共总书记阮福仲(Nguyen Phu Trong)本月26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通话时邀请普京访问越南,普京已经接受邀请。双方外交部着手协调安排访问的适当时间。越南最高领导人强调,越俄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越南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越南与俄罗斯前身苏联保持良好的传统盟友关系。 普京本月刚刚赢得大选。此前有消息称,普京开启第五届任期后或于今年5月出访中国。外界因此预料普京的越南之行可能性增高。 俄乌战争持续超过两年,作为被国际刑事法院(ICC)发出逮捕令的现任国家元首,普京去年底先后出访中国、现身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访问中亚、哈萨克以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今年6月金砖会议将在俄罗斯召开,观察预料金砖成员联手对抗美国的态势将会更加明显。 另据消息称,北朝鲜在解除COVID-19疫情封控后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国、越南和老挝。俄罗斯本周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促成联合国对北朝鲜制裁专家小组解散。在西方国家担心对于北朝鲜的监控与制裁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北朝鲜与中俄乃至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保持良好关系。 众所周知,越南经济在疫情后迅速复苏,各方认为政治稳定是促使越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然而这种实力目前正在受到质疑。53岁的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Vo Van Thuong)近期因“涉嫌违规”而引咎辞职,成为短短一年内第二位离任的国家主席。虽然由越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组成的“四驾马车”体制仍然牢固,现任国家主席职务由副主席武氏映春(Vo Thi Anh Xuan)再次代理,但国家领导高层频频换人,势必影响外界以及投资人对越南政治稳定的信心。 近期中菲海军在仁爱礁附近冲突加剧,两国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张造成双边关系高度紧张,中国外交部提醒中菲关系处于“十字路口”。越南外交部副发言人阮德晟(Nguyen Duc Thang)28日在重申越南南海领土主张时对近期南海局势表示担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尽快落实南海共同行为宣言(DOC),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中国跟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南海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主权争议。 泰国7HD在线新闻援引《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预定于4月10日出访美国,双方将以“全球伙伴关系”发表声明,内容涉及在人工智能(AI)以及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该报道并未引述消息来源。 据称,日本和美国可能会与英伟达、英国半导体Arm、亚马逊达成共建人工智能研发框架的合作。美国正致力于阻止全球晶片供应商向中国供应晶片,试图阻止中国将高科技晶片运用于提高军事能力。 美国星期五(29日)宣布修订对华AI晶片出口限制,新措施将于4月4日生效。 日美领导人预定于4月10日在华盛顿见面,这是自2015年安倍晋三(Shinzo Abe)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作为国宾访问美国。有媒体透露,美日拟加强军事合作,或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用以强化日美军事合作与指挥,共同应对来自中国和北朝鲜的安全威胁。此事将在年底日美防长、外长“二加二”会谈前敲定细节。消息称,中国针对台湾的强硬态度以及北朝鲜不断发展导弹和核武器,促使日美加强防务关系。 消息还称,日本拟在2025年3月以前建立一个能够统一协调指挥的陆、海和空联合司令部,并期待与美军开展密切合作。分析认为,日本宪法规定禁止国家发动战争,日本因此致力于协助美国印太司令部提高协调与军事应对能力,以稳定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 一部分观察人士对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合作后权限难以分割表示担忧。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不久前在东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欢迎日本提升防卫能力。 据悉,日相此行还将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举行三边会谈,讨论关于亚洲安全的话题。当前中菲海上冲突愈演愈烈,继此前扬言“寸土不让”后,小马科斯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绝不屈服”并且承诺将在遭到“危险袭击”后采取反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访问菲律宾期间也表示,美菲盟友关系“坚如铁甲”,重申美国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美菲双方1951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布林肯强调,相关海上航线对菲律宾的安全与经济至关重要,同时关系到美国乃至全球对于该地区的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回应布林肯的表态称,美国无权介入中菲海上冲突。 消息盛传2024年度菲美 “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将以更大规模登场之际,有消息披露,美国、日本和菲律宾正筹备在南海地区展开联合巡逻。美国正拟推动日本成为英美澳三方安全关系(AUKUS)的合作伙伴。

Duration:00:05:3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缅甸和平希望渺茫

3/24/2024
缅甸战局持续动荡,各方预料随着旱季来临以及军政府实施征兵令,缅甸内部的战争局势将会进一步升级,而随之而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地缘政治动荡更值得密切关注。泰国媒体悲观地认为,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使得缅甸实现和平谈判的机会愈发渺茫。 综合泰国媒体报道,自 2021 年缅甸军人夺权以来,缅甸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战斗已经演变成一场全国性内战,目前不断恶化的混乱局势波及周边的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除了遭到炸弹落入边境的安全困扰,内战升级所造成的难民潮更将给边境带来一场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据联合国资料统计,缅甸已有超过 270 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其中 80 万人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无家可归,该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可能会以惊人的速度恶化。 最近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泰国总理塞塔(Srettha Thavisin)对外透露,跟缅甸签有 东盟同意让泰国在解决缅甸危机的进程中发挥带头作用。这一表态随即遭到当地媒体求证,比如如何在泰缅边境达府湄索县设立“人道主义走廊”,怎样克服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的边境复杂因素等。自称“推销员”的塞塔强调了泰国对外国投资的开放态度,旨在提振国家经济,并未阐述泰国帮助协调解决邻国“热战”和该地区危机的外交愿景。 泰国军方消息称,泰国第三军区已与克伦民族联盟(KNU)负责人进行协调。将通过湄索县第二泰缅友谊大桥向距泰国边境约98公里的缅甸克伦邦一侧运送第一轮援助物资,援助那些遭遇战火而不得不逃离家园的难民。有泰国学者指出,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角色至关重要。亚洲开发银行(ADB)可运用在东南亚地区主导开发经济走廊的优势分担援助缅甸难民的责任。 面对迫在眉睫的区域安全挑战。泰国媒体观察缅甸周边国家各自采取了封堵边境关卡的应对措施。分析称,由于缅甸局势动荡严重冲击到中国的缅甸战略布局,因此努力寻求停火的另一股力量来自中国。自去年底缅北“三兄弟联盟”在掸邦和若开邦发动“1027行动”以来,该联盟始终面临中国关于停火的施压。今年1月各方在昆明会谈后达成停火协议,然而休战仅限于与中国接壤的缅甸掸邦。 在缅甸政府军丧失优势的情况下,大部分战斗仍在继续。尤其缅甸西部若开邦依旧没有和平可言。三兄弟联盟的若开军(AA)坚称占领该地区的军事目标不变,同时联手前政府力量人民防卫军(PDF)和克钦独立军(KIA)跟政府军激战。可以说,若开邦反叛武装力量甚至没有兴趣讨论关于若开邦的停火协议。 尽管中国希望促成停火,重振中缅边境贸易,但却无法迫使缅甸内部各方达成协议。据报道,缅甸政府要求北方联军从边境贸易路线撤出,但遭到拒绝。在中方敦促下,新一轮谈判将于今年5月进行。 关于印度对缅甸的态度,泰国学者苏帕威(Supawit Kaewkunok)撰文追溯印缅关系称,印度学界有人持一种观点认为缅甸因共享喜马拉雅山脉和孟加拉湾而应归类为南亚国家。而历史上缅甸在沦为英国殖民地期间一度被并入了“英属印度”的领土范围,因此在印度实行联邦制以后,曾经于1947年提出将缅甸拉入印度联邦的构想,但遭到缅甸拒绝。 而印度与缅甸接壤地带是一条俗称“鸡脖子”的西里古里走廊(Siliguri),该地区活跃着许多与缅甸方面有亲属关系和种族联系的武装分离团体,新德里认为直接威胁到印度的军事和安全战略。印度独立70年来始终还在打击分裂组织,因此就内部安全事务而言,缅甸对印度的内部和平与秩序影响至关重要。一些印度安全专家认为,缅甸作为印度的邻国,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中国对缅甸影响力增强,势必会对印度形成封锁。 这种关系对印度的外交和安全战略不利。 冷战结束,全球地缘政治再次发生转变。 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其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向东看”即后来的“向东行动”政策,使改善与缅甸的关系成为增强印度在东南亚影响力的实质性目标,毕竟缅甸是印度进入东南亚的第一道重要陆地屏障。尽管印度并不乐见缅甸与中国关系紧密,但多名印度专家仍然支持莫迪政府跟缅甸各方保持密切接触,希望跟缅甸成为盟友。基于这一理念,号称“全球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对 2021 年的缅甸夺权政变采取了克制态度。而同样有趣的是,中印双方对缅甸军人夺权事件都没有做出批评表态。两国继续与缅甸新政府保持关系。 特别是印度仍然与敏昂莱军政府保持着关系,奉行被视为支持现任政府的实际政策,特别是多次派高级官员参加与缅甸军政府的双边会议。 印度的这些立场被视为对军政府的支持并重申了牢固的双边关系。但印度目前对缅甸的政策并无意以任何方式承认缅甸军政府。 尽管这种外交操作在学术上存在很多争议,但实际上这是印度现实看待国际政治的策略。归根结底就是维护印度自身的国家利益。 另据泰国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月21日至22日对喜马拉雅山小国不丹进行国事访问。莫迪上次访问不丹是2019年。印度总理办公室声明称,印度和不丹之间有高层定期互访的传统。据悉,新德里政府在邻里优先政策(Neighborhood First Policy)下承诺将对不丹的5年持续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援助,合作领域包括公路铁路联通、能源与水电合作、旅游与金融投资等。 莫迪此行是对不丹首相托杰(Tshering Tobgay)几天前访问印度的回访。托杰今年1月再次赢得选举并出任首相。他上任后首选印度进行访问。印度媒体评论,新德里政府承认不丹是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国之一,在地缘安全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印度与不丹已经达成战略安全伙伴关系。 印度和不丹都与中国存在长期的边界争端。不丹与中国迄今未建立外交关系,但双方经贸往来呈现发展势头。两国于去年10月签署了联合勘界解决边界争议的合作协议。近年来,北京推动“一带一路”发展项目,不断与周边国家达成贸易和基础设施协议。根据印媒报道,有卫星图像表明中国在不丹北部边境地区实施了未被允许的基建项目。分析指出,时值印度在马尔代夫新任领导人的要求下被迫撤军,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政府与北京正加强合作,凸显印度与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争夺战日益激烈,这一地区国家未来在处理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上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值得观察的是,继印度和不丹领导人互访会谈后,不丹政府是否会继续就解决与中国的边界问题跟北京保持对话与谈判?

Duration:00:05:3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美菲日筹备三边峰会 料聚焦南海

3/17/2024
中美竞争升级导致南海领土争端日益尖锐,美国邀请日本、菲律宾领导人下月举行首轮美菲日三边峰会,同时加快跟日本、印度等地区大国之间的合作,旨在从安全与经济方面深化印太战略、加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近期东南亚媒体关注印度全国大选确定于今年4月19日开始投票。根据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此前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近80%的印度人支持现任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评论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全国大选。不出意外的话,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和现年73岁的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将实现第三次蝉联。这意味印度具有“议题结盟”色彩的“不结盟外交”策略将持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消息称,作为莫迪国际外交战略最佳代言人的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将于3月23日至27日对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本月初,苏杰生访问日本期间也跟日本外相上川阳子(Yoko Kamikawa)确认为了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除了强化东京和新德里之间的安全与经济合作,双方还同意寻找将合作领域扩展到太空和网络安全的可能性,以此应对中国在这一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印度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成员之一。在中国强势崛起的情况下,日本和印度迅速加强了双边关系,包括加强国防合作、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泰国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本周率领贸易代表团分别于3月11-12日和3月13-14日先后访问菲律宾和泰国。行程期间透露出美国或将进一步收紧对中国获取先进晶片技术的限制。此前关于美国考虑对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实施制裁的消息,一度在东南亚地区引发“华盛顿拟将启动第二轮美中贸易战”的讨论。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5月在东京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构架(IPEF),计划分别针对贸易、供应链、清洁能源和公平经济加强跟印太地区的联系。其中关于供应链的协议已于今年2月24日生效,华盛顿正致力于联合印太经济构架中的14个成员国加以落实。 根据泰国总理府透露,3月14日,泰国总理塞塔(Srettha Thavisin)跟雷蒙多举行会谈,双方决定成立泰美联合工作组,在多方面开展泰美经济合作的前提下,负责经济谈判与吸引半导体投资事宜。 雷蒙多并没有透露新制裁措施的具体内容。她表示,所有印太经济合作框架(IPEF)成员国将会受益于美国分散半导体生产供应链风险,美国公司已准备好对泰国加速投资,致力于为该地区国家提供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之外的另一种选择。美国商务部长还表示要帮助菲律宾把半导体工厂增加一倍,以降低全球晶片供应链过于集中的问题。 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拨款527亿美元用于美国半导体制造、研发。雷蒙多周一(3月11日)在马尼拉对媒体表示,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将美国的晶片和AI技术用于军事发展。 泰国暹罗商业银行2023年报告指出,泰国半导体产业此前已获得美国、日本、韩国和荷兰公司在泰国的投资,大多数侧重晶片后端制造流程(back-end),但全球制造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从而吸引半导体生产再次向东南亚转移,这给泰国提供了拥有中游和上游技术的大型半导体制造公司投资的机会。 时值中国与菲律宾之间海上领土争端升级,双方围绕黄岩岛和南海相关海域的敌对性冲突不断。越南媒体透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Yoko Kamikawa)将于下周访问菲律宾。美日外长将与菲律宾就加强防务和经济关系举行三方部长级会谈,预计讨论话题将聚焦在如何应对日益紧张的南中国海局势。 菲律宾媒体报道称,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将在下周二(19日)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商讨合作和安全课题。布林肯次日将参加菲美日三边部长级会议,讨论日后如何加强马尼拉、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防务合作。小马可斯将于今年4月11-13日访问美国,应邀出席美国、日本、菲律宾领导人共同举行的首轮美菲日三边峰会。 据了解,美国与菲律宾是超逾半个世纪的安全联盟伙伴,该联盟以 1951 年《共同防御条约》和 1998 年《访问部队协议》为基础,每年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公开展示武力。 菲律宾媒体透露,因考虑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日益增强的海上作用,菲美日三国建立了高级安全合作框架,相关官员正在讨论促进防务合作的方法。消息称,菲律宾和日本正在就互惠准入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将允许两国军队举行大规模训练演习。 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本周访问菲律宾期间还和军方领导人讨论了关于加强多边合作的机会、海上安全倡议以及即将举行的“肩并肩”演习。届时法国和澳大利亚海军将会参演这次联合军事演练。 东南亚媒体报道,2024年度的菲美 “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将以更大规模登场,泰媒观察意见认为,马尼拉、华盛顿和东京之间还有可能确认军演外的安全合作。原因是美国希望借此深耕印太战略并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菲律宾急于拉拢东盟以外盟友以支持其南海主张;日本的目标是通过加强与美国和菲律宾的盟友关系,进一步增强在本地区的武力威慑和反应能力。 另据泰媒消息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下月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安排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并于4月10日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评论称推动三边合作是对中国在南海日益咄咄逼人态势的回应。菲律宾和日本都与中国存在海上争端,其中涉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重要的战略航道。 日本领导人11日与到访的文莱王储比拉会谈时提及应关注在东海和南海加强活动的中国,呼吁携手维持并强化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 今年2月初在新德里举行的“瑞辛纳对话” (Raisina Dialogue)会议期间召开的一场座谈会上还围绕中国在台湾海峡的兵力运用(The Strategic Poser: Dragon's Manoeuver in the Taiwan Strait)讨论了中国武力攻台的可能性。

Duration:00:05:3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亚洲安全忧虑:印中关系-缅甸危机

3/10/2024
近日印度决定从马尔代夫撤军,同时在具有争议的中印边境地带采取增兵行动,这引起中国外交部发出不利于边境和平与安宁的呼吁。中印两国关系变得愈发复杂之际,缅甸内部的人道主义危机也给东南亚地区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和困扰。 越南官方媒体报道,印度已向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增派约1万名士兵,此举可能使两国关系变得复杂。北京对印度增兵边境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加强军力部署不利于中印为缓和边境局势所作的努力,不利于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也不符合双方共同缓和边境紧张局势的共识。此前国际和印度媒体报道称,上个月中印双方刚刚在第21轮军长级会谈后同意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对话。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随着中国在马尔代夫站稳脚跟,印度决定今天(3月10日)起从马尔代夫第一批撤军。大约80名印度官兵将于3月15日前分阶段撤出。这是在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 (Mohamed Muizzu) 设定5月最后期限前采取的最新行动。马尔代夫作为印度洋岛国之一,具有被印度视为“自家后院”的重要战略位置,长期以来在印度影响下发挥着监视印度洋地区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几个月,印度和马尔代夫两国关系恶化,部分原因缘自被认为走“亲中反印”路线的穆伊祖对新德里发表强烈言论。而马尔代夫民间“让印度滚出去”的舆论发酵也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印度人发起了抵制。 另一方面,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今年初对北京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已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多年来,中国向马尔代夫提供了超过1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用于支持经济和基础设施发展。本周稍早些时候,马尔代夫国防部称与中国签署“接受军事援助”的协议, 中国承诺将无偿提供武器,包括训练马尔代夫安全部队。西澳大利亚大学 (UWA) 政治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希尔 (Azim Zahir)分析称:马中两国签署防务协议并接受军事援助是以往前所未有的事情。马尔代夫各方对共同发展经济的理念予以支持,但谁也没想到会发展到这一步。”不过,北京政府否认这一说法,重申了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中国希望扩大其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影响力,使之与中东相连接。 外界评论指出,随着印度和中国两大亚洲超级大国争夺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后期美国同样基于“印太战略”而对这一地区予以重视并且考虑在多国设立大使馆。日益激烈的大国角力让马尔代夫、塞舌尔等印度洋岛国在外交上表现出摇摆不定。马尔代夫在上届政府萨利赫总统(Ibrahim Mohamed Solih)领导下则奉行“印度优先”的方针。不过现任总统穆伊祖的反印立场也让马尔代夫不少民众感到担忧,由于地理位置相近,马尔代夫依赖从印度进口饮用水、医疗用品和建筑材料等。在新冠疫情(COVID-19)爆发后,马尔代夫也是接待印度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今年2月,一艘中国科考船停靠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尽管官方称这是一次轮换人员和补充物资的停留。但许多印度专家仍持怀疑态度,担心这可能是为中国军方收集数据以供日后水下行动使用的军事任务。 与此同时,印度还准备在西南部海岸、马尔代夫以北的拉克沙群岛开设新的海军基地。理由是加强阿拉伯海西部地区的海盗和毒品打击行动。 另据泰国在线经理传媒透露,印度曼尼普尔邦(Manipur)首长上周证实开始驱逐第一批偷越边境躲避2021 年政变骚乱的缅甸人。他在X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画面显示一些缅甸难民被从货车中带出并进入机场。目前还没有关于被驱逐者的具体人数和细节。印度地方官员表示,新德里并非《联合国难民公约》缔约国,没有相关法律履行保护难民权利的责任。但印方此前已经系统性地为逃离缅甸危机的人们提供了庇护所和人道援助。 今年2月8日,印度内政部长沙阿 (Amit Shah) 表示,新德里政府已决定废除缅甸沿线的人员自由流动制度(FMR)。基于新德里战略性融入亚太地区的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自2018年起,印度实施与缅甸之间的“自由流动制度”,允许一国边境地区居民无需签证即可在另一国境内自由旅行最远16公里。在宣布这一自由过境政策不再生效的同时,印度当局还在与缅甸接壤长达 1,643 公里的边境沿线安装防护栏。此前印度也在与孟加拉国的边界上筑起围栏。 自 2021 年缅甸军人夺权以来,数千名平民和数百名士兵逃往印度各邦,分别进入有种族或亲戚关系的社区。印度曼尼普尔邦自2023年5月爆发种族冲突以来局势持续动荡,社区之间的群体暴力已造成逾200 人丧生。为了避免印度东北地区原本存在的社区紧张局势进一步蔓延,印度政府针对遏制非法武器、毒品和黄金走私以及涉嫌叛乱组织的人口流动推出了上述举措。 分析指出,虽然此番印度管控边境自由措施跟印度融入亚太的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有所违背,但是因种族冲突引发的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新德里的担忧,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可能为此面临不信任议案。时下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在寻求第三次连任,去年底执政党在关键选区投票中保持领先,这表明弘扬印度民族主义的莫迪上台执政十年后仍然受到人民欢迎,外界认为2024年大选无疑将成为近三十年来最无悬念的印度大选。 随着东南亚国家缅甸的安全局势持续恶化,负面效应不断外溢。这个国家自2021 年政变后一直处于紧急状态,缅甸内部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给临近的中国、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周边国家带来人口流动的安全困扰。尤其在缅甸军政府今年2月宣布执行强制征兵令后,大量缅甸人设法出国逃避兵役。泰国前国安顾问、朱拉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巴尼坦(Panitan Wattanayagorn)分析最新形势指出,每年旱季战斗都很激烈,预计今年会更加激烈。2024年4月宋干节或缅甸新年假期后,缅甸当局将开始实施征兵工作,新兵加入后预料缅甸境内的武装冲突将进一步升级,可能迫使多达1万名缅甸人逃往泰国寻求庇护。 专家呼吁泰国内政部和军方加快协调,在靠近泰缅边境达府的湄索镇(Mae Sot)建立安全区或人道主义走廊。同时敦促泰国外交部尽快跟东盟同僚协商设立人道主义资金援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缅甸人口为5500万。缅甸军方目标是一年内招募6万名士兵,目前政府军总兵力在20万至30万之间,每批征兵人数约为5000人。政府强制性征兵给缅甸普通家庭造成了莫大的焦虑。 目前有迹象表明,一些拥有足够经济能力的缅甸人群体在泰国购买公寓并送孩子在泰国留学,一部分商人选择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普通老百姓则通过偷渡出国并充当非法劳工。泰国前国安顾问担忧泰国帮助照顾逃亡者或将招致缅甸政府的抗议,从而影响泰国与缅甸之间的国际关系。本月初泰国反对党前进党(Move Forward Party) 围绕缅甸政变3年后的政治局势举行研讨会。由于针对缅甸局势发表讲话的发言人来自缅甸影子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的高级官员以及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没有缅甸军政府代表出席,这引起敏昂莱当局致函泰国议会并且提出强烈抗议。

Duration:00:05:4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地缘政治令东盟面临挑战

3/3/2024
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波及世界各地,东南亚国家不仅在充满火药味的大国竞争中力求保持政治、经济的稳定,同时也为缅甸危机、南海争端的紧张情势升级而抱以担忧。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缅甸当局宣布“人民兵役法” (People's Military Service Law)于2024年2月10日正式生效,政府征召全国18-35岁男性和18-27岁女性参军服役。这一命令促使泰国驻缅甸领事馆申请签证的人数骤增。泰国著名专栏作家素提猜(Suthichai yoon)近日以“缅甸坏消息促使整个东盟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的标题撰文,文中援引军事专家分析意见指出,招募士兵困难、无法增援后备力量一直是缅甸陆军领导层决定采取防御性而非主动性态度的重要原因。一旦当局落实征兵法,这意味着缅甸军政府已经接受了落败的现状。换句话说就是军队首脑敏昂莱(Min Aung Hlaing)认可缅甸人民自相残杀,从而不惜尽一切努力寻求延长掌权的可能性。征兵令宣布后在缅甸引起恐慌,人们发现这导致产生大规模腐败行为,军方官员趁机向富裕家庭收受贿赂,帮助他们的孩子免服兵役,中产阶级家庭变卖资产将孩子送到国外以寻求规避征兵法,在资本和劳动力大量跨境流向国外的同时,各方担心另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缅甸国内暴力加剧。新一轮征兵意味着将会发生更多的战斗,可预见的是缅军将发起猛烈反击,而且暴力程度将超过以往。眼下显而易见的是,缅甸反对派拥有越来越多无人机之类的先进军事装备,这对政府军构成重大威胁。反对派民族团结政府(NUG)去年8月宣布,已向全国各地的反对派武装组织提供了至少400架无人机,用于袭击和轰炸政府军。民族团结政府谴责征兵令是“非法的”并且呼吁公众 “无需遵守。” 缅甸反对派强调军政府没有合法性,并且正面临全面性溃败。 缅甸政府军夺权后持续宣布紧急状态,过往承诺的民主选举一再延后,有消息称缅甸当局正在讨论“举行多党选举”,但并无具体细节。泰国安全官员分析认为,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反对派实施串联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策略明显奏效,这导致敏昂莱的军人政权陷入“不义”的孤立境地并且逐渐丧失掌控全局的能力。眼下缅甸政府军与反对派僵持不下的局面,获许可依赖外部力量斡旋开展和谈,以便寻求缓和局面。然而围绕主持和谈的话题则再度涉及中美大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角逐。如果缅甸战事加剧,势必对地区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缅甸陆军将领声称征兵是国内事务。东盟难以就此向缅甸军政府施压,原因是许多国家都有征兵法。东盟始终坚守5点共识。这是东盟9个成员国领导人和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于2021年4月达成的和平计划。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UN OCHA)早些时候发布报告透露,这是一场全国性战争。自2021 年 2 月军事接管后造成近 240 万人背井离乡,迄今仍有近 270 万缅甸人流离失所。流入邻国的难民出现增加趋势,随即带来边境安全不稳定和侵犯人权等问题。目前缅甸各地持续爆发激烈冲突。继缅北地区去年10月27日三兄弟联盟(果敢、若开、德昂)发起军事攻势后,在中国的介入下,掸邦北部仍维持停火状态,这使得大多数在 2023 年底流离失所的人得以返回家园。但是缅甸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冲突局势仍在持续,而位于西海岸的若开邦最新局势持续恶化,给人道主义援助工作造成障碍。 近期马来西亚货币令吉跌至26年来新低。马币持续走弱可能会对曾经领导马来西亚度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总理安华(Anwar Ibrahim)产生政治影响。安华近日表示,两场金融危机是“不同的故事”。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批评了 “中国威胁论”在全球抬头的趋势,同时承认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中,东盟国家面临着平衡利益的挑战。有人质疑美国是否认为马来西亚与中国走得太近?安华反问为何马来西亚要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不和?表示并不接受对中国的强烈偏见。 安华上台后将促进马来西亚的制造业、能源和工业部门作为优先事项。去年安瓦尔北京之行和海南博鳌会议之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承诺向马来西亚投资约1701亿令吉。目前中国芯片集团已进驻槟城,这里是安华的主要政治基地。安华还大幅修改了马来西亚的 5G 网络计划,为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构建新系统方面发挥比以往更积极的作用铺平了道路。马来西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注于升级半导体价值链。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正在利用企业调整供应链以防范地缘政治风险并且加强其前端晶圆产能。2月27日,安华接见到访的柬埔寨首相洪马内(Hun Manet)时也就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进行了交流。外界盛传年轻的柬埔寨首相正在走访亚洲国家,重塑柬埔寨国家形象,吸引外资以填补逐渐撤离的中国资金。 面对“亲中”的质疑,安华表示东盟普遍认为这场中美冲突中存在着机会,至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泰国都试图利用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关系在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创造适当的平衡”,即保持 “中立”,一方面试图与美国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安华的言论反映了东盟国家的共同问题。 这片拥有7亿人口的土地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中国,尽管它对美国印太战略也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安华透露早先曾经跟美国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Devi Harris)表达了不想被迫选择立场的意愿。希望美国和中国都理解东盟“作为小国必须在复杂的世界中努力生存。”的立场,呼吁华盛顿和北京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尊重。 泰国媒体援引路透社消息人士透露,SpaceX 原计划通过 Starlink 卫星在越南提供互联网服务。 该项目现已暂停。原因受制于越南政府禁止外国公司持电信公司股份超过50%的法规。然而SpaceX 方面决定提供另一个选择,即在越南提供仅用于军事目的的互联网服务。 原因是越南同样需要在南海地区使用互联网。 有消息称,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官员证实,今年4月在菲律宾举行的“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事演习将以更大规模呈现,法国将参加这次军演,演练内容更多关注菲律宾以北靠近台湾地区的海上活动。地处巴士海峡、距离台东不足100公里的战略要塞雅米岛(Mavulis)将被纳入军演范围。 菲律宾是临近台湾的美国盟友,时值两岸正在为金门渔船翻覆酿成2名大陆渔民丧生事件磋商屡屡失败之际,菲律宾是否被卷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引发其他东盟成员国密切关注。菲律宾与中国自去年因黄岩岛(Scarborough Shoal)争议而长期僵持不下。马尼拉近期表示发现中国海军船舰出现在这一海域。越南外交部几天前针对中国海警船驶入万安滩附近而发表捍卫主权声明。据悉声索南海地区主权的国家有菲律宾、越南、中国、 马来西亚、文莱等。分析称中国正采取“常态化”巡逻的战略实现对海上战略航线的控制。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对华立场强硬,日前在澳洲国会矢言寸土不让,坚定捍卫菲律宾的国家主权。自 2022 年年中上任以来,小马科斯为了让菲律宾与美国走得更近,不惜冒着激怒北京的风险与华盛顿签署了新的防务协议,扩增了美军在菲律宾可调动兵力的军事基地。与此同时,菲律宾领导人还积极修复与欧盟的关系。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战争,引起了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变化,同时驱动菲律宾调整与欧盟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小马科斯支持美国提出南海应是自由开放航道的主张,认为保护南海这条全球动脉至关重要。据悉,菲律宾陆军部队本月8日将出动6000兵力展开首次联合兵种演练(Katihan),强化菲律宾总统要求陆军部队由捍卫国内安全转向外部国土防卫的实战能力。 2024年度泰美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于2月26日到3月8日在泰国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的全球30国逾9千官兵参与或观摩了两栖攻击演练,其它内容涵盖网路安全、太空安全、人道救援、救灾医疗等,包括泰美双方共同打捞一艘于2022年失事沉没的“素可泰号”军舰。美方表示,演习重点旨在建立联系,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盟友之间可做出快速反应。

Duration:00:06:0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外界揣测:洪森与他信见面谈些啥?

2/25/2024
泰国前总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获假释后跟柬埔寨前总理洪森亲切互动,外界舆论对两名东南亚政治巨头迫不及待进行交流抱有兴趣,尤其在台湾海峡情势危机升级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纷纷权衡东盟将如何应对大国冲突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综合泰国媒体报道,今年2月18日,他信获假释回到曼谷私宅。2月21日,现已交棒长子的柬埔寨前总理洪森(Hun Sen)前往曼谷探望。随后泰国总理赛塔(Srettha Thavisin)也于23日拜访他信并且共进午餐,透露他信身体虚弱,但仍关心国家经济问题。赛塔始终被质疑是他信的傀儡,赛塔对此多次予以否认。 泰国司法部缓刑局官员周五表示,司法部门并不禁止他信担任董事会成员或政治顾问等职务。这意味他信有机会公开扮演政治角色。为泰党方面表示,赛塔与他信的会面可视为一个恢复经济繁荣的好兆头。他信的幺女贝东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现担任执政党为泰党的党魁。 泰国国家发展行政研究所(NIDA)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0.38%的受访者认为他信将会扮演为泰党顾问的角色;占14.43% 的意见表示,泰国似乎将出现两位总理;更有趣的是,认为泰国政治权力中心“仍在总理府”和“移至他信宅邸(Ban Chan Song La)”的民众意见比例相当接近。 泰国前总理他信2006年因遭军人政变而流亡海外,此后扶持的多个政府均因军人政变而落幕,他信胞妹英拉 (Yingluck Shinawatra) 迄今仍在国外流亡。然而他信家族凭借在泰国民间和政商界的强大影响力,不断与泰国军方等政治势力进行斡旋,他信本人于去年 8月返回泰国,在医院接受入狱8年的审判,不久后获泰国王特赦,减刑仅剩1年。 洪森与他信这两名东南亚国家政治巨头的会面,让外界充满疑惑。见诸媒体的字眼是“或有助加强泰柬双边关系”以及双方在泰海湾产生重叠的海洋利益。另有分析称具有丰富国际外交经验的他信可能会给泰国未来的国际政策带来改变。根据媒体评论,东盟由于开放的贸易政策而能够与世界接轨,加上地理位置有利于国际贸易和运输往来,东南亚同时也是连接各国安全谈判的战略地区。美国因面临中国在这一地区日益扩大影响力的挑战,因此对东盟予以重视。根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2024年2月9日发布简报,其中自称美国是一个印太(Indo-Pacific)国家。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印太地区是美国未来安全与繁荣的一个重要驱动力。美国将在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FIOP);与印太区域内外建立联系;通过优化投资与强化供应链等手段推动地区繁荣;联合共同价值观的盟友促进地区稳定;增强抵御21世纪跨国威胁的能力等方面付出更大努力。 另悉,印度与菲律宾将于3月5日在马尼拉举办首届高科技峰会,大约将有57家印度厂商赴会,就农业、医疗和金融方面探索菲律宾市场的发展潜力。印度驻菲律宾大使库马兰(Shambhu S. Kumaran)透露,印度和菲律宾作为印太地区关系密切的民主伙伴,将共同举办第一届科技高峰会议,主题为“为共享科技时代点燃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促进印菲资讯科技服务商之间的合作。预计双方出席人数约300人。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有意透过此次峰会将印度高科技产品引进农业与卫生领域。 另据英国“皇家联合军事研究所“(RUSI)以及”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近日发布的安全报告指出,美国将敦促欧洲对印太安全做出正式承诺,以强化欧美在这一地区尤其在安全领域采取行动的一致性。其中包括一旦台湾海峡发生”特殊情况“,即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等。报告认为当前欧洲和美国对中国形成的挑战和威胁具有不同的评估。 泰国曼谷商业新闻(bangkokbiznews)25日刊登新闻称,美众院中共问题委员会致信马斯克(Elon Musk),反映称当前在台湾的美军士兵无法使用军事通信卫星新闻网(The Starshield network)。要求马斯克在 3 月 8 日前向该委员会报告其在台湾的业务摘要。信中强调,如果驻台美军无法使用通信卫星网络,则可能意味着 SpaceX 违反了与美国国防部的合同,该合同要求星盾技术可联通世界各地。从 2023 年 9 月开始,美国五角大楼授予 SpaceX StarShield 为期一年的特许权,几个月前星盾技术在乌克兰获得了特许权。 这一消息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自22日至24日对台湾进行访问并与台湾总统蔡英文及其他官员会晤后传出。其中内容提到,如果中共入侵台湾,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国士兵将面临严重威胁。必须确保台湾及其周边地区的美国军事人员拥有强大的通信网络,这符合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最佳利益。”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巨大改变,东南亚媒体普遍认为北京对台湾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日愈增高。泰国经理人传媒网站(mgronline.com)年初分析台湾局势指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发出明确信号,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统一是中国内政,不容外人干预,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纵观2024年日益混乱的全球局势极其符合上述时间条件,无论是乌克兰战争、以色列战争、美国政府 34 万亿美元的债务负担、金砖国家退出美元体系、东西之间冲突的加剧、美国总统选举的不定性,所有因素增加了这一地区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风险。中国或认为必须在大战爆发之前迅速解决台湾问题,以控制该地区的游戏规则。当年日本占领中国的时候,日本利用台湾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基地,预料中国不会让这样的历史重演。无论如何,一旦中国和台湾实现统一,这将是2024年世界上最大的历史事件,未来将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Duration:00:05:3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学者:关注印尼政治未来变化

2/18/2024
印度尼西亚总统选举投票2月14日落下帷幕,来自传统政治精英的搭档组合可望直接当选正副总统。雅加达股市指数大选后连续两天上扬,金融市场对选举结果表示抱有信心,学界则对军人回归是否造成印尼民主倒退抱以担忧。 泰国媒体报道,根据印尼选举委员会公布逾半数选票的结果显示,现年72岁的国防部长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和年仅34岁的吉布兰(Gibran Rakabuming Raka)以压倒性优势从三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避免了举行第二轮决胜局投票的可能性,两人成为即将于今年10月20日出任正副总统的候选人。值得一提的是,吉布兰是第七任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的长子,自2021年起担任中爪哇省梭罗市市长。由于普拉博沃和吉布兰组合在大选前承诺将会延续佐科威政府的执政纲领和国家发展战略,各方认为这有利于印尼政治局势持续稳定地发展。无论如何,参加印尼总统大选的其他候选人则表示仍在等待3月20日以前宣布的官方计票结果。 泰国法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伊斯兰政治研究学者奥拉农教授(Onanong Thippimon)指出,印尼自从独立后走过了从威权向民主的时代性转变步伐,这使得平民阶层的佐科威得以走向政治成功。印尼是能够成功普及并运用民主政治的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之一。如今印尼的民主自由、选举透明度以及公民意见表达是东南亚地区最受赞誉的国家。而新当选的普拉博沃则带有浓厚的政治军人色彩,由于出生于印尼最有影响力的家庭之一。这让他有幸在军界、商界和政坛上一直追寻自己的梦想,而普拉博沃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其本人精通多种语言,包括法语、德语、英语和荷兰语。作为印尼前独裁总统苏哈托(Suharto)的前女婿(传为策略性离婚),普拉博沃曾因被记录人权污点而被美国禁止入境20年。要知道在苏哈托的独裁统治下,军队被认为是维持政治权力的主要工具。虽然后期以来普拉博沃试图改变强悍军人的个人形象,并且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找到与新一代沟通的渠道,但是他本人对民主选举曾经多次表示不满。另一方面,佐科威上台10年期间同样在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经营巩固了自己的政治支持力量,此前为支持吉布兰参选而不惜修改选举法的举动就被国内外民主人士所诟病。 关于印尼新政府执政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国家议程。显而易见的是佐科威政府尚未完成的发展计划。首先是实施迁都项目,由于过度拥挤、污染以及预测认为雅加达将在2050年被海水淹没等问题,佐科威政府决定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加里曼丹,并将新首都命名为“努桑塔拉”(Nusantara)。首都搬迁项目已于2019年正式启动,佐科威曾宣布印尼第79届独立日庆祝活动将在新首都举行。迁都对印尼的发展影响巨大,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爪哇为中心”朝着“以印度尼西亚为中心”转变,预计资本转移也将使生产力更为均匀地扩展到其他地区,而不再像从前那样集中在爪哇岛。 印尼迁都同样是国内外一直予以关注的重要议题。 尽管许多人认为建设一座新城市很困难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但城市重建工作已经启动,印尼政府预计建设和搬迁工作于2045年完成。当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关于迁都所需要耗费大约340亿美元的建设预算,佐科威最初宣布将其列为国家预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国内外投资者共同投资。 其二、如何修改1945年宪法,尤其针对人民协商会议(MPR)的权力以及人民直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的法律规定。印尼曾经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进行了重大宪法改革,此前印尼朝野两派政党领导人一致认为2024年选举后应该就修改宪法问题进行议会辩论。 其三、如何振兴经济。经济复苏是印尼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尽管自2014年佐科威上台以来,印尼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30个最大经济体中排名第五。 佐科威执政期间建造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机场、港口、发电厂、水坝、许多高速公路和铁路,但因受到世界各地爆发冲突、战争危机以及新冠疫情(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而导致经济衰退,在必须保障就业的前提下,印尼如果继续建设新首都的话,必定还需要庞大的预算,振兴经济因此成为新一届领导人的重任。印度尼西亚的目标是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之一。这是全球38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旨在推动全球经济稳健发展的国际组织,但加入成员大约需要4-8年的时间才能通过评估程序,这同样是移交给新一任印尼总统的重要功课。 其四、如何处理好印尼的国际关系。佐科威领导下的印尼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色,这源于佐科威个人谦逊低调、平易近人的个性,不仅使他在国内赢得了人气,也在国际上打响了声誉。根据美国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去年一项“全球领导者认可”调查中,佐科威以 80%的高分成为亚洲地区最受欢迎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其次才是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佐科威对于缅甸军人夺权抑或是俄乌战争等地区与国际冲突问题的立场和表态受到国际认可,尤其印尼在2022年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G20)会议后被誉为中等强国中名列前茅的国家,各国元首会面中还包括了中国和美国等冲突国家领导人的关键性会面。要知道在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保持中立,对东盟国家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印尼领导人佐科威在与双方协调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受到好评,美国总统拜登 (Joe Biden) 虽然缺席去年9月初在雅加达举行的第43届东盟峰会,但在G20国家集团会议上拜登则亲自出席,这是否成为东南亚国家与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预示征兆?东南亚媒体迄今仍在追踪与跟进。 可见,接替佐科威担任印尼新总统的普拉博沃,在接过诸多责任重担的同时还需要创造新的工作以及迎接新的挑战。专家认为,拥有2.7亿人口的印尼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经济体,如何在中等强国道路上持续发展,其政治局势的变化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印尼政治情势发展无论好坏都会对东南亚整体局势产生影响。

Duration:00:05:2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印尼大选将近 南海冲突愈演愈烈

2/11/2024
南海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近期美国出动航母舰队与菲律宾频繁开展联合军事训练。声称拥有南海主权的中国同样调动海空军力展开“例行巡逻”,随着台湾海峡敏感性日益升高,在地区引发南海冲突爆发、美国全球安全控制力受挑战等舆论。全球第三大民主国家印度尼西亚即将迎来总统大选,选举结果对未来包括南海局势在内的地区安全影响同样引发关注。 综合泰国媒体报道,随着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菲律宾和美国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在南中国海域进行了第三次联合巡逻,两国的防务伙伴关系在与中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操作性。美国海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菲律宾和美国周五(2月9日)进行了一场包括海上通讯联通、超前部署在内的“海上合作活动。”据悉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菲美第三次联合举行海上军事训练。几天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军舰以“维护印太地区海空航行自由”为名在南中国海进行联合军事训练。更早时候美国还联合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日本航空自卫队、法国和韩国空军举行了名为“对抗北方2024”(Cope North 2024)的多国空军联合演习,强化在第一岛链与盟友之间的合作并提高震慑力。相关分析认为,目前在俄乌战争、加沙冲突与红海胡塞武装危机的严峻挑战下,美国仍然调集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和里根号三个航母战斗群齐聚亚洲,这个罕见的现象反映出美国对“印太战略”予以重视。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在南中国海执行“海空例行巡逻”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称,军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中国提供历史依据声称对南海大部分地区拥有主权。这与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声索的主权海域产生重叠。菲律宾一度提告海牙仲裁法院取得胜诉。中国对此不予接受,持续强化对南海地区的实际控制。 自去年菲律宾和中国的船只在南海争议水域对峙以来,南海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立场强硬并试图维护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主张。小马科斯透过社交媒体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合作努力强化区域安全,与美国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以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菲律宾军方透露总统已经批准购买第一艘潜艇,旨在强化海上安全能力,保护争议地区的海洋主权。由于采购潜艇数量不止一艘,目前法国、西班牙、韩国和意大利已经表现出了向菲律宾海军提供潜艇的兴趣。不过外界猜测,菲律宾海军购买潜艇可能会让存在争议的南海局势更加紧张。 与此同时, 菲律宾越南也在强化海上安全上进行合作。小马科斯上月底访问越南期间双方签署的安全备忘录涉及“防止南海突发事件”和海警机构的“海上合作”。旨在共同应对南海威胁。菲律宾领导人还强调 “越南是菲律宾在东南亚的唯一战略伙伴”。越南总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对此表示:“国际和地区形势瞬息万变、错综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合作。” 除了安全协议外,小马科斯还跟越南达成了采购大米计划。双方拟在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汽车销售网络上开展合作。 据了解,印尼与菲律宾同样计划在边境巡逻与国防安全方面开展双边合作。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今年1月访问菲律宾期间透露,印尼将与东盟(ASEAN)其他国家合作,尽快与中国协商建立一个关于约束海上行为的框架,以签订《南海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该框架自2002年提出并展开谈判,进展过程缓慢,迄今仍未取得共识。 印度尼西亚总统大选今天(2月11日)进入静默期,三组主要的总统候选人将在2月14日全民投票中展开角逐。印尼选举委员会称,印尼 2.7 亿人口中有超过 2.04 亿人登记投票,作为全球第三大民主国家,凡年满17岁的印尼公民均可投票,2019 年印尼大选投票率为 81%。 当地民调结果显示,现年72岁的现任国防部长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和印尼总统佐科威长子、梭罗市市长吉布兰(Gibran Rakabuming Raka)组成的正副总统候选人组合支持率过半,在第一轮投票中以过半票数当选的可能性极高。印尼民调“政治指标”(Indikator Politik)2月9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则显示,普拉博沃和吉布兰组合以51.8%支持率遥遥领先,阿尼斯和穆海敏以24.1%排第二,甘查尔和马福德的支持率19.6%。 印尼法律规定,倘若参选政党赢得选票无法通过 50%,前两名候选人组合将于今年 6 月 26 日进行第二轮投票角逐。最终选出新一届总统人选。 面对愈演愈烈的南海争端,印尼总统佐科威明确表示东盟选择不代表任何国家或参与大国竞争。如今随着新总统即将浮出水面,印尼新领导人的南海立场值得特别关注。

Duration:00:05:2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国外长:和平是脆弱的

2/4/2024
在当今动荡的全球体系和混乱的国际秩序中,最新一次欧盟-东盟外长会议讨论了关于经贸、绿色能源转型以及日益尖锐的地缘安全议题。尤其东盟已成为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战场,泰国外交部长呼吁区域内与区域间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 泰国媒体2日综合布鲁塞尔消息报道,泰国外交部长班比(Parnpree Bahiddha-nukara)在第24届欧盟-东盟外交部长(AEMM)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对全球和平、稳定、繁荣的发展前景不抱乐观。特意强调乌克兰和中东正在发生的事件提醒人们: 和平是脆弱的,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必须在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建立合作,以实现和平与稳定。 泰国外长提出三个重点发展东盟(ASEAN)- 欧盟(European Union)的战略伙伴关系。首先是促进对话以确定应对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方法。由于地区安全局势受到大国关系不稳定的影响,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因此,美中重新开始对话并努力稳定两国关系为东盟各方所乐见。第二,加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使东盟和欧盟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而共同成长,未来进一步有责任地投资支持现代清洁和可持续能源、交通和数字技术网络,建立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连接和供应链系统,为地区贸易提供更大便利,并为将来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建立互惠互利的东盟-欧盟自由贸易区铺平道路。第三,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具有前瞻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尽最大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避免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对地球和人类造成严重损害。 据报道,本次欧盟-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声明,提及支持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关切北韩的军事扩张、阿富汗的人权问题以及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其中援引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法(UNCLOS)提到南海议题,强调尊重法治、主权、维护海洋安全以及自由航行权的国际规则。中菲关系因南中国海争端而持续紧张,尤其是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上台后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根据马尼拉公报(The Manila Bulletin)透露,更大规模的2024菲美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Balikatan)今年4月将在北吕宋地区举行。这项演习去年以出动官兵17600人,展示大量先进武器创下史上最大规模,并且首次面向南海发射爱国者导弹击沉一艘假象敌舰。另有消息透露,地处巴士海峡的海上战略要塞雅米岛(Mavulis)可能被纳入今年军演的地点之一。这是一个位于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战略岛屿。上月丹麦和芬兰驻菲大使以“了解菲律宾面临的安全隐患和重大挑战。”为名登岛进行访问,从而引发国际关注。针对外界眼里持续紧张的中菲关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周五(2月2日)在新年招待会上表示,两国应以友好协商方式妥善处理海上问题,不应让海上分歧成为两国关系的全部。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副总统莎拉(Sara Duterte)也分别以书面和视频方式祝贺新年。 班比呼吁欧洲支持扩大对缅甸的人道主义援助,促使缅甸各方朝着对话和建设性接触迈出第一步、进而修复缅甸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泰国外长强调对话始终是东盟解决分歧的途径,促进对话是东盟核心地位的重要体现。但对话讨论必须是全面与包容的,以协助建立信任和信心。这是东盟印太展望的核心原则,东盟相信欧盟有一个自由、开放、基于规则、包容的印太愿景(AOIP)。缅甸自从2021年军人夺权后陷入混乱,内部武装冲突导致这个国家朝着分裂的局势发展。东盟成员国多次讨论尝试解决问题,避免缅甸危机进一步干扰地区贸易,甚至波及欧盟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 泰国媒体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撰文谈及缅甸危机指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棋局中,缅甸不可避免地面临沦为“利益攸关者”棋子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的局势演变得愈发复杂。每一场战斗的蔓延,说明反对派势力日益强大,军政府力量正面临严峻挑战。除了支持缅甸反对派的“神秘平衡力量”外,在喜马拉雅边境问题上长期存在冲突的两个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也正以缅甸邻国的角度展现出相互竞争的影响力。尽管北京和新德里都支持敏昂莱(Min Aung Hlaing)的军政府,两国都在努力阻止战斗蔓延殃及两国边境。但是中印双方内心深处都不希望缅甸政权完全落入对方阵营的影响之下。中国公开采取行动保护其经济和战略利益,同时试图与军事独裁政权和反对派团体进行对话。印度呼吁缅甸恢复民主,但在幕后却卷入了缅甸政治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根据一份联合国报告称,自缅甸军政府夺权以来,印度相关机构已向缅甸出口了大量高额的军事用品。仰光杂志《缅甸边境》(Frontier Myanmar)称,缅甸知名国有企业印度石油公司一直在向缅甸军方提供物资。无论各方力量如何竞争与纠缠,现实问题始终未得到缓解,那就是饱受战争蹂躏的缅甸局势仍在持续恶化。

Duration:00:05:4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全球聚焦中美高官曼谷会谈

1/28/2024
过去一周里,德国总统伉俪、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以及中国外交部长相继访问泰国。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多地爆发战争导致多方面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在曼谷举行会谈,延续中美领导人去年会晤时关于保持战略沟通、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的承诺。 泰国新闻报道:泰国总理赛塔(Srettha Thavisin)近日忙于接待到访的国宾。根据外交部日程显示,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及夫人于2024年1月24日至26日期间访问泰国;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于1月25日至27日期间逗留泰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泰国外交部邀请于年1月26日至29日访问泰国。 德国总统伉俪抵泰前对越南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1月25日在泰国受到泰国王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与苏提达王后接见。据了解,泰国与德国长期保持良好关系,外称自1862年暹罗王国和普鲁士王国时期建交,双方在王室、政府和公众层面关系密切,合作涵盖经贸、教育、环境、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各个领域。王室友谊被认为是泰德关系的重要支柱。泰国自千禧年以来政治持续动荡,频繁的军人政变和军人执政导致西方盟友望而却步。 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五(1月26日)礼节性拜会泰国总理兼财政部长塞塔。双方在总理府讨论了关于安全、清洁能源、贸易和缅甸危机等领域的合作。泰国经理人新闻网站(Mgronline)评论称,当前华盛顿正在与北京争夺对美国长期盟友泰国的影响力。 近年来,北京利用外交和经济影响力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与美国形成了竞争。泰国则选择与世界列强保持巧妙的平衡外交关系。 据悉,中泰两国外交部长定于周日(1月28日)签署互免签证协议。在此之前,中国与新加坡互免签证,并决定于今年2月9日(农历除夕)起生效。中国此前还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有效期在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 当地媒体聚焦中美官员在泰国探讨国际地缘政治问题,外界预料中美两国重量级领导人讨论的话题包括了中东、乌克兰、南海以及朝鲜半岛问题。 -​台湾议题 泰国标准新闻网(The Standard)报道,在曼谷举行的新一次会晤中,王毅重申了中方对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立场,中美领导人就关于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泰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巴尼探 (Panitan Wattanayagorn) 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底线”,在任何外交场合表达台湾立场是中国外交的“重头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五表示,王毅将就中美关系、台湾以及其它议题阐述中方立场,并就与美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课题交换意见。美国白宫则表示,美中外长于周五和周六举行了会谈,双方秉持两国领导人去年11月伍德赛德峰会的承诺继续保持战略沟通并且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 王毅与沙利文在曼谷会谈期间,中国派出大批战机飞抵台湾海峡,与中国军舰进行联合战备巡逻。台湾国防部透露,周五有23架包括苏30战机和无人机在内的23架中国战机在台湾周边海域飞行。 台湾今年1月13日刚刚举行总统选举,不亲中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赢得了最多票数。美国在大选后立即派出官方和非官方代表前往台湾,同时还派出约翰·芬恩号驱逐舰(USS John Finn)通过台湾海峡,北京对此感到愤怒。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贴文祝贺赖清德当选台湾总统,引起北京外交抗议。小马科斯随即对菲媒公开表示,致贺只是出于礼貌,菲律宾政府并不支持台湾独立。作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盟友,菲律宾2023年同意美国增加4个军事基地,为美军监视中国在南海和台湾周围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前哨。 新加坡《联合早报》周六报道,王毅会晤沙利文时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声称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台独”,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观察人士指出,新加坡外交部第一时间祝贺赖清德当选台湾总统,北京对此不予置评。 -​红海危机 泰媒体报道,目前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全球航运系统正受到红海紧张局势的影响。许多人担心红海危机可能会蔓延到每天运输石油2100万桶的霍尔木兹海峡(The Strait of Hormuz),从而波及整个中东地区。世界银行担心红海危机将加剧全球经济衰退,尤其在如今利率上升,通货膨胀飙高的时代,红海危机将扼杀全球许多国家复苏经济的努力。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为了应对红海胡塞武装袭击国际运输船只,华盛顿试图让北京利用其跟中东国家良好的关系和影响力与伊朗进行谈判。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中就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共同利益进行了交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三(1月24日)表示“中方正与有关方面保持密切沟通,秉持积极态度减少现有冲突中的暴力。” 此前一天(1月23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John Kirby)表示: 美国希望中国在应对伊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拜登政府希望中国停止对伊朗的军事和财政支持。 因为伊朗是胡塞叛军的支持者。 该组织正在红海袭击运输船只,以回应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袭击。 分析认为,王毅-沙利文过去分别在奥地利和马耳他举行会晤,成功化解了当时中美之间面临的危机,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这次会谈的结果。据称,双方促成两国元首将于中国农历年通电话,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年将再次访问中国的共识。中国官媒报道,中美双方同意共同落实“旧金山愿景”,两国元首保持经常性联系,对双边关系进行战略引领;推进中美各领域各层级交往,用好目前的战略沟通渠道以及外交、两军、经济、金融、商务、气候变化等领域一系列对话磋商机制;继续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开展讨论;近期启动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今年春天举行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机制首次会议;采取进一步措施,扩大两国人文交流。 曼谷商业新闻 (bangkokbiznews) 27日发表署名文章专题为“解读沙利文-王毅曼谷谈话”内容指出,在观察者眼里,台湾在中美关系中的最佳选项应该是维持现状(Status Quo)。但加沙战争和红海危机是新问题,除美国外也涉及中国。近年来,中国努力在中东发挥更大作用,一度成为沙特与伊朗在2022年3月达成和解的斡旋者。华盛顿希望中国继续参与解决加沙战争等全球危机问题。因此,两国代表在曼谷的会晤值得关注。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王毅与沙利文会面的同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访问北朝鲜,于2024年1月26日在平壤同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举行磋商,时值两国今年建交75周年,因此宣布将2024年指定为“中朝友好年”,并启动系列活动。另据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即将访问平壤。北朝鲜积极拉拢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到朝鲜半岛的安全乃至牵动全球稳定局势。

Duration:00:05:3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化解缅甸危机 区域组织恐被削弱

1/21/2024
缅甸局势持续混乱,东盟特使积极推动停火协议。然而随着国际局势日趋复杂,泰国前外交官担心地区机制的作用将在超级大国的政治博弈中被削弱。 泰国媒体援引法新社报道,上周三近 300 名缅甸士兵在遭到武装袭击后越过边境逃往印度。印度军方表示将在收集身份信息完毕后请求新德里国防部批准遣返这些缅甸士兵。 印度媒体报道称,自去年 11 月缅甸爆发战火以来,已有数百名缅甸军人越境进入印度以躲避战斗。缅甸西北与印度接壤,冲突影响波及到靠近印度边境的部分地区。另据缅甸西部若开邦媒体称,若开民族军宣布自周一起占领靠近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边境重镇百力瓦(Paletwa)。若开军是最近在缅北地区夺取战略领土的三兄弟联盟(3BHA)成员,联军于去年 10 月底发动大规模攻势,占据缅北重镇—老街。本月 11 日三兄弟联盟宣布在掸邦停火。中国外交部 1 月 12 日表示,已促成缅甸军方与联盟之间达成停火协议。但该协议显然并不适用于靠近印度边境的地区。 当地缅甸士兵和叛乱分子之间的战斗依然激烈。缅甸军方 2017 年在若开邦发动打击反政府武装的残酷行动,迫使大约 74 万穆斯林罗兴亚人逃入孟加拉国避难。缅甸局势日益恶化,东盟轮值主席老挝承担起化解缅甸政治危机的重任。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老挝国家主席通伦(Thongloun Sisoulith)日前强调:老挝正在努力斡旋推动缅甸各方立即停火和减少暴力。 据透露,老挝委任的东盟缅甸问题特使阿伦科(Alounkeo Kittikhoun)1 月 10 日赴缅甸考察期间不仅跟敏昂莱(Min Aung Hlaing)进行磋商,同时还与来自 7 个民族的代表讨论了关于停火的问题。这是自 2021 年 2 月 1 日缅甸军方从全国民主联盟政府手中夺取政权以来东盟特使和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首次会议。协商停火协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包括:1. 若开解放军 (ALP) 2. 克伦和平委员会 (KNLA-PC) 3. 拉祜民主联盟 (LDU) 4. 保民族解放联盟 (PNLO) 5. 克伦民主军 (DKBA)6. 新孟族代表缔约国 (NMSP) 和 7. 掸邦复兴委员会 (RCSS)。无论如何,2009 年参与签署全国停火协议但此次并未与东盟特使会面的民族武装团体包括钦民族阵线 (CNF) 、缅甸学生民主阵线(ABSDF) 以及自 2021 年政变后一直与缅甸军方作战的克伦民族联盟(KNU)。 泰国媒体报道称,此前各方预期 2024 年老挝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以后,缅甸政治危机将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原因是老挝与缅甸接壤、老挝对缅甸军政府和反军政府团体均采取宽容态度以及更为和解的立场。这跟前任东道主印尼和文莱截然不同。后二者因罗兴亚人问题而对缅甸军政府持严厉批评态度,敏昂莱之前被以东盟的名义禁止参加任何国际外交活动。 由反对政变的活动家和政客组成的缅甸民族团结政府 (NUG) 以及后来成立的人民国防军(PDF) 呼吁跟东盟特使对话。缅甸影子政府获得欧盟的认可,还在美国、英国和韩国设有代表处。该反叛力量目前拥有足以引起缅甸军队恐慌的先进卫星通讯设备以及现代化无人机,包括步枪和手榴弹等。坊间消息称,缅甸反叛武装的军事装备大多数由边境黑市获得,具体数量不得而知。据了解,泰国一方面与缅甸军队保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也不阻挠支持缅甸反对派的供给和 物资通过泰缅边境接壤地带美赛、拉廊等地进行交易。 泰国《先锋报》(The Naewna)专栏作家苏廷(Suthin Wannabowon)分析指出,缅甸危机是一场大国之间的博弈,中国和美国在缅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北京与华盛顿支持与反对缅甸军政府的目标不同。中方旨在特定地点打击跨国犯罪,事后继续允许反对缅军政府的少数民族团体赚钱养活自己。中缅边境附近的少数民族收入主要来自采矿、宝石矿、玉石矿、林业和鸦片和贸易税收,甚至包括设立检查站跨境勒索。 华盛顿则希望在缅甸点燃民主的火种。接受西方支持的缅甸反政府军主要活动地点在曼德勒、仰光等主要城市。缅甸民族团结政府 (NUG) 以及人民国防军 (PDF) 大部分收入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在国外谋生的缅甸人的捐款。印度缅甸边境以及与泰国接壤的克伦邦,属于资源匮乏地区,森林早已消失。评论提醒泰国当局必须谨慎对待缅甸的政治危机,尽最大努力保持“中立与平衡”,事态失控前绝不贸然站在任何一边。此前缅北三兄弟联盟(Three Brotherhood Alliance)的胜利只是 北京打击跨国犯罪的独立事件,其与反对缅甸军政府夺取政权的民运活动以及争取实现民主自由的政治斗争毫无关系。泰国媒体《泰民族报》(The Prachatai)刊登一篇援引缅甸问题专家彼得·莫里斯(PeterMorris)发表在《外交学者杂志》(The Diplomat)的文章标题“为何美国有必要支持缅甸反对派?” 内容称,随着反对派势力的推进,缅甸军事独裁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如果美国提供一点支 持,将有利于打击缅甸军事独裁政权更快垮台,帮助缅甸更快恢复民主。莫里斯认为如果美国支持缅甸反对派,将使美国在跟竞争对手中国的较量中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首先因为缅甸位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战略性十字路口。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这个地区正面临民主衰落。 其次是支持缅甸反对派将保留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在冲突爆发时通过封锁马六甲海峡来拦阻中国,此举同样适用于防止中国对台湾动用武力或其他的军事扩张。夏威夷亚太安全研究中心缅裔美国学者米米·温伯德(Miemie Winn Byrd)同样指出,缅甸是美国最大的“战略盲点”。 缅甸在缅军第三代总司令敏昂莱上台后爆发内战, 2021 年 2 月 1 日从民选的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文职政府手中夺取政权,这种不尊重宪法的做法连缅族人都难以忍受,不得不拿起武器与少数民族并肩作战,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现象。泰国学者兼前外交部长素拉察 (Surachart Bamrungsuk)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指出,当今世界战火纷飞,俄乌战争、以巴冲突、缅甸内战尚未结束,朝鲜半岛、南海争端、台海冲突等许多脆弱的热点地区均位于亚洲。因此可以说,眼前发生在周边的事情与世界舞台息息相关,国际关系紧张势必牵动地区局势紧张,甚至面临因政治思想意识不同而产生的分裂,其结果或将造成区域组织的功能被削弱, 尤其对于东盟而言,东南亚将继续成为超级大国政治博弈的战场。

Duration:00:05:2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政选效应延续战火焦虑

1/16/2024
由于2024年全球多地举行全国大选,“政局动荡”成为了一个热门关键词。上周缅甸军政府与民间武装团体在中国斡旋下同意停火,能否真正奏效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台湾选举结果出炉,北京与台湾之间的海峡两岸关系再度延续各方对战火的焦虑。 泰国媒体报道,在中国斡旋下,缅甸政府军同果敢、德昂、若开等三家缅北民间地方武装组织代表上周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和谈,并达成了正式的停火协议。缅甸政府发言人绍敏通(Zaw Min Tun)证实了这一消息,称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参与了谈判。外界正在观察各方能否真正恪守这份自周四(11日)晚间生效的停火协议。这是中国自去年12月开展斡旋以来举行的第三场谈判。此前缅北盟军占领了与中国进行贸易的重要城市和边境中心,缅甸内部激战导致炮弹落入接壤的中国云南省境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保持缅北停火与和平谈判势头符合缅甸各方利益,有利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评论称,缅北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三兄弟联盟”(Three Brotherhood Alliance)目前已对缅甸军政府构成了自2021年掌权以来的最大威胁。中国方面不希望缅甸内部局面失控,否则将引来西方势力的干预,西方国家随时等待时机对缅甸军政府采取行动。 东南亚国家联盟敦促缅甸尽快落实此前敲定的五点共识。缅甸由2021年失去民主到如今陷入内战,不断恶化的安全形势日益成为地区安全隐患。根据老挝官方消息透露,老挝委任前副外长阿伦科(Alounkeo Kittikhoun)担任缅甸问题特使。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将于1月28日至29日在老挝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举行。缅甸官方媒体报道,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周三在内比都与阿伦科会面。另一方面,缅甸影子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发言人觉佐(Kyaw Zaw)表示,东盟特使应该会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仅仅只与缅军首脑见面。敏昂莱13日跟泰国陆军总司令松伟上将(Songwit Nunpakdee)召开视讯会议,商讨共同解决毒品、雾霾、阻止人口贩卖、网络赌博等问题。他此前表示,缅甸军政府的最终愿景是举行自由公正的民主选举,以便将治理国家的责任移交给在赢得选举的政党。 台湾1月13日大选投票结束后,新加坡外交部向民进党胜选人赖清德致贺函,表示新加坡将在自主的“一个中国政策”基础上继续发展对台友好关系。同时强调支持两岸关系在通过对话、建立互信以及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和平发展。泰国媒体报道,自中国内战结束70多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赢得了战争,迫使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根据“一个中国政策”,北京将台湾视为中国的一个省。 泰国经济与国际关系学者宋猜(Dr.Somchai pakapaswiwat)观察2024台湾选举情况认为,台湾三个主要政党分别代表了三股民众力量的政治诉求,民进党称这是“民主与独裁的抉择”;国民党称这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民众党宣称要走和平务实路线,但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明确提出“台湾独立”或者“和平统一”等涉及台湾主权归属的敏感字眼,反映出台湾政党以及在背后支持的老百姓更愿意保持当前的民主自治现状。尤其大多数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这给北京方面正在推进落实国家统一的共产党当局提出了一大难题。 此次台湾选举结果让过去八年来对北京走强硬路线的民进党得以继续执政。但民进党胜选票数未能过半的事实,说明该党民众支持率趋向下降,这一点给北京实现“和平统一方案”提供了想象空间。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台湾选举后发表讲话声称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One China Policy)。泰国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抱有不同理念的政治阵营针对“一中政策”存在各自解读的概念模糊现象。华盛顿支持的民进党政府将如何在中美博弈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改善当地人民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则是考验台湾领导人智慧的一大课题。 台湾投票结果揭晓后,中国外交部宣称“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东南亚媒体普遍认为此次胜选的台湾民进党领导人赖清德将继续走“亲美”路线,同时并没有准备与北京妥协或者缓和关系的政策,这引发地区人们对战争的恐惧。泰媒援引截止去年底的台湾民意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将中国视为威胁。而乌克兰战争给世界提出一个警示,即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入侵台湾。 此前东南亚社交网站舆论普遍认为,如果台湾选举结果以不符合北京利益的方式出现。这可能会增加中国准备进攻台湾的可能性。针对当前沸沸扬扬的“武统”或“台海战争”舆论,学者认为此次台湾选举结果改变不了北京与台湾的两岸关系格局,双方在未来的关系发展势头不令人乐观,但至关重要的因素仍在于美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美国不断强化印太战略布局,“国防预算比例增高”是所有台湾政党主张执政方案中的共同点。这意味着未来的台海局势充满了引爆冲突的不安定因素,其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变数是即将在今年内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

Duration:00:05:2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学者:关注南亚地区政治局势

1/7/2024
最近,穆斯林人口居多的孟加拉国7日在争议声中举行全国大选,牵涉中印边界争议的不丹9日即将选出新国会,缅甸军政府宣布缅北重镇被叛军占领。分析人士指出:南亚地区国家的政治局势充满了不安定因素。 泰国电视媒体(pptvhd36)报道,孟加拉国周日(7日)正在举行一场没有反对派参与的全国大选。主要反对党民族主义党(BNP)呼吁全国罢工抵制这次投票选举。由于选举前夕各地不断传出暴力、纵火、事故伤亡事件。投票日当天,政府严阵以待,动用大约80万军警在各地投票站维持秩序。人们普遍猜测选举结果没有任何悬念,现任总理谢赫·哈西娜 (Sheikh Hasina) 将通过此次投票连续第四次获胜并且连任总理。 孟加拉国执政党人民联盟(AL)此前拒绝反对派提出由看守政府秉持中立并监督选举的提议,导致反对派在全国掀起抵制选举运动。现年77岁的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常委阿卜杜勒·莫延汗(Abdul Moyeen Khan)上月在丧失参选资格后返回首都达卡,他透露由于遭到当局政治迫害,反对派被提控罪名多达300多项,主要领导人分别选择政治流亡。自去年10月孟加拉国反对派号召举行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后,已有大约25000人遭到拘捕或监禁,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搜捕,这令近千万名民族主义党成员陷入了恐慌。孟加拉国警方对此进行澄清表示,警方抓捕对象是涉嫌破坏国家安全的非法人员,并非针对反对派进行政治迫害, 资料显示,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孟加拉国选民大约有1.2亿,本次投票将选出299位国家议员组成第12届国民议会。媒体街访发现人民投票意愿普遍消极,部分民众并不打算出门投票,但绝大多数人期盼新政府上台能够解决当前因高通货膨胀而带来的生存危机。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ISAS)研究员阿米特·兰詹(Dr Amit Ranjan)观察指出,由于出现了排斥选举、抵制政府的行动和舆论,孟加拉国当局动用维持选举秩序的规模也堪称“前所未有”。事实上“民主”的实质并非只是一场投票选举,而应是政治人士有意愿倾听不同的声音。当前孟加拉国执政者极力排斥反对派,只能说明一件事,即当权者只是为了巩固政权罢了。 媒体评论称,孟加拉国全国选举长期以来一直是暴力、抗议和操纵结果指控的冲突爆发点,过去还有发生军事政变和暗杀的记录。此次全国大选堪称两个女人之间的争锋。反对派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主席卡莉达·齐亚(Khaleda Zia)自1981 年丈夫遇刺后接管了该党的领导权,1983年当选孟加拉国第一位女总理,成为继巴基斯坦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之后穆斯林人口占多数国家的第二位女总理。该党在孟加拉国议会选举史上保持了最大反对党记录。除了跟政治对手人民联盟轮流上台执政外,双方一度有过政治合作。而现任总理哈西娜于 1996 年至 2001 年担任总理,并于 2009 年再次当选。哈西娜执政15年期间因提振孟加拉国经济,打造出价值4160亿美元的世界服装中心而受到民众支持,同时也因接纳数以十万计的罗兴亚人而受到联合国表彰。但自从俄乌战争爆发 后,孟加拉国受到能源涨价的影响,政府采购高价原油导致国家美元储备下降,生活物资高涨。孟加拉国政府因此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45亿美元经济援助,用于政府收支平衡和预算支持。无论此次选举结果如何,摆脱当前日益恶化的经济困境无疑仍将是考验孟加拉国新一届政府的重大课题。据透露,孟加拉国政府计划尝试于2026年从目前最不发达国家过渡成为发展中国家。此前,孟加拉国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上接受来自美国、印度、中国和日本的援助与支持。孟加拉国加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计划,双边贸易在过去12年成长了58%,目前双边贸易额达到250亿美元。2022年,中国成为孟加拉国最重要的外来投资国之一,投资近1.87亿美元。随着中国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力显著增强,该国反对党也针对“外国势力”渗透国家选举提出质疑。 随着近年来中美竞争愈发激烈,以“穆斯林温和派”人口大国形象示人的孟加拉国在国际地缘安全和亚洲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备受重视。2023年4月,孟加拉国与日本由“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印度媒体对此次孟加拉国选举予以特别重视,印度斯坦时报(The Hindustantimes)评论文章坦言在印度的帮助下,孟加拉国于1971年12月从巴基斯坦获得独立,并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印度新德里政府支持孟加拉国现任总理连任。孟加拉国允许印度使用其四个港口将货物从印度的一个邦运输到另一个邦。孟加拉国与印度三边接壤,1971 年独立战争后,大量孟加拉国移民迁移到印度东北部邦,如阿萨姆邦、米佐拉姆邦和西孟加拉邦。 半个世纪以来,印度和孟加拉国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经济观点。如今维持两国关系对于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安全至关重要。早在孟加拉国 2024 年大选临近前夕,新德里已经巧妙地表达了对现政权的支持。 泰国媒体分析孟加拉国安全形势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该国的极端主义穆斯林暴力团体伺机引发暴力事件,多数以攻击平民和外国人为目的企图制造动乱局势。贫富悬殊等社会不公平问题,加上恶劣的公共卫生条件以及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就业环境仍然是影响孟加拉国形象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将会打击外国投资者和劳动力的信心,进一步伤害到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与此同时,孟加拉邻国缅甸局势同样不乐观,地处中缅边境的缅北地区近期局势紧张。中国副外长孙卫东周四(1月4日)起访问缅甸三天,表示将为缅北和平进程提供支持。周五,缅甸北部反叛组织“三兄弟联盟”(Three Brotherhood Alliance)宣布控制缅北重镇--果敢老街(Laukkai),缅甸政府发言人绍敏通(Zaw Min Tun)次日证实这一消息。针对这一事件,泰国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标志着缅甸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的讯号。

Duration:00:05:2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2024东盟增强韧性应对挑战

12/31/2023
新年来临,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仍然令人担忧。东南亚国家老挝接任2024年东盟轮值主席,提出增强互联互通和韧性来应对这一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学者观察指出,2024年全球多个国家即将进入选举季节,民主力量能否保持强劲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老挝接任202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日前宣布年度主题是“东盟:增强互联互通和韧性”,旨在应对东盟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别采用蓝、白、红、黄四色标志,象征经济和金融环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分析指出,除了并不乐观的经济与金融环境外,东盟领导人还将面临化解缅甸危机、制订南海行为准则、解决区域经济及跨国犯罪等问题的考研。 2023年东盟强调“东盟中心-繁荣增长”理念,重点关注深化东盟内部合作与发展,打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围绕东盟长期愿景增强应对挑战的韧性,使东盟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带动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时任轮值主席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在第43届东盟峰会期间多次提及“未来的挑战”,他在讲话时称:“未来的挑战越来越大,这会引发大国争夺影响力的竞争。” 佐科威也表示,东盟国家已同意不做任何大国的代理人,并与所有人合作以实现和平与繁荣。这表明在大国争夺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激烈竞争中,东南亚国家将不会选边站队。 2024年亚洲地区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将举行全国大选,相关国家在原有政体的巩固或被更替之间充满了不确定发展因素。东南亚媒体较为关注的是足以牵动整个地区安全形势的美国大选以及当前实施民主自治的台湾大选。泰国媒体评论指出,2024 年1月13日台湾总统选举的结果,预示该地区未来究竟走向美国支持的民主自由抑或是接受中国的拥抱。北京中央政府一贯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军方发言人谴责台湾民进党(DPP)意图 “拉拢外部势力” 继续走 “台独” 路线,警告该党候选人的立场将进一步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台湾方面当前拥有政府资源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则指出,中国的立场反映出北京极有可能想要干预即将举行的台湾选举。东南亚学者认为,台湾与北京在未来的关系发展好坏,无疑是攸关印太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情势的一大关键因素。北京最新任命海军高级将领董军接替被停职的李尚福担任国防部长,对外传递出中国将继续展示海上强势的信号。菲律宾媒体援引日媒透露,中国海警计划明年每天派遣船舰巡弋钓鱼台诸岛。中日双方各自称拥有这一海域的领土主权。 回顾2023年泰国大选结果,秉持民主自由思想赢得年轻人支持并获得最高选票的前进党党魁披塔(Phitha Limcharoenrat)因遭到军方和保王派国会议员阻挠而无法上台执政,这令不少年轻人对民主制度的公正性产生质疑。与此同时,实施铁腕统治的柬埔寨却完成了权力交接,洪森(Hun Sen)长子陆军总司令洪马奈(Hun Manet)顺利接棒管理国家。追溯自从2021年2月以来,缅甸军人推翻了民选的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政府,不少年轻人走上了武装争取民主的道路,加上原本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矛盾,缅甸当前正陷入一场政府力量与反政府力量在多个地区爆发战斗的内乱。缅甸战事的外延与扩散成为周边国家忧心忡忡的安全隐患。泰国经济与国际关系学者宋猜(Dr.Somchai pakapaswiwat)指出,在新的一年里,全球即将有76个国家举行选举,其中最有可能形塑世界秩序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全世界逾半人口面临投票选举,意味着2024年同样是充满动荡的一年,可借此关注世界各地的民主力量是否有出现衰退的迹象。 越南外交政策在过去一年因施展所谓的“竹竿外交”而成为东南亚的“政治明星”。越南与美国、中国、日本等大国提升关系至最高水平,不仅改善了与昔日敌对的世界列强关系,并且达成了诸多交易承诺以及多元的合作关系,促使越南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在限制中国在南海的力量上得到美国和日本的认同与援助。佳能、本田、松下、普利司通等日本跨国公司都跻身越南最大投资者之列。早些时候,越南还跟韩国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强调贸易、投资、防御与安全。韩国是越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其中三星电子是越南最大的投资者,该品牌50%的智能手机组装厂位于越南。越南与梵蒂冈恢复关系,越南和梵蒂冈城同意在河内设立第一位战后常驻教皇代表。双边交流代表团于12月获得批准。拥有近 700 万罗马天主教会信徒的越南在 1975 年越南战争结束后与梵蒂冈断绝了关系。越南同时接纳以色列为自由贸易伙伴,同时积极加入更广泛的贸易协定成员,譬如:《全面与进步的亚太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预料2024年,越南可望与澳大利亚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可能于明年访问越南,双方有意促进安全关系和基础设施发展。 关于未来的经济和金融发展趋势,泰国经济学家素帕伍(Suphawut Saichuea)分析指出,除了全球转型的问题外,泰国仍然面临着自身独特的挑战,即: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对外部需求依赖程度加大,整体竞争能力下降等。除了应对全球地缘政治问题等外部因素,如何夺回出口市场、恢复游客数量、管理公共债务与 GDP 比率等挑战性议题,有必要从教育、能源、环境、农业、政治或人口结构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才能适应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环境。素帕伍认同橡树资本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马克斯(Howard Stanley Marks)近期在泰国发表的看法,认为国际资本市场目前可能正在经历第三次“巨变”,第一次巨变发生在 20 世纪 70 - 80 年代,当时投资者接受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可以投资于任何具有良好回报的优质资产。第二次转变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美联储不得不将利率提高至20%以控制通货膨胀。 降息前开创了持续低利率时代并造成股市40多年来的跨越式上涨。就目前而言,高通胀、高利率形势可能标志着第三次重大转变,投资者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调整思维,即:所有资产类别的风险回报率都会发生变化。这使得债务工具(Debt Investing)的投资策略发生诡谲演变。同时表明过去 15 年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可能不再是未来投资的正确策略。

Duration:00:05:1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中美军事对话 评论支持减少误判

12/24/2023
近期中美军事高层恢复对话在东南亚地区引发关注,媒体舆论一致认为有利于大国之间减少军事误判,但中美双方在存在重大分歧的议题上仍旧各说各话。 东南亚媒体援引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中美高层军官周四(21日)举行视讯会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Charles Q. Brown Jr.)与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负责人刘振立围绕“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进行会谈。这是中美军方中断交流1年多后重新恢复对话。 中美恢复军方高层对话在亚洲地区获得广泛重视,此前这一地区充斥中美军事冲突可能在南海和台湾海峡等敏感区域随机爆发的舆论。美国五角大楼官员表示,两军之间的沟通对于防止误判升级为冲突至关重要。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中美军事热线中断,中方多次拒绝美方要求恢复两国高级军事官员接触的意向。 中国国防部周四晚间发布声明表示:美中发展健康、稳定、可持续两军关系的关键是“美国正确认识中国”、 “美方应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关切。”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寻求在中美防务关系上保持模糊性,避免形成美国在这一地区进行军事挑衅的判断。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主权争议,同时认为即将举行民主选举的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强调,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中国军队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刘振立希望美方谨言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中美关系大局。 继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今年10月被正式免职后,刘振立已成为接替国防部长呼声最高的人选。目前其负责的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是中国作战行动和规划的军事机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上月在东京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承认中国军队存在腐败,但他认为“中国军队与习近平及其继续巩固权力的思想保持一致。” 据悉,美国希望促使两国军队之间更广泛地恢复关系,包括在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与中国解放军东部与南部战区司令之间建立沟通机制。自美国今年2月击落一个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后,中美两国关系恶化,迄今仍在恢复中。消息称中美计划在2024年举行海上军事安全会谈,协商签署《海上军事协商协定》(MMCA)。东南亚媒体普遍认为,中美军事对话与合作无疑有助于减少军事误判,但并不足以弥补双方在南海和台海的意见分歧。 泰国媒体观察认为当前亚洲地区海上与陆地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缅甸内战持续撕扯缅甸的和平与稳定;继巴以冲突爆发导致红海水域不再安全后,昨天一艘与以色列有关的商船在印度外海遭到无人机袭击起火。马来西亚当局则宣布禁止悬挂以色列旗帜的船舶停靠,包括经过马来西亚港口装运货物。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周五(22日)签署2024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括授权国防部长为台湾军队制定训练计划、扩大美台军事网络安全合作、强化台湾的防卫能力以及美国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等政策。 日本近年来不断扩增国防预算并于今年4月在“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框架(OSA)下向菲律宾、孟加拉、马来西亚、斐济4国提供警备船、救生机和无人机等军事装备;2024年日本还将扩大无偿援助范围包括越南、印尼、蒙古、吉普提等更多国家。媒体指出日本针对相同理念国家提供友军支援的框架,旨在应对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张的军事震慑力。 菲律宾与中国今年在南海地区冲突不断加剧,多次誓言“寸土不让”、“绝不屈服”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日前承认菲中两国外交关系“正朝不利的方向發展。”令外界将中美冲突爆发点再次聚焦南海。本月20日,菲律宾采购的日制新型雷达监视系统在吕宋岛华勒斯空军基地(Wallace Air Station)正式启动。菲媒称菲律宾海空监测能力未来还将继续提高,旨在对抗意图海上扩张的中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近日罕见提醒菲律宾“重回对话机制”,警告“中菲关系已站在十字路口,菲方务必慎重行事”、“不要与不怀好意的外部势力相互勾联”等。言辞之中剑指美国。 针对正在恢复的中美关系,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安(Arm Tangnirundorn)在题为“中美关系三扇门”的专栏文章中指出,中美两国分别在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分歧。军事方面中国将美国视为缺乏诚意,无论是向台湾出售武器、所谓中国间谍气球的指控、将中国视为威胁,针对中国个人及企业进行制裁等等。双方此前摆出竞争态势,各自拉拢盟友、相互指责对方。政治方面因为涉及双方对台湾、乌克兰以及中国在世界各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看法存在分歧,拜登明确表示中国将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因此可以说,目前中美之间只有经济这扇门是敞开的。双方迫于各自内部经济尚未复苏的压力,彼此都意识到两大经济体相互依赖的重要性。然而尽管中国极力推开经济这扇门,但美国仍然保守而矜持,为的是让美国经济贸易摆脱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将风险分散到其他地区。如今美国在部分经济领域对中国的开放程度仍然不够,尤其对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采取抗拒态度。

Duration:00:05:4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东盟欢迎日本持续扩大投资

12/17/2023
为纪念日本-东盟建交50周年的东盟-日本领导人峰会今天(12月1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东南亚媒体预料深化双边民间交流,经贸往来与社会共同创造,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将纳入共同愿景。时值南海地区中菲关系日趋紧张,东盟秘书长应邀出席,预料持续升温的南海局势将纳入讨论范围。 泰国媒体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Kishida Fumio)周六(12月16日)设宴款待东盟10国和东帝汶领导人时表示,东南亚国家在多样性中保持团结统一值得赞赏。日本与东南亚国家长期保持密切合作。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亚洲经济体,日本致力于加强与东盟在各领域的合作并且鼓励东盟在推动落实印太政策上发挥重要作用。岸田文雄自2012年至2017年担任外相至2021年就任日本首相以来,曾经32次访问东盟国家。预料双方将通过共同愿景声明,各国考虑并签署一份东盟与日本发展数字经济的合作备忘录(ASEAN-Japan Economic Co-Creation Vision)。据了解,日本与东盟合作范围包括缓解暴力、气候变化、技术和创新、安全和政治合作,包括司法工作等。 东盟领导人分别在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议考虑升级东盟-日本自由贸易协定,共同努力推动数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领域,进一步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东盟-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于2008年生效,目前涵盖货物和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领域。 泰国总理赛塔(Srettha Thavisin)发表关于“回顾东盟-日本关系、和平稳定伙伴及地区和国际问题”的主题讲话,强调泰国做好准备欢迎所有盟友,表明有决心提高合作水平并取得进展,其间提出未来互利合作的三个方向:一是挖掘区域合作潜能,包括加强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组织(ACMECS)、湄公河-日本合作等各次区域框架下的合作,充分利用东盟-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连接潜在市场;其二聚焦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泰国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清洁能源生产国和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其三是谋求卫生安全与健康保障,泰国与日本正开展密切合作在全球层面推动全民健康运动,期盼打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公共卫生系统。据悉,日本提出的《东盟气候与环境战略计划》(SPACE)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的认可。这是一项日本与东盟合作解决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三重全球危机的倡议。泰国总理承认日本在推动东盟地区绿色转型方面发挥了积极主动的重要作用。 除了缅甸以外,日本领导人借此机会跟东盟国家领导人分别举行会谈。媒体称双方将通过东盟-日本中心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加大投资力度,根据各自国家实际情况打造更好的商业环境。东盟对日本扩大对东南亚国家投资抱以欢迎与支持态度。越南总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与日本经济官员以及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一流企业会谈时期盼合作,同时表示越南是全球金融风暴的“避风港”,未来将采取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与日本开展更有效率的合作,尤其在半导体制造、晶片设计方面。越通社(VNA)报道,东盟与日本预计将在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运营管理系统方面开展务实性合作。今年11月27日,越南与日本领导人宣布提升双边外交层级为“致力于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包括强化海上安全、促进经贸投资、稳定劳务合作等。 马来西亚媒体注意到在日本-东盟纪念峰会召开前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五(12月16日)在北京会见了东盟各国驻华使节,强调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取得进展,中国已就共建命运共同体倡议跟多数东盟国家达成了共识。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东盟领导人纪念峰会表态时指出任何合作都应当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间的互信与共同发展,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不应针对第三方。 据报道,马拉西亚首相安华(Anwar Ibrahim)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六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在外交与防务部门之间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持续推动安全保障合作。日媒透露,日本将依据“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框架向马来西亚提供救生机和无人机等装备。这是日本当局针对相同理念国家提供友军支援的框架,今年锁定首批友军对象是菲律宾、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斐济4国。根据日本扩增国防预算,外界预料明年还将扩大援助,对象范围是越南、印尼、蒙古、吉普提等更多国家。据了解,日本提倡相同理念合作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实施计划”(OSA)与援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能力的“政府开发援助计划” (ODA) 分别具有安全与经济的意涵。分析认为日本具有针对性地对外投放影响力,不仅包括了与中国存在海洋领土争议的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同时还包括了具有特殊地缘位置的蒙古和多国设立军事基地的吉普提,旨在抗衡军事势力迅速崛起的中国。日本明年还将与菲律宾共同担任东盟加八防长会议(ADMM-Plus)海事安全专家工作小组联合主席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强调,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受到威胁,日本的贡献因此变得更加紧迫。

Duration:00:05:4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越南受关注 泰媒称钢丝绳有风险

12/10/20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下周二访问越南。外界盛传两国外交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尤其在中美在全球竞争影响力的态势下,越南的战略重要性愈发受到关注。 越南官方媒体(VGP)本月7日报道:应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伉俪、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Vo Van Thuong)伉俪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届时将与包括越南总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Vuong Dinh Hue)在内的重要领导人会面。这是习近平任内第三次访问越南。 泰国媒体援引中国外交官华春莹推特报道习近平出访越南的消息。评论称这是习近平自 2017 年出席岘港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后再次访问越南。时隔6年后正值中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五周年,双方有望再度深化双边关系。预料两国领导人将讨论签署一份联合声明文件,将两国关系定义为 “命运共同体”,这等同于中国与柬埔寨之间的“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分析认为在国际地缘外交的背景下,两国之间签订此类协议尤其重要。中越两国领导人各自确认双方之间拥有“同志加兄弟”的情谊。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前往越南进行 “铺路”,旨在促成更加紧密的中越关系。 今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访问越南后美越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东南亚媒体随即将同等的中越关系与中美关系相提并论。多家媒体报道一致为“拜登习近平先后到访,中美争夺在越南影响力”。据了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越南对外关系的最高级别。此前与河内政府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印度和韩国。今年内美国和日本加入,先后跟越南提升了外交关系层级。 东南亚媒体普遍引用中国外交部近期关于习近平访问越南的讲话报道称,中越两国领导人将探讨推动中越关系迈上新台阶,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动荡环境中开展更全面的战略合作。中国领导人将重点关注政治、安全以及各领域的合作,包括多边关系和海洋问题等。据了解,中越两国多年来一直在南海地区存在海上争端,不过双方冲突在多数情况下得到有效管控。时值近期南海局势紧张,同样与中国存在海上争端的菲律宾自小马科斯(Bongbong Marcos)总统上台后对中国采取了强硬对抗政策,并不断敦促包括越南在内的邻国共同强化应对中国的对抗机制。 越南官媒盛赞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过去保持发展态势并取得不少积极成果。越南和平委员会阮文黄大使表示,越中两国山水相连,政治方向一致。自从1950年1月5日越中建交至今,双方高层接触、民间交流与经贸联系构成了越中关系的主流。 另据越南外交部透露:习近平伉俪将于12日上午10时抵达越南河内国际机场(Noi 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届时越南政府将举行21响礼炮欢迎仪式。访越期间除了跟越南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外,还将与双边友好人士及青年代表进行交流。过去数年来,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海关透露,2022年越中双边贸易额达到1756亿美元,其中越南出口额577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额1178.7亿美元。越南国家统计局透露,今年以来,中国对越南投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对越南的消费和贸易已经放缓。美国对越南的投资从 2022 年的 7 亿美元减少至今年的 5 亿美元,使美国成为第十大对越投资国。新加坡媒体对此评论指出,中国在对越经济 关系上占据上风,部分原因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美近年来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国主导的对华制裁,推动了中国加强在越南的投资。 无论如何,世界几大经济体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问越南,凸显这个东南亚制造中心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和美国都在努力扩大对越南的影响力。越南所处地理位置占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狭长的领土由北至南穿越东南亚大陆,东濒南海,西靠老挝与柬埔寨。因为拥有沿着南中国海延伸的出海口岸,越南被誉为东南亚制造业中心,并且已成为全球产业供应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装配业通常依赖来自中国和美国的零部件。这也是中美积极拉拢越南的原因之一。泰国专栏作家苏提柴(Sutthchai Yun)评论认为,越南正在登上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钢丝绳,利用中美之间的“力量平衡” 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但是这样的政策有其自身的风险性,因为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冲突不仅仅只是过去那种来回吹风的形态,而是一场随时可能突如奇来的强大风暴。越南领导人能否有效执行这一“走钢丝”政策将是一次重大考验。此外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武器买家,越南正试图实现军事装备供应多元化,越南减少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又将给越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越南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同样令人关注。

Duration:00:05:3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缅军遇前所未有之挑战

11/26/2023
随着缅甸北部战乱升级,缅甸西部若开邦重新点燃战火,造成缅甸军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分裂挑战。继中国商队卡车遇袭被烧毁后,中国军队近日在中缅边境启动了新实战军事演习。 综合东南亚多家媒体报道,随着缅甸北部地区战乱加剧,中国政府呼吁当地华人撤离。继周五(24日)发生120辆满载货物的中国车队在缅甸境内遇袭被烧毁后,中国军队次日在中缅边境启动实战军事演习。 新加坡媒体引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讲话称这是一次“年度训练计划”, 演习目的旨在测试战区部队在快速行动、边境封控、火力打击的能力,以做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准备。 缅甸军政府发言人佐敏敦 (Zaw Min Tun) 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称:“中缅军事关系牢固,两军合作友好且不断加强。” 佐敏敦补充说,中国军演目标是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这并不违背中国不干涉缅甸内政的外交原则。 针对中国商队卡车遇袭以及此前缅北城镇老街遭火箭炮袭击导致人员伤亡事件。缅甸军政府指责这是“缅北少数民族武装组织策划的恐怖行动。”当地少数民族武装果敢同盟军发言人李家文否认这一指控。 缅甸北部战乱升级,此前中国一方面跟缅北地方势力合作打击电信诈骗团伙,另一方面则跟缅甸军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以保护中国在缅甸境内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以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泰国媒体分析认为,缅甸内部民族矛盾爆发的时间点,刚好是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爆发引发国际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刻。目前缅军与民间武装力量分别得到不同国际力量的支持,在各方实力拉锯中难免产生更多的安全风险。这种情形让注重商业利益而两头下注的北京政府陷入困境,此次中国军队沿着中缅边境进行实战演习,相信是向缅甸政府军以及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同时发出警告。 缅甸官方媒体透露,缅甸外交部长吞瑟于2023年11月23日在内比都跟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双边关系、维护缅中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和法治合作交换了意见。 有分析指出,缅北地区长期由不同派系的地方武装势力掌控实质统治权,而这些民族武装力量在当地经营包括赌博、毒品、诈骗甚至贩卖人体器官的“灰色产业”,而腐败的缅甸政府军官员同样也能分到一杯羹。可是当这些灰产给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经济乃至国际声誉造成极大伤害时,中国政府开始寻求跟缅甸官方与民间合作解决问题,不过长期以来收效甚微。直到10月27日缅北三个民族武装组织(MNDAA、TNLA、AA)向政府军发动袭击,导致当地原有势力受到打击。目前中国警方已抓捕了逾3万名诈骗犯。 另有观察认为,印度过去曾经多次向缅甸提出合并,恢复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缅甸联邦”计划。随着缅甸北部局势混乱,缅军节节败退,印度也担心缅甸军政府将变得更加依赖中国,新德里并不乐见中国在其边界的另一边发挥影响力。孟加拉国同样希望与缅甸政府加强关系,双方仍就罗兴亚人遣返回缅甸若开邦保持合作。马来西亚媒体援引仰光消息称,缅甸西部政府军与当地若开军(AA)重新开战,目前缅甸与孟加拉边境贸易完全中断。 2021年2月缅甸政府变天后,东盟任命特别代表并与夺取政权的缅甸军方谈判达成五点共识,呼吁立即停止暴力,组织有关各方和平谈判,为结束暴力并开展政治对话提供了路线图。但缅甸军政府合作态度消极,几乎不予以配合。东盟除了拒绝让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参加东盟会议外,这一机制发挥作用有限。原因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秉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尽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夺权军政府提出严厉批评,但泰国、老挝、越南以及柬埔寨等邻近国家则主张善意斡旋。今年年初以来,继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走访缅甸的外交尝试失败后,泰国邀请缅甸军政府代表与部分东盟成员国包括受缅甸局势直接影响的国家举行1.5外交对话也差点翻车。为了摆脱试图帮助一个应该受到国际社会排斥的政权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指责,泰国随即将烫手山芋转交给正有意强化自身在东南亚角色的印度。尽管印尼一度为东盟轮值主席被逾权而感到愤怒,但还是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二场1.5会谈,与会国家包括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尼以及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日本。但印度1.5对话讨论的主题是缅甸影子民族团结政府(NUG)参与谈判进程的可能性。这似乎根本不可能,缅甸局势在牵涉到各方利益的演变中持续复杂化。 关于化解缅甸政治危机,流亡泰国的缅甸人权活动人士丁莎顺蕾伊(Thinza Shunlei Yi)推文提出两点质疑:第一,必须评估东盟五点共识为何失败? 事实上东盟并未解决缅甸的任何问题。第二, 必须制定东盟领导人共同努力向缅甸政变施压的行为准则。今年5月,缅甸民间社会向东盟提出审议和修改五项共识的建议并起草五项新提案如下: 1. 通过东盟行动计划,尽快保护人民并结束暴力。最低标准是结束缅军的空袭。 2. 与缅甸所有利益相关团体组织包容性和有意义的讨论,包括民族团结政府(NUG)、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NUCC)。该委员会代表缅甸议会(CRPH)、民族革命组织( ERO)和其他民间社会部门。 3. 修改特使任期为3年,拥有独立执行权以及能够调动采取任何行动的资源。 4、调整人权支持计划相关战略规划。 防止政变集团成员担任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AHA中心)执行委员会代表,并向人道主义援助接受者提供援助,包括缅甸边境地带的人民。 5. 东盟特使应与缅甸民间组织(NUG、NUCC、CRPH、ERO)建立民间社会沟通渠道,包括发动“缅甸之春”(Spring Revolution)革命运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这五项修改建议源于东盟五点共识的失败。该声明还表示,当东盟无法成为推动任何变革的支持力量时,空谈缅甸和平的背后将会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暴力。缅甸是否仍应是东盟成员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综合媒体观察透露,缅甸政府军多次与缅甸平民发生战斗,尤其2021年初以来的战斗明显削弱了缅甸军队。一篇署名叶妙海 (Ye Myo Hein)的缅军实力分析报告(Myanmar's Military Is Smaller Than Commony Thought, and Shrinking Fast)指出,缅甸军队的士兵数量并不像我们这些局外人想象的那么多。根据对前军官的采访和统计调查,叶妙海的结论是,缅甸军队正面临危机。 因为正规军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一般估计政变前缅甸军队有30万至40万士兵,但这个数字并非明确的统计数据。相信缅甸兵力约有15万,其中7万是准备战斗的士兵。伴随着激烈民间反抗和不断发生的战斗,大约有 10,000 名士兵和警察叛逃并加入了反政变运动的部队(PDF)。平行政府 NUG 也估计,自冲突以来, 应该有至少2万名政变士兵死亡。而其他消息来源的估计应该有1-1.5万名缅甸士兵被杀。但无论缅甸军队拥有士兵人数多少,比预计的高还是低?但外界可以轻易评估的是,目前缅军正面临多线作战,并在几乎所有民族武装地区逐渐失去立足点。缅军只有在仰光、曼德勒和内比都等“真正的缅甸人”居住的地区仍保留军事控制力。这一地区数百年来一直是缅甸人民的心脏地带,在拥护大缅族主义的缅甸,这一中心地区没有民族民兵基地,过去几乎没有发生过战斗。但自从政变以来,原本中心地带的曼德勒、实皆和马圭省也沦为冲突地区,并成为反政变部队或人民保卫军(PDF)的据点。由于缅甸中心地带长期以来一直是缅甸国王权力象征的战略要地,因此,外界正在关注当纯正缅族人民在历史和心灵中最重要的领域全面沦为战场的时候,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当局将如何收拾局面?

Duration:00:05:3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东盟防长关注缅甸乱局

11/19/2023
中美领导人旧金山会晤后盛传两国恢复军事沟通之际,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发表宣言加强防务合作,共同应对区域安全挑战。各方重点关注日趋混乱的缅甸局势、陷入人道危机的加沙冲突以及影响本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南海议题。 泰国媒体报道,第17届东盟防长会议(ADMM)以及第10届东盟加八防长会议(ADMM-Plus)分别于本月15日和16日在印尼雅加达召开。与会国家分别有美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东盟防长会后发布《雅加达联合宣言》强调东盟国家之间加强防务合作与共同维护国际法规的重要性。评论称,在缅甸代表缺席东盟会议的背景下,各国防长尤其关注自2021年2月军人夺权后陷入混乱局势的缅甸安全。各国防长呼吁全面落实缅甸与东盟达成的“五点共识”,同时敦促缅甸各方停止暴力,展现最大的克制,避免局势恶化。据悉自从10月27日缅甸北部爆发战火,已造成逾20万人为了躲避战乱而流离失所。 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副秘书长蓬沙功中将(Pongsakorn Rodchomphu)分析缅甸现状指出,缅甸政府军首脑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夺权两年多以来人民生活一落千丈,包括军队在内的政府机构人心涣散,造成军政府当前领导力下降,各少数民族武装各自整合,有的则集结成强大的军事力量。如今政府镇压与民间反抗形成两个势不两立的对抗阵营,双方都不惜血本寻求取胜。而缅甸内部无论政府军还是各个少数民族武装都分别得到来自外部力量的支持,其中牵涉到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和印度等周边国家,因而预料缅甸这个国家正面临被武装冲突分裂的风险,相信政府力量与反政府力量之间的缠斗将延续到明年5月,届时再进一步观察时局是否明朗。 多家媒体报道,东盟国防部长会议重点讨论了缅甸局势与加沙战争两个主要问题。但对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爆发的战争,东盟防长们意见分歧。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国家印尼、文莱、马来西亚主张立即停止敌对行动,设立人道走廊。马来西亚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包括挟持人质和杀戮平民。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则提醒本地区领导人应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以及加沙冲突中汲取经验,谨防突发的意外事件盗走当今这份和平与安全。 东盟轮值主席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会上表示,目前本地区面临诸多安全挑战,这些安全隐患既有传统的,也有最近新出现的。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相互联动的时代,大家已经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冲突可能对全球所有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以乌克兰战争和中东冲突为例强调了全球共同维护安全的必要性。 媒体观察发现,东盟十国除了缅甸外,东帝汶防长戈麦斯(Donaciano Do Rosário da Costa Gomes)首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东盟加八防长会议。中俄两国均派军方高级官员出席,而非国防部长。印度防长辛格在会议期间与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进行了简短交谈。印美日澳是印太战略框架(Indo‐Pacific)结盟的四方安全盟友,该集团共同支持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理念。在东盟-美国非正式会议上,美国防长重申华盛顿将继续支持和参与印太区域事务,充实并强化东盟国家应对区域内不断演化威胁的能力。 东盟-日本防长非正式会议也讨论了区域和以及全球安全局势,包括双方在“万象愿景2.0”中扩大的防务合作。 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报道,印度防长辛格在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东盟及其对话伙伴应积极合作,确保该地区的和平、繁荣与安全,并共同遵守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准则。辛格称“对话和外交是全球和平与稳定的前进之路。” 几天前他公开提及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扩张行为导致南海以及拉达克东部持续的军事对抗,以至于南海紧张局势再度加剧。 印度媒体透露,印度致力于与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培育务实、前瞻性和注重结果的合作,以加强该地区的海上安全。印度国防部长辛格( Rajnath Singh)表示今年12月将与越南举行第四次维和联合军事演习。 越南媒体报道东盟防长会消息称:越南促进与印度、日本和菲律宾三国的防务合作。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本周分别与印度、日本和菲律宾三国国防安全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探讨为推动双边防务合作关系注入实际有效的新动力。 关于南海领土争议,美菲防长声称将加强合作对抗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强势行为。东盟防长联合声明则强调维护南海和平的重要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扩大。会议各方重申将致力推进东盟国家与中国制定“南中国海行为准则”(COC)尽快生效。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周五在美国旧金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表示,他和中国领导人都同意地缘政治问题不应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泰国媒体报道,今年8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出版的“2023年版中国标准地图”标注其拥有主权的南中国海为“十段线”。中国在2009年提交给联合国的中国地图标注了“九段线”。 泰国媒体援引日经通讯社(Nikkei)消息透露,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白宫国家安全战略协调员柯比(John Kirby)近期先后发表的讲话均可定义为“华盛顿重申对台湾提供武器承诺”。美国总统拜登同样表示“美国希望继续保障台湾的自卫能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随即呼吁美国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以及干涉中国内政。 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本月15日在旧金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上会晤后,东南亚媒体纷纷打出“风向变了”的标题予以报道,其中对中美之间恢复军事沟通予以重点关注。评论认为,尽管中美领导人在旧金山握手言欢,看似双方关系缓和,但一切迹象表明中美角力仍在各个领域继续加码。

Duration:00:05:13